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

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

發布時間:2021-10-21 03:46:17

『壹』 職業年金單位交的計不計入個人帳戶

根據《關於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文件規定:「

(1)企業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辦法和標准,為在本單位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職工繳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以下統稱年金)單位繳費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准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3)超過本通知第一條第1項和第2項規定的標准繳付的年金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部分,應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稅款由建立年金的單位代扣代繳,並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解繳。

(4)企業年金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月平均工資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

職業年金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職工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職工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

(1)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擴展閱讀:

領取年金的個人所得稅處理

1、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在本通知實施之後按月領取的年金,全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在本通知實施之後按年或按季領取的年金,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每月領取額全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2、對單位和個人在本通知實施之前開始繳付年金繳費,個人在本通知實施之後領取年金的,允許其從領取的年金中減除在本通知實施之前繳付的年金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且已經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部分,就其餘額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的規定征稅。

在個人分期領取年金的情況下,可按本通知實施之前繳付的年金繳費金額佔全部繳費金額的百分比減計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減計後的余額,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3、對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死亡後,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允許領取人將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余額按12個月分攤到各月,就其每月分攤額,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和第2項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領取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余額的,則不允許採取分攤的方法,而是就其一次性領取的總額,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按照本通知第三條第1項和第2項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貳』 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轉移什麼意思

今年1月,國務院決定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昨日,國務院對外公布了《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今後機關事業單位將為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
此外,《辦法》提出,實賬積累形成的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而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按規定計入職業年金個人賬戶。

【繳費】

繳費基數與養老保險一致

今年1月份,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其中明確,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昨日公布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重申了上述做法,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按照《辦法》規定,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

具體來看,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

如果工作人員變動工作單位,怎麼辦?對此,《辦法》規定,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工作人員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運營。

此外,如果新就業單位已建立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原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隨同轉移。

【領取】

在職期間去世 余額可繼承

在今年1月份發布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對於「領取年金」的表述為「工作人員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

根據昨日公布的《辦法》,職業年金基金採用個人賬戶方式管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在三種條件下領取職業年金。

第一種情形是「退休後按月領取」。《辦法》規定,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第二種情況是工作人員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第三種情況則是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辦法》明確,未達到上述職業年金領取條件之一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 追問

1 職業年金是「變相福利」?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社會保障系主任褚福靈認為,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是由於我國要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加補充」是養老保險改革的要點和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解釋,其實養老金的「三個支柱」中的第一支柱是基礎養老金,第二是企業年金,第三是商業養老保險。但是,目前我們國家並沒有建立起來這樣的三個支柱。在國外,企業年金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楊立雄舉例說,一些事業單位和機關的工作人員是高學歷,目前醫生和教師是事業單位的主要組成人員。假如一個人讀完博士已經30歲的話,他離退休只有30年。如果一個城鎮企業工作者16歲可以工作,同樣在60歲退休,繳44年的養老保險。

他認為,如果不建立職業年金制度,那麼上述的兩種群體退休後,兩者領取的養老金差距會拉大,而這也是不公平的。

2 養老金待遇將建調整機制?

今年1月份,國務院決定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這意味著我國施行了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終於退出歷史舞台。

除了建立「職業年金」外,楊立雄認為,養老金並軌之後,可以建立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

他解釋,上個世紀90年代,在改革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時,將養老金替代率設定為70%左右。但是隨著社會平均收入的快速增長,養老金替代率呈現下降趨勢。目前,全國養老金平均替代率已低於50%,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甚至低於40%。

楊立雄說,由於沒有其他支柱養老金做補充,退休人員感覺收入偏低。為此,中央政府連續十年提高城鎮職工養老金待遇。這種調整措施只是權宜之計,不僅給財政帶來較重負擔,也破壞了現有養老保險制度。

他認為,如果沒有正常的調整機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在養老金並軌後將會感受到更大的不公,從而造成整個社會成員對養老金制度的不滿。因此,並軌之後還需要設計一個更為科學的待遇調整機制,讓退休人員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叄』 請問退休金和職業年金能領取多少

職工每月繳納4%也劃入職業年金賬戶。退休時按退休人員除以計發月數就是每月可以領取的職業年金。

舉例:

2018年退休時職業年金賬戶有35000元,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60歲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39,所以每月領取職業年金是35000÷139=251元。

目前,領取職業年金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退休後一次性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然後按保險約定按月領取待遇;

2、退休後選擇按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發完為止;

3、出國(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4、在職期間去世,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3)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擴展閱讀

職業年金按計發辦法可以分為待遇確定和繳費確定兩種基本模式,即DB和DC兩種模式,國外公職人員實行的是DB模式,企業的補充保險是企業年金,主要由一開始的DB模式逐步轉變為DC模式,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DC模式已經超過了DB模式。

職業年金按資金的籌集方式分為現收現付型、基金積累型、部分積累型。公職人員養老保險一般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實行的是資金的完全積累型,有部分國家實行的是部分積累型。按照職業年金的組織管理方式,有英、美為代表的信託管理型;有保險公司根據契約管理的公司型;有以德國為代表的傳統的企業內部管理型等。

『肆』 養老保險費,職業年金占工資總額多少

何時開始繳納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今年就會繳納,與機關事業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是同步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保險。」金維剛說。辦法明確,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金維剛介紹,養老「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及其人員都要參加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和待遇發放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是一致的,這部分養老金的替代率(佔在職工資的比重)不會超過60%,而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替代率在70%至90%。 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待遇不降低,職業年金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投資運營等,預計能將替代率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 「養老『並軌』改革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收入不出現大幅下降。」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說,「通過綜合測算,個人繳費4%、單位繳費8%的職業年金可以滿足上述條件,與基本養老金一道成為養老體系的兩大支柱。」 繳費基數是什麼 「我最關心的就是繳費基數是中國!」國家某部委的公務員王欽任職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資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補貼。「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資繳費,那就虧大了。」他說。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已經規范後的津補貼;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繳費基數是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以及績效工資。 「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這位負責人說。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正在穩步推進,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同步進行。按照現行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是三部分組成的,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 「按照工資不同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資結構應該是基本工資佔主體,其他工資項目為補充。」李忠說,這次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將通過調整機關工資標准,並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適當提高基本工資的比重。 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3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目前,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錢從哪裡來 建立職業年金,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辦法規定,對於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部分由財政支出,根據單位提供的信息採取記賬方式,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前,本人職業年金賬戶的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 而對於非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由單位實際承擔,採取實賬積累。由此形成的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 「公務員的供款渠道只有財政,所以要建立職業年金制度,財政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不允許機關自籌自支搞小金庫。」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說。 這樣會不會造成新的不公平呢? 「這一問題的實質在於如何引導企業年金更快地發展,使更多的企業職工能夠不但有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而且有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障,這樣有利於整個社會公平。」胡曉義說。 陳步雷也認為,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最大的區別在於職業年金具有強制性,而企業年金的建立是企業的自願行為。當前實施職業年金的重要原因,在於為養老保險「並軌」減少改革阻力,在短期內確實會帶來一些問題,解決之道還在於完善企業年金。 「隨著人才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為吸引人才,會在企業年金等方面給予職工更好的待遇。」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褚福靈說,國家也會逐步出台一些政策,鼓勵企業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起企業年金之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也會與機關事業單位的看齊。

『伍』 養老金和職業年金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從本質上看,職業年金是職工工資的延期支付,目的是為未來的退休養老做准備,以避免基本養老保險不足時所帶來的生活水平的下降,職業年金從這個意義上講是作為一種補充養老保險。
養老金是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強制性不同
養老保險是社保的其中一項,屬於國家強制保險。而職業年金是單位福利制度,為自願而非強制實行。國家並未通過立法要求符合條件企業必須為職工提供企業年金,而只是要求有條件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
三、費用來源不同
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由公司繳納20%,個人繳納8%。職業年金由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職業年金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養老保險

『陸』 個人已經繳納了養老保險,還要繳納職業年金嗎

個人已經繳納了養老保險,還需要繳納職業年金的,職業年金屬於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險制度。

根據《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第四條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國家適時調整單位和個人職業年金繳費的比例。

(6)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擴展閱讀: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第九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領取職業年金:

(一)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可選擇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准,發完為止,同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享有繼承權。本人選擇任一領取方式後不再更改。

(二)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未達到上述職業年金領取條件之一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柒』 中人退休後職業年金每月一直都有嗎

職業年金辦法出台 算算你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2015年04月08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景玥)1月15日,國務院出台《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後,作為該決定重要配套項目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4月6日正式出台。這個牽涉到37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辦法,意味著我國養老「並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職業年金是什麼?

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繳費基數是什麼?

對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已經規范後的津補貼;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繳費基數是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以及績效工資。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

職業年金繳費標準是什麼?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據《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顯示,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將分「老人」「中人」「新人」實施不同參保辦法和待遇標准。

1、 老人辦法:

「老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養老金=退休前工資*90%

實例:

劉先生 65歲已退休 25歲入職某事業單位 工作年限30年以上 退休前工資5000元

可領到的養老金:

5000*90%=4500元

2、 中人辦法:

「中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將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逐步過渡」政策主要是兩條:

一是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二是設定一定期限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即:(退休前平均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繳費年數%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個人繳費*8%)+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實例:

李先生 40歲 25歲進某事業單位工作 到退休累計繳費年限大於等於15年

月薪5000元 當地職工平均工資4000元

可領到的養老金:

(5000+4000)/2*35%+(5000*8%*12*20)/139+(5000*8%+5000*4%)*12*20/139=3301元

註:60歲退休的工作人員,其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35為從工作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20為辦法實施後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3、新人辦法

「新人」是指在該辦法實施之後,進入機關單位工作的工作人員,將直接按照辦法中公布的參保辦法按比例繳費,退休後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測算基本養老金待遇,並在此基礎上享受職業年金補助。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

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

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實例:

李憲生 25歲 2015年4月8日入職 月薪5000

養老金=(5000*20%+5000*8%+5000*8%+5000*4%)*12*35/139=6043元

註:60歲退休的工作人員,其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35年為從工作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為了計算方便,月薪均假定為5000元

如何領取職業年金?

(一)按月領取

工作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

(二)一次性支付

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余額繼承

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綜合中國政府網、新華社、央視新聞消息報道)

『捌』 職業年金開始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

職工每月繳納4%也劃入職業年金賬戶。退休時按退休人員除以計發月數就是每月可以領取的職業年金。

舉例:

2018年退休時職業年金賬戶有35000元,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60歲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39,所以每月領取職業年金是35000÷139=251元。

退休中人養老金待遇重新核算後,因為是新老辦法對比計發養老金,新辦法計發養老金待遇包括職業年金和基本養老金待遇,所以職業年金沒有獨立在基本養老金重算中列支,最終結果就是有很多退休中人養老金待遇重新核算後,並沒有覺得職業年齡已經算在新待遇里了。

(8)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擴展閱讀

職業年金按計發辦法可以分為待遇確定和繳費確定兩種基本模式,即DB和DC兩種模式,國外公職人員實行的是DB模式,企業的補充保險是企業年金,主要由一開始的DB模式逐步轉變為DC模式,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DC模式已經超過了DB模式。

職業年金按資金的籌集方式分為現收現付型、基金積累型、部分積累型。公職人員養老保險一般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實行的是資金的完全積累型,有部分國家實行的是部分積累型。按照職業年金的組織管理方式,有英、美為代表的信託管理型;有保險公司根據契約管理的公司型;有以德國為代表的傳統的企業內部管理型等。

『玖』 職業年金是退休金嗎它是怎麼計算的

職業年金退休能拿多少?怎麼算的?

綜上所述,職業年金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不僅要領取基本養老金,還要領取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的計算是以職業年金的個人賬戶余額除以相應的月數。在付款完成之前,沒有收到的家庭成員可以繼承它

閱讀全文

與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職業年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專用針 瀏覽:55
蘇州養老保險繳存 瀏覽:360
長壽花的氣味是什麼味道 瀏覽:241
蘭州老年大學書畫學院院長 瀏覽:119
北京養老繳費20年15萬退休金 瀏覽:914
廈門社保繳交滿十年退休 瀏覽:256
足球寶貝60歲 瀏覽:390
華大染色體檢測多久出結果 瀏覽:303
什麼智能盒子最長壽 瀏覽:5
在上海個人繳納養老金 瀏覽:775
躁鬱症老年人 瀏覽:505
編外自收自支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495
老年人能吃菠菜嗎 瀏覽:49
農村退伍軍人60歲 瀏覽:123
老年人葉酸低怎麼回事 瀏覽:853
長壽精裝房怎麼樣 瀏覽:780
老年人健康系統怎麼樣 瀏覽:301
普通的身體體檢有哪些項目 瀏覽:466
開一個養老院多少錢 瀏覽:841
新疆勞務派遣工退休年齡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