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利息屬於基金結余嗎

養老金利息屬於基金結余嗎

發布時間:2021-10-16 17:30:32

『壹』 養老金的本金和養老金的利息有什麼區別

是不是可以先把個人為獲得養老金而繳納的養老金費用視為本金,因為內繳納養老金是一個長期的行容為,所交的養老金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沉澱在儲存它的銀行里,這樣不就可以產生利息了嗎?兩者之間一為本,一為息。不知你明白了沒有?

『貳』 全國養老金結余是指什麼,怎麼算的標准又是什麼

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系數為1.5274,基本處於合理區間,這是指全國基本養老保內險基金結余夠用容1.5年,結余夠用1至2年,屬於較為合理的區間。一方面結余太多說明百姓繳費負擔較大;另一方面如果結余過小,遇到支出增多等問題時會缺乏應急的機動性。詳細解答可到優積谷保險資訊看看,希望能幫的到你。

『叄』 養老金是虧空還是結余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這是每個人最樸素的願望和追求。也因如此,任何關於養老金的風吹草動都備受社會關注。
這次引發熱議的,是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在2017清華五道口金融論壇上的發言,他說:預計在未來5到10年中,我國養老金缺口大約是8萬億~ 10萬億元。
養老金賬戶缺口或虧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此前,坊間流傳著多個版本:有「養老金個人賬戶缺口至少2萬億」的說法,也有日前清華大學發布「個人賬戶空賬4.7萬億」的說法,現在又出現了「8萬億~10萬億缺口」的說法,這一數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瞬時吸晴無數。
客觀地說,對養老金未來的支付能力作出預判和預測,是對遠期負責的一種態度,也是有憂患意識的表現。但是,因為數據的千差萬別,不明就裡的老百姓迷惑不已:到底哪一個數據才是真實的?如果養老金賬戶虧空的情況真的如此嚴重,我們老了還能領到養老金嗎?
養老金缺口8萬億~10萬億言過其實?
周延禮雖然引用的是學術部門的統計數字,但是經他發布後,產生了巨大影響力。這已不是官員或學者第一次發出這樣的警示,對於養老金這一隱形債務,業內人士及相關部門都有自己的測算和判斷。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已出現當期的資金缺口,個人賬戶「空賬」4.7萬億元,並動用累計結余來「保發放」。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處於差等空間,如不盡快對制度進行調整,一旦把累計結余用盡,養老保險基金將面臨著崩盤的風險。
去年末,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執筆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中也提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即「空賬」)達到47144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額只有35345億元,這表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資產和負債之間缺口在擴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基金累計結余將會被耗盡。
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很多說法都是危言聳聽,尤其是養老金缺口將達8萬億~ 10萬億元,不知道他們是採用什麼方法計算出來的,缺口怎麼會這么大?其實,10年前就有養老金缺口擴大甚至崩盤的說法,現在也沒有崩盤。目前養老金個人賬戶還結余很多。根據人社部統計的2016年結余數字,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這充分說明養老保險當期運行是平穩的。」
針對近期輿論關注的養老金虧空問題,5月24日,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負責人通過人社部網站回應稱:當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2016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51萬億元,同比增長19.5%,總支出3.19萬億元,同比增長23.4%,當期結余約3200億元,累計結餘3.86萬億元。從全國總體來看,養老保險基金仍保持收大於支,基金累計結余持續增加,確保了全國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不僅2016年,今年第一季度養老金也實現了結余。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2017年一季度,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開局平穩,總體向好,一季度基金總收入9708億元,同比增長25.4%,基金支出8085億元,同比增長22.9%,基金總體繼續收大於支,當期結余超過1600億元,累計結余突破4萬億元。
基於上述數據,楊立雄比較樂觀,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養老金現在沒有缺口,50年以後或許會有缺口,但也許在20年、30年以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養老金缺口就不會那麼嚴重了。「因為現在是以靜態的方式,用設計的參數來測算未來養老金缺口,這些參數都是固定不變的,而且都是以一對夫婦只生一胎來作為測算的基數,現在都實施二胎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未來養老金缺口不會如公布的8萬億~10萬億元那麼嚴重。」
養老金地區差異大,2015年廣東結余最多,山西等6省份收不抵支
從全國范圍看,養老金是結余的,但是,地區差異卻十分明顯。
在今年3月1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養老金運行情況,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指出,現在養老保險是省級統籌,各省份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差異比較大,好的省份能夠保障50個月的支付,特別困難的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上用完。
「產生地區差異的原因,跟當地經濟發達程度相關。」楊立雄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地區差異方面,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等一些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最近幾年養老金結余比較多,尤其是廣東結余更多,因為這些省份的勞動力比較年輕;而西部、中部的很多省份,養老金卻虧空嚴重。
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累計結余超過1000億元的有10個省份,其中,廣東省結餘6158億元居全國之首;此外,北京、四川、江蘇、浙江、山東的累計結余也很樂觀,都超過2000億元。
相比之下, 2015年當期養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6個,除山西、青海、河北外,東北三省全都在列。這些省份的累計結余可支付的月數都不足10個月。尤其是黑龍江僅為1個月,大大低於全國17.7個月的水平。而在2014年底,只有河北、黑龍江、寧夏3省份當期收不抵支。
顯然,每過一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就會增加,而且時間越往後,「入不敷出」的地區數量增加得就越多。
怎麼辦?當然還是得依靠財政資金補貼。數據顯示,最近幾年,我國財政補貼養老金的力度越來越大。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各級財政補貼達4716億元,比2014年多補貼1168億元。
也就是說,一年的財政補貼總額增長超千億,增幅高達25%。
而基本養老金收支的增幅,決定了財政補貼力度的大小。2000—2016年我國基本養老金支出增幅遠高於收入增幅。而且自2009年開始,支出增幅大於收入增幅的趨勢逐漸凸顯,其中2014年達到了6%的增幅逆差高點。
在楊立雄看來,財政兜底基本養老金是國際慣例,「根據目前全國基本養老基金的運行情況,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財政補貼的壓力還會繼續增大,而且會逐年增大。」
老齡化和提前退休或致未來潛在養老金缺口
當下結余,並不意味著未來沒有危機。一系列數據顯示,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越來越令人憂心,而導致未來養老金出現缺口的因素很多,有兩個基本因素不可忽略:一是提前退休;二是人口老齡化。
先說提前退休。相比全國,東北提前退休的人數更多,這跟近年來東北經濟的不景氣密切相關。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原副主任宋曉梧曾撰文指出,「近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職工進入大規模退休期,2014年遼、吉、黑三省養老保險贍養比分別為1.9:1、1.7:1和1.4:1,遠超過全國3:1的平均水平。」
「在北京基本上都是50歲左右退休,而東北很多人40多歲就提前退休了,這是造成養老金缺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楊立雄認為,如果各地嚴格執行現行的退休政策(現行男性60歲退休、女幹部和科技人員55歲退休,女工人50歲退休),就會減輕養老金缺口負擔。「當然,適當延長退休年齡,對養老金缺口也會有積極影響。」
再看人口老齡化。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未來養老金「收不抵支」問題將異常嚴峻。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6)》顯示,以65歲以上老齡人口看,2015年為1.5億人,佔比為11.6%;預計2030年達到2.8億人,佔比為20.2%;2055年達到峰值4 億人,佔比27.2%,意味著到那時我國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老年人
從人口撫養比來看,各地的差異性也非常大。
據尹蔚民部長介紹,高的省份人口撫養比10:1,即10人養1人;低的省份人口撫養比是1.2:1,負擔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當時人口撫養比是5:1,現在已經持續下降到2.8: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人口撫養比還會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不採取有力的措施,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就會出現問題。」
基本養老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方案提上日程
要緩解養老金缺口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在很多人看來,短期而言,實現制度上的全國統籌是更加直接有效、也是迫在眉睫的解決方案。
去年8月,就有媒體報道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方案初稿已經形成,最快將在年底出台。但至今也沒有出台的消息。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就是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部放在中央來統籌,在中央層面大收大支,繳費由中央政府來管理,支出兜底也由中央政府來管理。這在2010年出台的《社會保險法》中已經有所體現。《社會保險法》提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繼續提出,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人社部此前也表示,最快於2016年底前出台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
屈指算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從《社會保險法》提出至今已6年有餘,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原因是什麼?
楊立雄給出了答案:「根本問題是如何平衡和調整中央與地方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的利益分配和責任。比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由於有大量年輕外來人口流入,養老金均有大量結余。而東北三省由於老齡化嚴重,人口又外流,養老金出現虧空。如果實行全國統籌,這意味著養老金有結余的省份要補貼養老金虧空的省份,這勢必會引發養老金有結余省份的不滿。憑什麼我收的錢你拿去了?它們有可能會把結余用完之後再參與統籌。這樣就達不到統籌的目的。」
今年全國兩會透露出的信息已經表明,養老金全國統籌或許不會一步到位。
在國務院《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報告》)中提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2017年在推進各項相關改革工作的基礎上,將研究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方案。
這也就意味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沒有實現,這輪改革只是建立中央調劑金,多少有點遺憾。但是,樂觀點看,作為過渡階段的中央調劑金,或許也能解決部分地區養老金虧空的燃眉之急。
對於建立中央調劑金,楊立雄認為這並非長久之計,「如果只是像省級統籌一樣,從地方養老保險基金中抽幾個點,建立一個中央調劑金,統籌層次並沒有得到真正提高,與之相關的很多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
好消息是,有消息稱,包括中央調劑金在內的養老保險綜合改革方案,作為這一輪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重頭戲」正在漸行漸近,預計會在今年內正式公布並實施。
鄭秉文公開表示,中國基本養老保險體制改革採取的是全方位改革,實施的是一攬子解決方案。在目前的頂層設計中,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提高退休年齡和降低社會保險費,共同構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而且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已經基本確定了,只是還沒有對外公布。

『肆』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額是什麼意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指截止報告期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相抵後的累計余額。

年度或一定時期內,累計數計算出來的余額數,結存也就是余額。

本年累計結存=上年結存數+本年累計收入數-本年累計支出數

簡而言之,就是指某一年去除養老保險給付的數額之外還剩下的結余。

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為例,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即撫養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達到2.75:1。其中,有9個省份的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跌破了2:1。

(4)養老金利息屬於基金結余嗎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於「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伍』 養老保險金的利息怎麼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利息計算方法:

方法一:年度計演算法。

即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每個繳費年度結束以後按年度計算。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記帳時(即每月的繳費額相同)適用此方法。

計算公式: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1+本年記帳利率×1/2)×1.083。

方法二:月積數法。

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本繳費年度內按月計算。以上月職工工資收入為繳費工資基數記帳時(即每月繳費額不相同)適用此方法。

計算公式: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本年記帳額本金+本年記帳額利息

其中:本年記帳額利息=本年記帳月積數×本年記帳利率×1/12

(1)本年記帳月積數=∑[n月份記帳額×(12—n+1)]

(2)n為本年各記帳月份,且1≤n≤12。

(5)養老金利息屬於基金結余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金注意事項:

1、養老保險金不能一次性領取。

2、2010年10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第四次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規定,社會保險基金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3、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提出,目前社會保險基金累積結存數額較大,又比較分散,為了保障基金安全,應當嚴格規范,加強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劉曉武建議,要理順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代表三方利益的監管機構,增加在有關運行中由於不當行為給基金造成損失的法律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呂薇則提出,對社會保險基金不僅要加強內部監督,還要加強外部監督。

4、為此,這次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增加規定,社會保險基金不得違規投資運營,不得用於平衡其他政府預算,不得用於興建、改建辦公場所和支付人員經費、運行費用、管理費用,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挪作其他用途。

『陸』 養老保險 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的時候,算不算上退休以後在減去每個月取走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情況下的利息

算個人賬戶養老金這一部分時,是以退休時點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包括歷年利息)來計算的,退休後拿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就是一個固定值了。假設你是60周歲退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為A,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B=A/139,並且139個月後,盡管個人賬戶上的錢已經取完,但是如果退休人員還健在,B這部分的錢繼續由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直至終身。

『柒』 養老保險的利息是按一年活期算的嗎

養老保險的利息一般是個人賬戶儲存按定期算,當年存入的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

根據《北京市勞動局關於貫徹實施<北京市企業城鎮勞動者養老保險規定>有關問題的處理辦法》(京勞險發〔1998〕69號)規定:

被保險人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期間,其個人賬戶儲存額記賬利率,每年參照銀行規定的同期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計算,當年存入個人賬戶金額的記賬利率,參照銀行規定的同期居民活期存款利率計算。

年度內銀行利率變更時以當年最高利率計算。利息所得並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作為第二年計算利息的基數。

『捌』 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多少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壓力不斷加大,社保基金的收支壓力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為例,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即撫養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達到2.75:1。其中,有9個省份的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跌破了2:1。

對此,游鈞指出,由於我國現在社會保險制度還沒有實現全國統籌,比如職工養老還是省級統籌,職工醫保還是市級統籌,所以保障的負擔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問題還依然存在,所以個別地區收支出現當期缺口。但從全國范圍看,基金的運行是總體平穩的,確保了各項保險待遇按時支付。

游鈞進一步介紹,比如大家非常關心的,特別是企業養老保險,2017年基金收入是3.27萬億元,支出是2.86萬億元,當期結余是4187億元,累計結余是4.12萬億元,累計結余資金可以支付17.3個月,確保發放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確實對我們整個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

『玖』 養老金個人帳戶有利息嗎

養老金個人帳戶有利息。

人社部出台了《關於印發統一和規范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的通知》,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每年由國家統一公布。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每年對個人賬戶中的儲存額予以計息,用於計算個人賬戶儲存利息的利率稱為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記賬利率的確定主要考慮職工工資增長和基金平衡狀況等因素,並通過合理的系數進行調整。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每年6月份由人社部和財政部公布。

(9)養老金利息屬於基金結余嗎擴展閱讀

《關於公布2016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等參數的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參保人員准確計算個人賬戶利息。

明確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分類改革的機關事業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後,以2014年10月作為計息起始時間。

2014年9月30日前未完成分類改革的機關事業單位,從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後,以2014年10月作為計息起始時間;原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後,自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批復文件印發之日的次月起為計息起始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養老險個人賬戶利率定為8.31% 高於銀行存款利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6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利率為8.31%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利息屬於基金結余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退休金調整 瀏覽:947
4層不吉利怎麼又是長壽層呢 瀏覽:371
企業社保退休最新規定2015年 瀏覽:563
重陽節為老人送健康 瀏覽:330
高級職稱教師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8 瀏覽:401
兒童去學體檢查什麼 瀏覽:610
長壽化工醫院招聘 瀏覽:921
17年養老金吉林 瀏覽:299
面對代溝如何與老人交流作文 瀏覽:709
老年大學講課圖片 瀏覽:55
老年大學走出去 瀏覽:482
老年人擦臉用什麼好 瀏覽:721
少兒體檢大概多久 瀏覽:953
社保退休金5年提檔 瀏覽:294
新泰老年人退休社保怎麼認證 瀏覽:271
養生是怎麼養出來的 瀏覽:527
汕頭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586
為什麼要稱贊父母 瀏覽:620
香港領取老人金要在香港住多久 瀏覽:306
擁有台灣身份證可以享受退休金嗎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