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老人養老意願的影響因素

農村老人養老意願的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10-12 16:56:41

❶ 影響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狀況重要指標,包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本文以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選取了2008年中國老年健康長壽跟蹤調查的個體微觀數據和調查23個省市的宏觀區域數據,在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個體自然特徵、個體社會經濟特徵、個體行為特徵、個體情緒狀況特徵、個體軀體健康特徵、個體患病情況特徵、三大地帶差異以及省際差異的基礎上,運用多層線性模型(HLM),探索影響老年人ADL和IADL的影響因素。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ADL和IADL的殘障率越來越高。中國女性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殘障程度高於男性。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民族差異不顯著。農村的老年人ADL要好於城市的老年人,IADL的城鄉差異並不顯著。婚姻狀況對老年人ADL和IADL的影響十分顯著,凸顯了婚姻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保護功能。受教育程度對老年人ADL的影響並不顯著,但是對IADL的影響十分顯著,即受過教育的老年人IADL優於未受過教育的。職業地位高低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顯著。吸煙、喝酒、體育鍛煉、體力勞動對老年人ADL的影響不顯著。吸煙、喝酒對老年人IADL影響不顯著,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對老年人IADL產生正向作用。良好的情緒對於維護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經常感到孤獨的老年人ADL和IADL的殘障發生率高於較少感到孤獨的老年人。聽力和視力狀況較好的老年人,ADL和IADL均優於聽力和視力較差的老年人。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響程度較深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循環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 二、老年人ADL的殘障比例在東中西三大地帶中呈現由西向東依次遞增的趨勢。老年人IADL殘障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老年人ADL和IADL的省際差異均十分明顯,老年人ADL的南北差異相當明顯,ADL殘障比例最高的省份是遼寧、天津和陝西,ADL殘障比例最低的省份是浙江、江西和湖南。老年人IADL殘障比例最高的省份是天津、江西和陝西,ADL殘障比例最低的省份是浙江、重慶和黑龍江。 三、在HLM模型中,個體因素中慢性疾病狀況、年齡、性別、現居住地、軀體健康狀況、情緒是影響老年人ADL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注意慢性疾病中的高血壓、中風等腦血管病、風濕骨病、痴呆這些疾病。自然因子、主食結構、醫療因子、非農業人口比重、人均預期壽命這些宏觀區域因素對老年人ADL的產生顯著影響。而老年人IADL產生顯著影響的個體因素包括慢性疾病狀況、年齡、性別、婚姻、教育、體力勞動、軀體健康狀況、情緒,所選取的宏觀區域因素並未對老年人IADL產生顯著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❷ 環境因素對失能老人養老有什麼影響

環境因素對失能老人的影響就比較多,例如視力,聽力,還有體力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影響

❸ 影響我國家庭養老模式的因素

一、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受傳統觀念影響,中國老人更喜歡在自己習慣的家庭養老,享受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選擇到社會養老機構生活的老人不到百分之二十。
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養老需求日益凸顯,政府公辦養老機構已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民辦養老機構主要以盈利為目的,收費較高,對有些老人來說難以承擔。
三、與地方政府及基層組織的關注度有關。養老問題就是最根本的民生問題,政府既要積極投資進行硬體建設,更要完善後續管理運營措施,否則養老設施便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養老問題關繫到每個家庭,全面探索影響養老問題解決的因素,選擇科學有效的養老模式,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解決人們的後顧之憂,才能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越高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越完善;二是該國政府和政黨的執政理念,是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三是該國公民的社會保障意識,眾人拾材火焰高,社會保障制度確立了,還需要人民群眾都去維護它,在實際運用中促進它的發展

❹ 影響老年人健康的社會因素有哪些

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元素有很多一是飲食方面還有現在的空氣和種種環境都是對老年人的健康有什麼大的影響。

❺ 關於農村老人贍養問題的社會調查報告

農村老人贍養問題不容忽視

當前,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使維權護老成為新世紀的一個社會性問題。而在老年人群中,農村老人約佔80%。由於社會歷史的原因,農村老人老有所養的問題,比城鎮老人更為艱難。山東省蒼山法院近日對1990年以來的102起贍養糾紛案進行調查分析,發現農村老人的贍養問題不容樂觀。

從調查的情況看,農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現出不同於城鎮老年人的生活特點。

生活條件較差,生活方式單調農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種,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離型、分擔贍養型、獨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與子孫共同生活,生產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兒媳決定,老人除干點家務活幫助照看孩子外,別無其他活動,生活比較單調;不分不離型是指老人與子女雖沒有分家,但是不與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費用由子女供應,這種類型的老人在子女少的家庭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分擔贍養型主要集中在多子女的老人家庭中,子女按比例分擔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糧食及日用品,老人也不與子女一起生活;獨自生活型是指單身老人或老年夫婦單獨生活,生活費用由自己承擔,責任田裡的重體力活由親朋好友或子女幫助,這種類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或單子女的老人。許多不分不離型、分擔贍養型、獨自生活型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村莊周圍低矮破舊的房子里,在有的地方,村莊周圍甚至出現了老年人聚居的「老年村」,其生活條件普遍較差。

老人生活要求低,渴望但不苛求精神贍養與城鎮老人呼籲精神贍養不同,農村老人雖然也希望兒女精神贍養,但相當一部分老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餓受凍就很滿足了,而不太注重營養保健、參加娛樂活動等。

生活來源單一,完全依賴子女農村老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極少,他們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喪失勞動能力後,生活只能依賴子女,沒有其他出路,這是農村老人與城鎮老人的一個顯著區別。

造成農村老人生活艱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子女間非正常攀比,使老人生活無著落。從調查的情況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贍養責任的糾紛案件約佔全部贍養糾紛案的80%以上。如78歲的張某有3個兒子,都已成家獨自生活,老人自己則住在舊草棚里。原來兄弟3人商量好每家都拿出一定的糧食贍養老人,可後來老二以父親在老三結婚時花的錢比給他的多為由拒絕贍養老人;老三媳婦則以結婚時老人怠慢了娘家人為由也不盡贍養義務。老大開始按時給老人送去生活費和糧食,後見兩個弟弟不盡義務,也停止供應。老人遂把3個兒子告上法庭,法庭判決老人勝訴後,兒媳們則以老人敗壞他們名聲為由,仍不盡義務,甚至發展到打罵老人,最終張某服毒自殺。

2、農村社會養老體制不健全,養老方式單一落後。絕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養,他們年輕時扶養子女,為子女上學、結婚耗盡了全部積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讓給了子女。由於農村養老保險體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沒有經濟來源,到年老時在經濟上便完全受制於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別是個別兒媳視老人為負擔,老人在家裡經常受氣。

3、部分子女道德倫喪,只知向老人索取,卻不願回報老人。有的兒媳視娘家人為自己人,公公、婆婆為外人,「內外」差別大,不贍養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兒子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使父母飽受委屈。據蒼山縣法院統計,1990年以來全縣訴訟到法院的虐待老人案件達16件,而實際上沒訴諸法律的虐待現象遠大於這個數字,因為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採取遷就忍讓的態度,造成隱性虐待較多。

農村養老問題嚴重干擾了農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響了社會安寧與穩定,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帶來了負面效應,因此必須正視這一問題。

一、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提倡農村青年為自己和老人參加養老保險,使農村老人減輕對子女的物質依賴程度。從長遠的觀點看,通過社會保障體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將是解決農村養老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在全社會提倡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建立團結和諧的農村家庭關系。當前甚至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在農村,子女仍將是養老的主要承擔者,因此,必須將敬老愛老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滲透到農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三、依法養老。目前,關於保護老年人權益的立法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則等法規中都有專門的條款,國家還專門制定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不盡贍養義務的人可以視情況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責任,從而為農村老人依法養老打下了法制基礎。當前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讓全社會了解保護老年人權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別是農村老人更應學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❻ 現在農村普遍老年化,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❼ 農村老年人養老存在哪些問題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社會福利以及關於自身利益的問題,這關系這自己的正常生活需求能否持續獲得補給從而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而隨著年紀的增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養老問題,養老問題。在農村,養老問題的困難尤其嚴重,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農村老年人養老存在哪些問題吧。

以上,就是我對農村老年人養老存在哪些問題的解答了。

❽ 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結構老化、社會保障制度滯後等社會歷史原因的影響,邁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農村,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 養老問題。針對農村老年人的社會生活狀況,筆者對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楊集村的農戶和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楊集村是江蘇省西北 部的一個行政村,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全村總人口3 560人,人均耕地約0.04467公頃(0.67畝)。由於這里屬黃泛區沖積平原, 土壤多為砂土,耕地適用於果樹種植,村民的全部農業收入依賴於果樹種植。由於果品收入遠遠高於糧食收入,所以楊集村所在的大沙河鎮成 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鄉鎮。

(二)農民老人的生活照顧問題

誰來照顧年邁的農村老年人,在現實中成為了農村養老過程中一個重要話題。農村老年人的贍養問題,並不單純地指在老年人躺在病床上 或不能自理時的照顧,而是包括老年人全部的生活過程。對於老年人來說,衣食住行、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噓寒問暖勝過錢財物質的供給。

然 而,改革開放後的農村雖然脫離了貧困狀態,但在較多的地方僅僅是達到了溫飽水平。市場經濟沖擊、物價上漲、收入增長緩慢等生產生活的 壓力使每位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把時間全用在農活和出門打工上。能夠守望子孫、得到子女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成為了農村老人的一個奢望。許多 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或經商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掙錢,才能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婚嫁費用以及家庭的日常開支。

而農村勞動力外出營生的工 作,如運輸、加工、建築、修理製造等行業,一般都是工作時間比較長,勞動強度比較大,造成與家中老年人的長時間分離。例如,張某YJC —L,男性,47歲,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力,在山東從事建築行業,每次出去打工3~4個月,每年累計打工時間9個月左右。果樹農忙時回家 料理果樹,果品收獲後為賣得好價錢而親自四處營銷。

因此,無論在外打工還是在家營生,很少有時間陪伴、照顧年邁的父母。妻子YJC— M,48歲,農忙時從事農業生產,農閑時在本地一些加工企業兼職打工賺取一些收入,供養兩個孩子在外住宿上學。一對老人平時自己照顧自 己,除非重病在床,兒女們請假回家或中斷打工來照顧老人,否則,老人也不會同意他們留在家裡照顧自己。

❾ 以房養老意願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

「以房養老」,全稱叫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又叫作「倒按揭」,簡而言之就是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然後按月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期間老人仍然可以住在這里,仍然擁有對房屋的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直至身故;而在老年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
1、擁有產權

自有住房並擁有完全產權。養老家庭必須對其居住的房屋擁有完全的產權,才有權也才有可能對該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轉讓的處置。

2、獨立住房

在以房養老模式中,只有老年父母與子女分開居住,該模式才有可能得以運作。否則,老人亡故後,子女便無處可居。

3、家境適中

當老年人的經濟物質基礎甚為雄厚時,就不會也不必考慮用房產養老;而老人的經濟物質條件較差,或者沒有自己獨立的房屋,或者房屋的價值過低,也很難指望將其作為自己養老的資本。

閱讀全文

與農村老人養老意願的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後半夜上胳膊疼是怎麼回事 瀏覽:238
機構養老調查論文 瀏覽:382
個人養老保險幾月份交 瀏覽:541
哈爾濱農村一次行交養老 瀏覽:805
退休教師上漲工資何時到位 瀏覽:588
老人左邊癱瘓吃什麼葯 瀏覽:348
企業員工最後一個月退休工資 瀏覽:897
孝敬爺爺後的感悟 瀏覽:26
敬老院實踐活動 瀏覽:204
如何先把父母送走 瀏覽:986
通州有老年大學 瀏覽:220
長子孝順 瀏覽:838
鄭州養生谷房價多少錢 瀏覽:588
老年大學開學啦展示牌 瀏覽:522
2020年度退休人員加工資 瀏覽:53
國企職工多少歲的退休年齡 瀏覽:3
肯德基養老保險能領多少 瀏覽:148
70歲老人小腿肌肉疼掛哪個好 瀏覽:259
90歲長得黑頭發 瀏覽:480
南山長壽面怎麼做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