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1全國數學建模競賽C題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制度的改革 1.預測從2011年至2035年的山東省職工的年平均工資
我暈 ~~我也在做 ~~~三天後給你吧~~~~~~~~
㈡ 2011年數學建模C題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制度的改革 用spss做 急啊 。。。求高手。。
數據收集好了嗎
不懂的話可以讓人幫你做
我經常幫別人做這類的數據分析的
㈢ 數學建模 要具體解答,一步步的
㈣ 數學建模 退休年齡延遲多久可行
(1)假設不存在提前退休,並且男女職工採用統一的法定退休年齡。
(2)在考察期內養老金繳費率為一個定值,不隨時間及平均工資水平的變動而變動。 (3)養老金的替代率在考察期內也為一個定值,職工以替代率與平均工資的乘積來領取養老金。
(4)由於在我國農村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很低,故本文所建模型中討論引用的數據均是城鎮就業人口的相關數據。
(5)在養老金收支的模型構建中不考慮政府財政對養老金的補貼。 (6)最佳退休年齡在60-65歲之間。
㈤ 2011年全國數模競賽c題養老金的問題的答案,急救.....
某人40歲時參加養老保險,有二家保險公司推出二種不同的方案,方案I:40歲起每年交費437元,一直交到59歲為止;從歲起每年領取養老金1200元直至死亡,死亡後保險公司一次性支付給家屬10000元。方案II:40歲起每年交費750元,連續交納10年;從60歲起領取養老金,第一年1000遠,以後每年增加50遠,直至死亡,死亡後保險公司一次性支付給家屬10000元。若預期壽命為75歲、銀行年利率為5.8%,問:
, N( B2 E( u/ k7 J: \
1、那一種方案對投保人有利;
+ x8 ~, J9 [3 ~4 C- M9 h
2、試建立一般數學模型。
* G( W; T2 H3 y
9 n* S3 g6 `% J# r3 W
摘要:本文通過對給定保險方案的分析,針對養老保險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對投保人有利的計算方法,以下對題目所給定的方案作出簡要分析:
2 C4 W# C1 Q$ c+ U
方案I:40足歲開始投保,直到59歲止,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死時一次支付家屬一定金額;方案II:40足歲開始投保,投10年,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死亡時一次支付家屬一定金額。將兩方案進行比較,投保方法相同,只是領取養老金的方法不同。這樣,便簡化了數學模型的建立。
) d# Z1 c. m+ I+ l
問題一:指出對投保人更有利的方案。針對該問題需尋找一個確定有利方案的指標,由此我們引入了投保有利率 (其定義為:領取的總金額(包括利息)與投保總金額(包括利息)的差再與投保總金額(包括利息)的比值);這樣來把未來的資金轉換為現值,來體現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何者獲利及何種方案對投保人更有利。在此需說明:
( @) S5 d; \: B5 w
a. 表示投保人獲利;b. 表示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等價交換;c. 表示保險公司獲利。此外, 的值越大說明對投保人越有利。我們計算出方案I的 值為0.039322,方案II的 值為0.019176;
( w" y' h7 G( f$ ^2 i* b+ X
根據我們的對 的定義可知:方案I對投保人更有利。
7 |1 `4 h& `& V/ b9 q/ e- `% R
問題二:建立一般數學模型。此問題相當靈活,在此,我們將問題涉及到的所有參量均作一般化處理,從而建立對保險問題通用的數學模型。具體實現如下:
, o! L+ L3 J0 N4 Z
a.統一兩方案並將問題作一般化重述:
( \5 g9 c2 H# e7 N1 u8 \6 ~
投保人從m歲時開始投保,每年交費c元,一直交到n歲為止,從p歲起,每年領取養老金d元,以後每年增加e元,直到死亡,死亡後,保險公司一次性支付a元。若預期壽命為k歲,銀行年利率為 。同時,對其中的參量作定性的約束。
1 U% s9 s! l0 I" O3 v& h% K3 \
b.據以上重述及對問題的分析建立一般模型。
! @# V# n D# Q6 t3 G
此模型對實際投保問題很有意義,既可做為保險公司方的參考工具,又可為投保人提供一定的信息。本文也對壽命的變化所引起的模型的變化做了靈敏性分析;但其中不足之處亦有之:模型沒有圖形、表格之類的部分,不能使問題更清晰,直觀地表現。
㈥ 數學建模養老金計劃
我想你最好發到一些專業的論壇上去,比如學問社區的 數學建模 小組或者人大經濟論壇等
㈦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儲存額怎麼求2011數學建模C題第二問。
我們也做了 還交了 我們用線性回歸
㈧ 求2011全國數學建模C養老金計算辦法 模型
養老金是指人們在年老失去工作能力後可以按期領取的補償金,這里假定養老金計劃從20歲開始至80歲結束,年利率為10℅。參加者的責任是,未退休時(60歲以前)每月初存入一定的金額,其中具體的存款方式為:20歲~29歲每月存入X1元,30歲~39歲每月存入X2元,40歲~49歲每月存入X3元,50歲~59歲每月存入X4元。參加者的權利是,從退休(60歲)開始,每月初領取退休金 ,一直領取20年。試建立養老金計劃的數學模型,並計算下列不同年齡的計劃參加者的月退休金。
1、從20歲開始參加養老金計劃,假設X1= X2= X3= X4=200元;
2、從35歲開始參加養老金計劃,假設X2=200元, X3=500元,X4=1000元;
3、從48歲開始參加養老金計劃,假設X3=1000元,X4=2000元。用數學建模求解
㈨ 數學建模問題關於差分方程和養老金
(aN-1000)*1.04=aN+1
㈩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測算新方法是什麼
有些變動是隨人口情況而變的,如參保職工由1996年的34.44萬人增加到現在的43.61萬人,享受養老待遇人數由11.48萬人增加到12.46萬人,基本養老保險的盤子做大了,參保職工與退休人員的在退比由3∶1提高到3.5∶1;還有些變動是隨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力度增強而改變的,如按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應征繳的基金完全征繳到位,就會相應增加基金積累等。 三、數學建模 根據全國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地區的經驗和做法,上述各因素之間應滿足恆等式:J-L+C=A×R其中,J:職工當年繳費收入總額;L:當年養老金支出總額;C:當年財政補助總額;A:當年平均繳費基金;R:做實個人賬戶的工資率。為此,當年財政部門補助總額可以用下式表達: C=J-L-A×R (一)靜態數學模型 根據上述個人賬戶的基本模型,在沒有考慮各年增長變動因素的情況下,做實個人賬戶測算可以使用下列靜態數學模型: 公式1:當年基本養老保險所需資金=當年繳費工資總額×個人賬戶比例 公式2:當年繳費工資總額=企業在職參保人數×當年職工年均繳費基數×28%①+當年個體戶參保人數×當年靈活就業年平均繳費基數×20%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