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養老保險金繳納標准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每年100元、200元、300 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共12個檔次。
B. 湖南省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條例
一、湖南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
本省年滿16 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二、湖南農村養老保險要怎麼交?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 元、200 元、300 元、400元、500 元5 個檔次。市州、縣市區政府可根據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情況,增設每年高於500 元的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省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定,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參保人憑新農保社會保障卡(或繳費登記卡)在指定的金融機構按年繳費。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給予繳費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省、市州、縣市區政府對參保人繳費(不含補繳)給予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30 元,其中省平均補貼20 元,市州、縣市區平均補貼10 元。有條件的市州、縣市區可對每提高一個檔次繳費的,增加5 元的補貼,增加的補貼可由市州、縣市區分擔負責,也可由鄉(鎮)政府、村集體經濟和其他經濟組織補助。對農村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有收入來源等繳費困難群體,縣市區政府代其繳納全部每年100 元的養老保險費;對其他繳費困難群體,縣市區政府按最低繳費檔次給予部分補貼。對農村低保戶中的重度殘疾人,縣市區政府憑《低保證》和《殘疾人證》為其代繳全部每年100 元的養老保險費;對其他重度殘疾人,縣市區政府憑《殘疾人證》為其代繳部分養老保險費。
三、養老保險待遇
新農保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支付終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 元,資金由中央財政全額補助。從2010 年起,經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批准,市州、縣市區政府可以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資金由市州、縣市區政府負擔。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它參保人的養老金。鼓勵農民長期繳費,長繳多得。新農保參保人繳費累計超過15 年的,每增加1 年繳費,其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0.5 元(不含補繳年限)。新農保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領取人憑社會保障卡(或養老金銀行存摺)到指定的金融服務機構領取。
四、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 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 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同村居住的子女都應當參保繳費。新農保制度實施時,距領取年齡不足15 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 年。補繳年限,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新農保制度實施時,距領取年齡超過15 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 年。
C. 最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是多少
從2019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調整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800
元、1000元、2000元、3000元共7個檔次。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保證最低繳費檔次標准隨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而合理增長,既保障居民繳費負擔適度,又促進個賬戶儲存額正常增長,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
比如,河南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調整為每人每年200元,取消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3)桃源縣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標准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
1、養老保險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
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按照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2、在累計繳費滿10年地區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3、年限不夠轉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4、多地年限均不夠資金歸集戶籍地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D. 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費用,是如何計算的
我們每年度都會繳納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在最開始網路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很多老人或者村民,由於身體不便,繳納養老保險時也不方便。但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現如今想要交納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費用十分方便,只需要用手機在平台上點擊便可,不用再自己跑到社區去繳納,那麼關於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費用是如何計算的呢?下面小編就來仔細講解。
所以很多村民都選擇每月繳納1000元左右的養老金,這樣按照返還比例,在繳納15年之後,基本上就可以領到能夠保障自己生活的退休工資了。
E. 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什麼
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
農村社保繳費標准共設有100元、專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個繳費檔次(各區屬縣可根據當地實際增加檔次),實行按年一次性繳費,參保農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自主選擇繳費檔次。
新實施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參保范圍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居民,這些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他資助、政府補貼構成。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繳費標准全市統一設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 、800元 、1000元
、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只適用於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的最低選擇。除100元檔次外,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個人年繳費額不得超過最高繳費檔次。
F.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標准和領取標准、
一、繳費標准:
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
二、領取標准:中央財政主要負責國務院統一確定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即每人每年660元;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即每人每年330元。這是目前的補助水平,今後國家將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
(6)桃源縣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標准擴展閱讀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背景和主要內容:
1986年,國家「七五」計劃提出「探索研究建立農村社會保險制度,並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試點,逐步實行」。1991年,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開始選擇部分縣市進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民政部於1992年1月正式下發了《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明確資金籌集堅持以個人繳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的原則。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有條件地方探索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從2003年起,一些地區開始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為籌資機制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黨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了區別原來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概念,並明確了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原則。
2009年,在總結各地探索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決定開展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並下發了《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2010年將試點范圍將擴大到23%的縣(市、區、旗),以後逐步擴大試點。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G. 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以成都為例,2019年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分五檔,分別:917.09 元/月、754.67元/月、592.25元/月 、429.83元/月 、267.42元/月。
年滿16周歲的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農村居民、城鎮居民(戶籍關系從外地遷入我縣滿3年60周歲以上且無養老保障的人員,外地遷入人員還須出具當地社保局未參保的證明)均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和領取標准如下:
(7)桃源縣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標准擴展閱讀: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說明:
1、城鎮人員每年繳費只能選擇一檔和二檔;農村人員繳費有五個檔次。
2、未滿60周歲的人員只能繳納當年的社保費,待年滿60周歲時,才能按當年的標准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每年繳費金額都在逐步遞增,但養老金也在遞增。
2、躉繳總額公式:一次性補繳金額=當年月躉繳額×(180個月—本人已繳月數)來確定。
此表養老金領取標准指一次性補繳180個月的人員,不含獨子證及軍齡增發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