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保險繳費政策

養老保險繳費政策

發布時間:2020-11-28 14:06:01

⑴ 國家養老保險的政策和規定

2018年養老保險政策及規定:

1.繳交比例方面: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

2.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帳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帳問題。

3.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

其中: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8%繳費。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4.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核定繳費基數則以本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5.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

6.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7.單位必須按照規定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不繳納屬於違法行為。

(1)養老保險繳費政策擴展閱讀

中國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構架按照人口類型可分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三大部分。中國最初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即是城鎮養老保險制度。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分離出來的,其後,在制度變革過程中又經歷了合並和分離的過程。

2014年12月2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中明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雙軌制」矛盾將從制度和機制上得以化解。

⑵ 養老保險政策有何規定

近年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要求,制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建立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促進了養老保險新機制的形成,保障了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由於這項改革仍處在試點階段,目前還存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企業負擔重、統籌層次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目標和原則,進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促進經濟與社會健康發展。為此,國務院在總結近幾年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決定:
一、到本世紀末,要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要貫徹社會互濟與自我保障相結合、公平與效率相結合、行政管理與基金管理分開等原則,保障水平要與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二、各級人民政府要把社會保險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貫徹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原則,把改革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與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緊密結合起來,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失業人員失業救濟金的發放,積極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使離退休人員的生活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不斷得到改善,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和地區發展水平及企業經濟效益的差異,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大力發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同時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
三、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包括劃入個人帳戶的部分),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於本人繳費工資的4%,1998年起每兩年提高1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有條件的地區和工資增長較快的年份,個人繳費比例提高的速度應適當加快。
四、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帳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
五、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地(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養老金,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規定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認真抓好落實。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確定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從養老保險基金中解決。具體辦法,由勞動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並指導實施。
六、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逐步擴大到城鎮所有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勞動者也要逐步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繳費比例和待遇水平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本決定精神確定。
七、抓緊制定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條例,加強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要保證專款專用,全部用於職工養老保險,嚴禁擠占挪用和揮霍浪費。基金結余額,除預留相當於2個月的支付費用外,應全部購買國家債券和存入專戶,嚴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財政、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確保基金的安全。
八、為有利於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和加強宏觀調控,要逐步由縣級統籌向省或省授權的地區統籌過渡。待全國基本實現省級統籌後,原經國務院批准由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統籌的企業,參加所在地區的社會統籌。
九、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的社會化水平,盡快將目前由企業發放養老金改為社會化發放,積極創造條件將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逐步由企業轉向社會,減輕企業的社會事務負擔。各級社會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改進和完善服務與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
十、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原則上按照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執行。
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驟,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全局。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勞動部要會同國家體改委等有關部門加強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本決定的貫徹實施。

⑶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個人繳費標準是多少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是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為60%、80%、100%。

(3)養老保險繳費政策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Endowment Insurance)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⑷ 社會養老保險新政策有哪些

隨著國家對補繳政策的收緊,目前已經有地區開始限制補繳養老保險,一般情況下國家不再允許辦理補繳養老保險,從2019年起,對於在45歲之前沒有社保繳納記錄的人,將不再允許一次性補繳;2019年1月1日後,沒有參保繳費的居民達到60周歲,國家不再發放老年人生活補助。

但以下三類人仍然是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用的。

1、本地戶籍的居民,並且有參加過下鄉,是1961年1982年期間的下鄉知青。

2、本地戶籍的大齡人員,女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並且曾經有繳納過職工養老保險。

3、本地戶籍人員,曾經是縣級、鎮級集體企業或者是國有企業的職工,並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可以一次性補繳社保。

社會養老保險特點:

1、社會養老保險是社保中的重要險項之一,對於企業和企業員工來說,養老保險是由國家強制要求企業單位以及個人必須購買的保險項目。

2、購買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按照國家規定購買養老保險滿達一定年限,那麼到了退休年齡後就可以向社會保險部門申請領取養老金。

3、養老保險的費用主要由國家、企業單位和參保人本人三方,或者是單位及個人雙方承擔。

⑸ 社會養老保險優惠政策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對重度殘疾人、低保戶有什麼優惠政策?
對持有一、二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及《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參保人員的個人繳費,由政府財政按我市最低檔次繳費標准(100/年)給予全額補貼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對復員退伍軍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對參保的復員退伍軍人(含制度實施時60周歲以上的人員),其軍齡可按當地當年平均繳費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計算賬戶化額度,可計入個人賬戶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軍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繳費年限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還可加發每月40元的優待養老金。
參保人員及享受待遇人員死亡後能享受哪些待遇?
未到達領取養老金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死亡的,其個人賬戶中的儲存額(除政府補貼外)的本息可支付給其指定受益人和法定繼承人。已按規定領取養老金待遇的人員死亡後,次月起停止發放養老金待遇,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應當在1個月內持相關證明,到村、社區申請辦理注銷手續和一次性喪葬補助費及個人賬戶余額領取手續。一次性喪葬補助費標准為參保人死亡當月享受的基礎養老金的20個月金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40.50繳納養老保險有什麼優惠政策

一、每個月的補貼標準是不斷調整的,2013年山東部分地區標准為242每月。40、50再就業優惠政策是指女年滿40周歲,男年滿50周歲,繳納養老保險,可享受每月180元的社保補貼,憑繳納養老保險發票到就業辦領取,可享受三年。

二、政策規定,零就業家庭、單親家庭、贍養患重大疾病直系親屬家庭就業困難人員和城鎮低保家庭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就業困難人員,從事靈活就業的,3年內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75%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補貼。

其他經認定的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的就業困難人員,從事靈活就業的,3年內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50%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補貼。

(6)養老保險繳費政策擴展閱讀:

申請程序

1、申請人繳納當年度養老、醫療保險三日後,憑本人身份證、託管合同書和繳費票據原件,在市檔案託管中心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受理窗口初審,領取《申請表》和靈活就業證明。《申請表》只需填寫一至七欄,貼照片。繳費票號、繳費金額和補貼金額部分不填。

2、靈活就業證明由申辦人在其戶口所在地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登記蓋章。

3、申請人持《申請表》、《靈活就業證明》及本人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一式三份)到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申請復核,經審核無誤後簽字蓋章(勞動保障事務所留存一份)。

4、申請人持《申請表》、《靈活就業證明》等相關材料到市檔案託管中心受理窗口辦理申報手續。

5、由市檔案託管中心查閱檔案,核對出生年月等情況無誤後,匯總上報勞動保障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後報財政部門撥付資金。

6、按照發放時間通知,申辦人憑身份證和《受理卡》到指定銀行領取社保補貼。

補貼標准

就業困難人員享受社保補貼時間從2008年9月開始,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可以享受到退休,其他人員最長不超過三年。補貼標准為申請人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全額。

⑺ 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的政策有哪些

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人群:

1、 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停止繳費,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滿15年的,可以補足社會養老保險。

2、老固定勞動合同工,包括長期臨時工在計劃中,臨時工在城市戶籍,以及那些沒有參保或者停止繳費的,可以補養老保險。

3、被開除、未經公共服務被釋放、出名的人,未參保或者中斷繳費的,可以補足社會養老保險。

如果屬於上面提到的某一種人群,那麼就有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資格。

按照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第三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7)養老保險繳費政策擴展閱讀:

相關報道:一次性補繳,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山東省2015年推出統一規范補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政,凡各市符合條件者皆可參保。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者,以個人身份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2月13日《光明日報》)

千百年來,中國人都延續著「養兒防老」的規矩。但社會發展到了今天,這一規矩越來越顯示其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幾十年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421」、「621」結構型家庭越來越多,甚至還有「821」的。在這種情況下,指望一個兒子養活父母以及爺爺奶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

以前城裡有工作的,大都有養老保險。這一政策使職工子女免除了贍養老人的重負。他們只要撫養好自己的子女,對老人略盡照料之力,也就過得去了。但農村億萬農民,卻仍然面臨養老困境。尤其在新生代農民不得不進城務工,又不得不面臨婚戀、購房等諸多困難的情況下,農民的養老困境更加凸顯。

雖然這些年也推出了一些政策,比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農民滿60歲以後將享受國家普惠式養老金。由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供參保人自主選擇,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這些措施因為保險額度過低,養老金發放太少,終因杯水車薪,並不能真正解決農民養老的問題。

山東去年出台的這一政策,就讓農民和城裡職工一樣,有了相對穩定的養老保障。比如山東省榮成市大龍嘴村68歲的岳愛娥,年前拿到了第一筆「月工資」1230元,外加1700元取暖費,「想到我快70歲了,還能每月從國家領這么些錢,自己想吃點什麼也捨得買了。」事實上,老人一年養老金幾乎是過去一年農活收入的3倍,是60歲基礎養老金收入的11倍。這自然是人見人愛的好政策。

當然,兌現這項待遇,需要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金,這對一些家庭而言可能是很難逾越的障礙。希望政府對此予以關注,發動藉助社會力量,幫他們解決困難。子女也要看到這一政策長遠的好處,為父母盡一份該盡的孝心。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每個月工資兩三千退休能拿多少 瀏覽:297
呼市恆大養生谷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578
不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209
大班孝敬老人教案 瀏覽:136
北海什麼小區環境最好養老 瀏覽:642
懷柔敬老院價格一攬表 瀏覽:240
為什麼社保轉移先養老再醫療 瀏覽:324
社保局關於退休後犯罪的文件 瀏覽:525
老年大學太極拳班工作總結 瀏覽:796
溫州市交養老保險 瀏覽:822
榆中城鄉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581
農村個人沒有養老金 瀏覽:558
植物的休眠是怎麼回事長壽 瀏覽:964
西方人怎麼稱呼他們的父母 瀏覽:979
養老金發多了怎麼退 瀏覽:354
該怎麼看待父母區別對待孩子 瀏覽:532
葯物祛老人斑需要多少錢 瀏覽:84
管父母是什麼意思 瀏覽:686
企業辦退休向社保交哪些資料 瀏覽:366
跟父母一起玩怎麼寫標題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