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有區別嗎
1、個人養老保險以城鄉居民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人身保險。凡年齡在16周歲以上,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勞動的城鄉居民,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
2、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1)社會保險及城鎮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1、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
2、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3、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養老金領取計算:
1、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2、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3、基礎養老金=標准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
⑵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居民社會保險是一個概念嗎
我國沒有居民社會保險這樣的說法,只有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我國的社會保險體系主要包括:五險、新農保、新農合、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2014年2月24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將於2014年7月1日起實施。首次明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之間可以轉移銜接,但要在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進行。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在制度設計上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相結合,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這一原則與中央確定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總方針是一致的,同時根據城鎮居民的特點,強調了「有彈性」。其基本特點可進一步概括如下:
一是廣覆蓋、保基本、建機制。社會養老保險應與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與國家和城鄉居民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二是自願參、重激勵、有彈性。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政府主導和居民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引導城鎮居民普遍參保。制度規定堅持群眾自願參保,不搞強迫命令,而是重在運用財政補貼手段,通過激勵引導,吸引更多居民參保,擴大覆蓋面。繳費標准上設置多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制度上鼓勵多繳多得,權利與義務對應。
三是政府推、居民進、共擔責。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政府主導和居民自願相結合,個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在新制度初建階段,政府責任必須首先到位。
⑶ 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能同時交嗎
不可以。根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兩種保險現在已經合並實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可以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銜接手續。
根據《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參保人員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3)社會保險及城鎮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一、 參保人員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合並計算或折算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二、參保人員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三、 參保人員若在同一年度內同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其重復繳費時段(按月計算,下同)只計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重復繳費時段相應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退還本人。
四、參保人員不得同時領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對於同時領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終止並解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除政府補貼外的個人賬戶余額退還本人,已領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應予以退還;本人不予退還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或者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中抵扣。
五、 參保人員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時,按下列程序辦理:
1.由參保人員本人向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養老保險制度銜接的書面申請。
2.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理並審核參保人員書面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在15個工作日內,向參保人員原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出聯系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申請人作出說明。
3.參保人員原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接到聯系函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制度銜接的參保繳費信息傳遞和基金劃轉手續。
4.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參保人員原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移的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情況及時通知申請人。
參考資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
網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⑷ 社保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社保」,即「社會保險」的含義更廣,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內。
我國的社會保險體系大體分為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職工社保的參保人群是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以及靈活就業人員,險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居民社保的參保人群是不屬於職工社保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險種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中的養老保險即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望採納,祝生活愉快。
⑸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社會養老保險好還是商業養老保險好?有什麼區別?
其實,每年國家會根據居民生活水平情況對社保養老待遇進行相應的調整,印象中自2005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12次上漲退休金;而一般商業養老保險的收益是固定參數和演算法的,未來不會根據CPI的增長而去調整收益。因此小保的結論是社保養老保險有比商業養老保險更強的抵禦通脹的能力。
那麼是不是商業養老保險就不能買了呢?
這也未必,我們知道啊,人上了年紀,患病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從這個角度來看,購買一些商業健康險可能更符合「養老」的需求。
防癌險
我國50歲以上癌症發病人群佔全部發病人群的80%以上,購買一份防癌險十分必要,一旦爸媽確診癌症,可以降低醫療費用帶來的家庭財務負擔。
意外險
父母遭遇意外事故住院(尤其是意外骨折)的風險大大提升,發生理賠的幾率也較高。因此,對於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講,可以為父母補充一份意外險。
醫療險
一定要讓父母加入戶口所在地當地的醫保,如果是一些農村地區沒有這個社保醫保的話啊,也可能會有這種農村合作醫療之類的,有能力再補充一份商業醫療保險。
⑹ 城鎮社會保險和小城鎮社會保險有什麼區別
兩者沒有區別。小城鎮社會保險簡稱「鎮保」,是由政府設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基本制度。它不僅有基本保險部分,還有補充保險部分,是基本保險的社會統籌和補充保險的個人帳戶結合在一起的綜合性社會保險制度。
社會保險是由法律規定的專門機構負責實施、面向勞動者建立、通過向勞動者及其僱主籌措資金建立專項基金,以保證在勞動者失去勞動收入後獲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補償的制度。地方人民政府應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
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城鎮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6)社會保險及城鎮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城鎮社會保險繳費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