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過渡式養老金

過渡式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1-10-22 13:43:26

① 什麼是過渡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屬於基本養老金的組成部分。所謂基本養老金,也就是大家口頭上說的養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資,是由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三部分組成的,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R×中人臨界點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其中:R為計發系數,其值在1%到1.4%之間,由各地測算後確定;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某中人退休時當地上年。

② 請問過渡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過渡性養老金復,是指實制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前參加工作,在實行繳納養老保險之後到達退休年齡的人員,才有過渡性養老金,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繳費,實行個人帳戶,則退休時的個人帳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計算過渡性養老金,隨著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不斷增加,會逐年減少,逐步消失

③ 怎樣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享受比例。

計算指數回化月平答均繳費工資

(一)計算每月繳費指數: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計算平均繳費指數: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

(三)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享受比例

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不超過25年者,其享受比例為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1.2%;

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超過25年者,其享受比例為30%+(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25)×1%。

(3)過渡式養老金擴展閱讀:

過渡性養老金享有人群:

具有視同繳費權益並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下列參保人,享有過渡性養老金。

1、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06年7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

2、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前具有按國家規定的視同繳費年限,2006年7月1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

④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一、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法

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1、計算每月繳費指數: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2、計算平均繳費指數: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

3、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二、過渡性養老金享受比例

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不超過25年者,其享受比例為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1.2%; 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超過25年者,其享受比例為30% (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25)×1%。

三、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R×中人臨界點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

其中:R為計發系數,其值在1%到1.4%之間,由各地測算後確定;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某中人退休時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

中人臨界點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對統一制度之前實行辦法一和辦法三的地區而言,本人繳費年限為該地區實施統帳結合、建立個人帳戶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對原實行辦法二的地區而言,本人繳費年限為實施統一制度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

《社會保險法》中規定的基本養老金只包括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而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在實踐中還存在所謂的「過渡性養老金」。

對此《社會保險法》並沒有規定,但這並不是立法者的疏漏,而是因為過渡性養老金正如其名字一樣並非基本養老金的常態,它只是特定歷史背景條件下的產物,在未來終將停止發放。

因此,沒有必要在新法中予以規定。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規定,在97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

在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領取基礎養老金(現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還可以領取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其支付水平由各省級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經測算後確定,並報原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實踐中各省級政府都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有相應的支付方案和計算方法,總體差別不大。

在我國相關的勞動者受到我國的法律保護,我國對相關的退休人員發放相關的退休金保護相關勞動者的生活來源。相關的勞動者在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繳納15年以上社保的勞動者發放相關的退休金,保護其合法權益和社會福利。

(4)過渡式養老金擴展閱讀:

國務院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

根據《決定》,這次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

「中人」是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是目前數量最大的群體。這個群體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三類人員參加改革

《決定》確定三類人員參加改革。分別是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今天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作上述規定,與現行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和經費保障制度是相適應的。

"納入改革范圍的單位和人員,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從而根本改變了制度模式,從單位保障變為社會保障。"這位負責人說。

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費

《決定》明確,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

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即「300%封頂、60%托底」。

「這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有利於實現制度之間的銜接。這是養老保障籌資機制的重大變革,從較為單一的由財政供款為主的渠道變為單位和個人繳費、財政承擔養老保險基金的兜底責任的多渠道籌資,形成單位、個人、政府共擔的新機制。」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說。

《決定》規定,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

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以社會平均工資和本人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1年計發1個百分點,即繳費年限越長,待遇水平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歷年個人繳費的本息,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

從國務院《決定》附件「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可以看出: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目前在職人員退休時多出一份「過渡性養老金」

閱讀全文

與過渡式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柔力球心得 瀏覽:473
如何跟父母關系融洽 瀏覽:474
老人家離世前的狀況 瀏覽:326
養生堂老師原名叫什麼 瀏覽:456
養老金固定繳款計劃 瀏覽:437
大連老年公寓月租金 瀏覽:95
養老院公章有哪些字 瀏覽:811
父母炫耀孩子怎麼辦 瀏覽:771
如何算自已的退休金 瀏覽:135
糖尿病長壽人 瀏覽:540
養老院的醫生要多少錢 瀏覽:924
2022徵兵報名以後多久體檢 瀏覽:250
畫一畫中重陽節給家人一起兒童畫 瀏覽:452
上海交了十年社保可以上海退休嗎 瀏覽:781
老年痴呆從腳上如何診斷 瀏覽:39
內蒙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研究 瀏覽:838
拜讀我要去養老院一文 瀏覽:234
2017重陽節情況匯報 瀏覽:869
孝敬老人的體會300字 瀏覽:551
素食不健康為什麼那麼多長壽的人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