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保險和工齡有關系嗎
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和工齡有關系嗎?對這個問題以前也多次議論並予以認證過。而本人認為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領取養老金的問題上,工齡是個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首先,大家所講的工齡,就是我們在參加工作時的實際工作年限。每人工齡的長短,決定著每人繳納社保費用時間的長短。那麼,請注意在同等的條件下,社保由於是每月繳納費用,工齡長的職工肯定是要,多繳納其社保費用的。自然也就比那些工齡稍短的職工社保賬戶內金額要多。
㈡ 關於養老保險與工齡的關系
外地戶口在本地可以辦理個人社保,辦理方法有個人名義繳納或者以單位方式參保或續交。工齡指的是職工從事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資料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齡。
因此,養老保險並不代表就有工齡,養老保險就開始有工齡養老繳費年限與工齡的相關信息如下:
一、工齡的分類:
1、一般工齡:累計工作年限(可以間斷)。
2、連續工齡:不間斷工作年限(養老保險實施前,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二、繳費年限:
是指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累計時間。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不完全等同。根據現行政策,繳費年限分為「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三、「視同繳費」年限:
指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全民和縣以上集體企業原固定工按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工作時間。(通俗地說,養老保險實施前,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四、「實際繳費」年限:
是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職工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工齡和養老保險一樣嗎擴展閱讀:
特殊情況的連續工齡計算:
一、上學期間的連續工齡計算。
職工離職考入各類學校學習期間的連續工齡計算,分三個階段處理:
1、1970年以前進入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學習的國家職工,在學習期間照發原工資的,其在校學習期間及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由本人申請經領導批准離職上學,學習期間由學校發給助學金的,學習期間不計算工齡,但其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2、1970年至1978年進入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習的國家職工,其學習期間及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3、1979年以後考入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習的,其學習期間不計算工齡,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可以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二、關於軍齡和知青連續工齡計算。
轉業、復員、退伍軍人當兵期間的軍齡,可與參加企業、事業或國家機關工作之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也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
㈢ 養老保險和工齡的關系
如果你父親是1998年以前參加工作的,那麼原先的工齡在辦理社保關系以後已經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對待了,所以,盡管你父親養老保險繳納了十三年零九個月,但是加上以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就夠15年了,可以在退休的時候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了,但是為了退休的時候能夠多那養老金,建議您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因為你繳納的養老保險時間越長,積累的養老保險金越多,退休時計算的養老金標准越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養老保險等於工齡嗎
你好,不是的,工齡與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兩回事,工齡顧名思義就是指你的工作年限,它不是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對於養老保險實施前的工齡一般可作為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養老保險中,有工齡和沒有工齡有什麼區別
養老保險中,有工齡和沒有工齡主要有實際交納年限、退休領取金額兩種區別。
1、實際交納年限不同:
有工齡的情況下,可以視工齡為實際交納年限,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屆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
2、退休領取金額數不同: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有: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1/120之和,這與社會水平和個人支付的金額直接相關。付款金額取決於付款的時間和等級、工作類型以及付款是否持續。工齡越大退休領取一般越多。
(5)工齡和養老保險一樣嗎擴展閱讀: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的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的;
2.所屬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履行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年齡應至少為15歲(過渡期的繳費期限包括與繳費期限相同的繳費期限)。目前,我國企業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歲,管理和科研女性55歲,生產和輔助工作女性50歲,自由職業和個體經營女性55歲。
4.基本養老金=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5.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存款月數;
6.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