『壹』 關於東興高速征地農民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具體條件是什麼
失地農民養老金領取標准
(一)達到領取年齡的失地農民:
1、個人未繳費的,80元/人、月;
2、個人繳費3600元的,120元/人、月;
3、個人繳費6600元的,160元/人、月。
(二)納入養老保險的失地農民,在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的次月起,可享受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貳』 聽說佔了地修高速公路的可以買養老保險
有規定,各地都在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對佔地補償款未繳納失業農民養老保險的,是要追究當地政府責任的。
『叄』 烏瑪高速失地養老保險和高速公路失地養老保險繳費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主要有以下三點區別:
區別一:概念不同
失地農民養 老 保險是國家出台的養老政策以失地保障農民的權益。我國各地相繼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各地政策實施有所不同,一般按照不同的年齡段採取不同的繳費比例,按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數額,並且逐步提高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之所以被稱為新農保,是相對於以前各地開展的農村養老保險而言,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有三個籌資渠道。
區別二:對象不同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對象是因為國家征地,剩餘土地不足於滿足生活需要,由政府、村集體、村民個人共同繳費。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對象是農業戶口、16周歲以上的農村居民(不含在校學生和現役軍人),保費標准分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個檔次;
由個人選擇,60歲以下居民需繳費滿15年,參保時距60歲不足15年的,可向前補繳足15年,60歲後按月領取養老金;實施新農保時已滿60周歲的,個人不繳費,直接領取養老金。
區別三:養老金標准不同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標准一般是當地城鎮低保標准。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標准為: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再加個人賬戶資金(個人繳費、政府補助、利息)/139個月。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負擔,退休後的養老金多少還取決於:
1、政府補助,由省、市、縣三級財政負擔,各省的補助標准不一樣。
2、個人繳費的年限和標准。
『肆』 重慶市江津區柏林鎮東勝村有關高速路佔地的養老保險
因國家修建高速路徵用土地的失地農民,有關部門按照失地農民的具體情況,引導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一、被征地時男16至59周歲、女16至54周歲人員,根據國家現行政策,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均應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其中,被征地後在用人單位就業的,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二、被征地時男60周歲、女55周歲及以上的未參保人員,統一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被征地農民身份確認應符合下列條件:
1、土地被依法批准征地後,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農業人口。
2、被征地時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同時提供能夠證明是被征地農民身份的原始材料,包括戶籍、征地協議或合同及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合同書等。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報程序:
參保農民填寫《和城規劃區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申報表》(一式四份),並附以下材料,送交所在村委會或社區居委會。
1、土地二輪承包合同(名冊、證書)復印件;
2、征地協議復印件;
3、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
4、五張同底2寸彩照。
對符合參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以村民(社區居民)小組為單位參加養老保險,由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召開全體會議或代表會議討論後決定,公示七日後,填寫《申報表》及花名冊並簽字蓋章,報歷陽鎮人民政府、縣公安、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審查後,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及其經辦機構進行復核,並辦理登記手續。
參考資料:http://www.64365.com/zs/702444.aspx
『伍』 民法典,有國家修高速公路佔用村民山嶺,菜地多少畝就能買失地養老保險的條文嗎
1、沒有工作單位人員,自己持身份證就可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2、失地人員,失去三分之二的土地,可以參加失地養老保險。
失地養老保險不如職工養老保險。
『陸』 修高速公路占農戶土地,社保由誰出錢買呢
對於男性年齡在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負擔的部分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於男性4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進程。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後,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借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農村低保人員失地後的養老保險安排,對於失地低保人員,社會保障部門應不分年齡差別,對其實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柒』 農民土地被修高速公路徵收、國家要給失地戶買養老保險嗎
國家不是直接給買保險,而是給予土地補償,補償標准各地不同,但一畝土地的補償款差不多夠買一份失地農民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