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政策何時執行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農村養老保險補繳是指年滿60周歲的農民可以一次性繳納十五年的養老保險,然後每個月領取一定金額的養老金的一種獲益方式。
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
❷ 請問農村社會養老保儉,交15年,一次性,那多少錢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滿六十歲的可以一次性繳納十五年的。各地標准不一樣,成都今年是七萬多。
❸ 農村養老保險不夠15年怎麼辦
退休的時候可以一次性補繳至15年。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再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否則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❹ 農村養老保險每年一千元,交15年,60歲以後領多少錢
農村養老保險其實就是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眾所周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有多檔,交得越多以後享受的待遇也就越高。那麼,農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1000元,交15年,60歲以後能領多少錢呢?
農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1000元,交15年,60歲以後領多少錢?以湖南為例,目前湖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103元。那麼,湖南的參保人在60歲以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103+15×1000÷139≈211元。
❺ 農村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15年大約9萬元,每月可以領到多少錢
一、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二、按月領取: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5)農村養老15年擴展閱讀;
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❻ 農村養老保險必須繳滿15年嗎
是的。
農村養老保險必須交滿15年,才能在60歲的時候領取養老金。
但交滿15年是領養老金的底線,可以高於15年。
職工養老保險也是必須最低交15年。養老金的領取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❼ 農民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
農村的農民如果補繳養老保險,是參照城鎮職工的繳費水平來的,也就是上年度內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容60%為基數,按照20%的比例進行補繳養老保險。
男性滿45周歲,女性滿40周歲,補繳多少年自己可以選擇,到是最多可以補繳10年,大約在6萬元左右,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一次性可以補繳15年,大約9萬元左右。
(7)農村養老15年擴展閱讀
國家設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目的,實際上是作為職工養老保險的有效補充。將所有不能納入職工養老保險的人群,可以通過參加居民養老保險,通通有一份養老保險的保障。
國家還明確在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實施以前,已經年滿60歲的不用繳費直接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所以,除了極個別掉空里的人群,基本實現了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另一項重要的待遇就是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全額補貼構成,中央政府補貼一部分,地方政府補貼一部分。
❽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不滿15年就達到退休年齡可以拿養老金嗎
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已達退休年齡,是否可以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要看各地的地方政策,國家沒有統一規定。
國家規定: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已達退休年齡,可以繼續繳費,到滿15年時再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