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廣西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性調節金有沒有

廣西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性調節金有沒有

發布時間:2021-10-20 15:01:34

㈠ 廣西社會養老金個人具體怎麼繳納

以下是計算方法,你自己測算吧! 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按本意見計發基本養老金。 二、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按上述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時,統賬結合時間、繳費年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過渡性調節金計發比例,按《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見附件)執行。 三、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設立3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按照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於原辦法的,2006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後退休的,基本養老金按新辦法計算。過渡期滿後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 附: 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 一、統賬結合時間 統賬結合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統賬結合時間,200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按照繳費工資基數11%或12%計入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2006年1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 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是指依據有關規定實行個人繳費至職工退休時,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前,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計發辦法中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數除以12換算,保留兩位小數。 三、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使用的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以統計部門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參加自治區統籌的原養老保險行業統籌企業、電力企業,以統計部門公布的自治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其他企業要逐步過渡到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四、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005年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二)新辦法中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盟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1998年以前以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上式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職工退休當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繳費工資基數,年繳費工資基數等於每個月的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 職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繳費月數除以12換算。 五、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按本人退休年齡所對應的下表所列標准執行。非整數年齡按月數除以12換算後四捨五入。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40/ 233 50/ 195 60/ 139 41/ 230 51/ 190 61/ 132 42/

㈡ 超過過渡期的中人有過渡性退休金

超過過渡期的中人沒有過渡性退休金。
過渡性養老金,是指統一制度後「內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容部分。對新制度(或「統帳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帳戶,則退休時的個人帳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超過 過渡期的中人,在新制度實施之前沒有參加工作,不享有過渡性養老金。

㈢ 2015年退休人員為何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有沒有過渡性養老金,要看你是什麼時候參加工作的,1998年6月30之前參加工作的,或者版1998年6月30日之前有視同繳費年許可權的,就可以過渡性養老金,隨著退休時間的推移,過渡性養老金會逐年減少,直到取消,和沒有領取過渡性養老金的基本保持平衡。並不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領取退休養老金就減少了,因為逐年加大了繳費系數,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加大了。
具有視同繳費權益並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下列參保人,享有過渡性養老金。 1.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06年7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2.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前具有按國家規定的視同繳費年限,2006年7月1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

㈣ 退休養老金構成中的過渡性調節金如何計算

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法:

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1、計算每月繳費指數: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2、計算平均繳費指數: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

3、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享受比例

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不超過25年者,其享受比例為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1.2%;

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超過25年者,其享受比例為30%+(1992年7月前的繳費年限-25)×1%。

(4)廣西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性調節金有沒有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第二,繳費的基數和比例。規定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都要繳納養老保險費。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

本人繳費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不納入繳費基數,低於平均工資60%的以60%為基數繳費,即「300%封頂、60%托底」。

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統一計息。這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有利於實現制度之間的銜接。這是養老保障籌資機制的重大變革。

從較為單一的由財政供款為主的渠道變為單位和個人繳費、財政承擔養老保險基金的兜底責任的多渠道籌資,形成單位、個人、政府共擔的新機制。

第三,基本養老金待遇計發辦法。改革後,基本養老金待遇分為兩部分:

一是基礎養老金,以社會平均工資和本人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1年計發1個百分點,即繳費年限越長。待遇水平越高。

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歷年個人繳費的本息,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從國務院《決定》附件「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可以看出。

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這是對退休養老待遇確定機制的重大改革,由原來按「最終工資」的一定比例分檔計發退休費,改為主要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准。

工作人員的職務、工資變動可以精細計算到每年、甚至每個月,能夠充分體現個人全部職業生涯所作貢獻。這樣規定,也是與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待遇計發辦法相一致的。

更加公平,也更富有激勵性,有利於引導單位為每個職工、每個在職職工為自己將來養老保障依法履行繳費義務。

㈤ 什麼是過渡性養老金哪些人可以領取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是指,在1992年養老金個人賬戶成立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帳戶,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

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過渡性,顧名思義,就是針對養老保險建立以後,很快就要退休,讓他們完全從頭繳費來不及的人。

享有人群:

具有視同繳費權益並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下列參保人,享有過渡性養老金。

1.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06年7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

2.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前具有按國家規定的視同繳費年限,2006年7月1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

(5)廣西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性調節金有沒有擴展閱讀:

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法: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享受比例。

舉例:

鍾某1967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調入本市並按規定繳交養老保險費,2006年9月退休。

其1990年的繳費工資為400元,1991年為500元,1992年為700元,1993年為800元,1994年為1000元,1995年為1150元,1996年為1300元,1997年為1500元,1998年為1700元,1999年為1900元,2000年為2100元,2001年為2400元,2002年為2800元,2003年為3100元,2004年為3600元,2005年為4000元,2006年1~9月的繳費工資為4200元。則:

一、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一)計算自1967年1月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指數:

1967年1月至1992年7月共307個月繳費指數均為1;

1992年8月~12月5個月的繳費指數=700/494=1.4170;

1993年各月的繳費指數=800/679=1.1782;

1994年各月的繳費指數=1000/881=1.1351;

1995年各月的繳費指數=1150/1023=1.1241;

1996年各月的繳費指數=1300/1209=1.0753;

1997年各月的繳費指數=1500/1378=1.0885;

1998年各月的繳費指數=1700/1532=1.1097;

1999年各月的繳費指數=1900/1726=1.1008;

2000年各月的繳費指數=2100/1920=1.0938;

2001年各月的繳費指數=2400/2162=1.1101;

2002年各月的繳費指數=2800/2352=1.1905;

2003年各月的繳費指數=3100/2162=1.2963;

2004年各月的繳費指數=3600/2661=1.3529;

2005年各月的繳費指數=4000/2706=1.4782;

2006年1~9月的繳費指數=4200/2706=1.5521;

(二)計算平均繳費指數

平均繳費指數=(1×307+1.4170×5+1.1782×12+1.1351×12+1.1241×12+1.0753×12+1.0885×12+1.1097×12+1.1008×12+1.0938×12+1.1101×12+1.1905×12+1.2152×12+1.3529×12+1.4782×12+1.5521×9)/477=1.0715

(三)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706元×1.0715=2899元。

二、計算享受比例

享受比例=30%+(25+7/12-25)×1%=30.58%。

三、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2899元×30.58%=884元。

鍾某的過渡性養老金為884元。

㈥ 退休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賬戶養老金嗎

恩,基本就是這些了,各別的省還有小額的項,比如吉林省從2003年起還有一個固定補貼是170元。但每年減少17元,到今年僅剩17元了,明年就沒有了。

過渡性養老金只有建立養老保險賬戶之前的人員才有的

賬戶養老金是你個人繳費的總額除以一定系數算出來的,一般60歲退休的話是139,50歲退休的話是195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從1995年起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員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與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各省略有不同,基本差不多。
繳費中進入賬戶比例是全國統一的。繳費地點與待遇沒有關系。個人繳費都是8%並且全額進賬戶。單位繳費與你個人賬戶沒有關系。計算辦法不隨之發生變化,只隨你退休的省的政策計發。

㈦ 為什麼2015年後企業職工退休的沒有過渡性調節金那以前沒有實行養老保險未投保年限的退休金就沒有了嗎

政策就是這樣規定的,那有什麼為什麼?沒有實行養老保險前的有檔案的正式工按檔案記錄計算視同繳費。

㈧ 我2017年7月退休的職工,已經拿了三個月,還有一部分過渡性調節金沒拿(什麼是過渡性調節金),請問

很久以前的政策,主要是指兩個 養老金計算辦法 銜接的時候,對於中間斷檔部分由 國家的政策 規定進行緩沖。

計算「中人」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養老金叫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新制度(或「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賬戶,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㈨ 什麼人沒有過渡性調節金

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5以前退休的是在歷年養老金調整中考慮進去的,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

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計算「中人」建立個人帳戶之前的養老金叫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新制度(或「統帳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帳戶,則退休時的個人帳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㈩ 過渡養老金,調節金,什麼意思

計算「中人」抄臨界點之前的養老金叫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統一制度(或「統帳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帳戶,則其退休時的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中沒有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是解決這一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謝謝採納

閱讀全文

與廣西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性調節金有沒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吃什麼最好排肝毒 瀏覽:984
家裡老人家小房間用的空調 瀏覽:814
2020年江蘇養老金調整政策 瀏覽:291
老年痴呆病人總要吵著回家怎麼辦 瀏覽:286
物業公司重陽節活動講話 瀏覽:411
高考體檢查詢限制時間是多久 瀏覽:572
養老機構行政處罰情況說明範文 瀏覽:198
大智電子體檢費多少 瀏覽:760
養老保險按哪個比例交劃算 瀏覽:534
體檢報告封裝返回單位需要多久 瀏覽:668
長壽花宮燈花怎麼養最佳圖文 瀏覽:176
重慶交15年社保退休金有多少年 瀏覽:519
常規婦科體檢要做哪些檢查 瀏覽:356
懷柔鎮敬老院 瀏覽:491
英國達人秀80歲老奶奶 瀏覽:724
2020內蒙古農村養老金交哪個合適 瀏覽:913
山東省基礎養老金 瀏覽:427
備孕體檢不能做什麼項目 瀏覽:276
老年人排便不暢是什麼原因 瀏覽:61
杭州養生連鎖品牌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