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拆遷范圍內一直沒有分田的是否可辦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農民養老保險只要在規定內年齡都可以辦理養老保險,與拆遷沒有認何關系,
Ⅱ 農村征地的養老保險怎麼買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單位購買的社保能同時擁有,但是只能享受一份保險待遇。
失地農民的產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民的農業土地轉化為非農業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國家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以保障農民的權益。
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
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國家對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有哪些規定
《憲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國土部多次下發類似通知。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國土資源部等部門至少下發了12次與征地管理相關的通知。
1、2013年5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嚴格管理防止違法違規征地的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征地管理,防止違法違規征地,杜絕暴力征地行為,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2、2011年5月13日,下發《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征地拆遷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3、2010年6月26日,下發《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4、2007年4月28日,下發《關於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
5、2006年6月21日,國土部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的通知》。
6、2006年6月14日,國土部發布《關於嚴明法紀堅決制止土地違法的緊急通知》。
7、2006年5月30日,國土部發布《關於當前進一步從嚴土地管理的緊急通知》。
8、2005年7月23日,國土部下發《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制定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工作的通知》。
9、2004年11月3日,國土部印發《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10、2002年7月12日,下發《國土資源部關於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的通知》。
11、2001年11月16日,下發《國土資源部關於切實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通知》。
12、2000年2月1日,下發《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關於轉變職能,發揮有關事業單位在征地工作中作用的意見》。
(3)農村拆遷征地農民養老擴展閱讀
國土部下發的《通知》要求,要嚴防因征地引發矛盾和沖突。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保護耕地的同時,要將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放在首要位置,不得強行實施征地,杜絕暴力征地。
國土部要求各地開展全面排查,堅決糾正違法違規征地行為。重點檢查征地程序是否嚴格規范、補償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安置是否落實、是否存在違法違規強制征地行為等。對征地程序不規范、補償不到位、安置不落實的,必須立即進行整改;對違法違規強行征地行為,要嚴肅查處。整改、查處不到位,不得繼續實施征地。
Ⅳ 土地徵收後怎樣保證農民生活,養老怎麼辦
耕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人員安置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費。其中土地補償費和人員安置費的總和,一般是前3年年均產值的10-30倍。
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專注於拆遷領域事務:業務范圍囊括城市、農村房屋拆遷訴訟、農村土地徵收維權訴訟、小產權房拆遷維權訴訟、違法建築拆除救濟訴訟、城中村改造維權訴訟、新農村建設拆遷維權訴訟、企業拆遷維權訴訟、涉拆刑事案件等。
註:由於每天電話咨詢量較多,來電如占線請多次撥打。
Ⅳ 農村正征地拆遷後對於農民的生活保障有沒有政策規定
在征地補償款之外應該為征地農轉非人員購買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另外地方執行上有差別,一般會為其購買2年的失業保險金!另外對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再就業,政府會提供更多的優惠。。。基本就這樣的了
Ⅵ 農村征地拆遷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哪個好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可以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的。雖然每個省市自治區有不同的規定,但是一般來說,處理辦法基本相同。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同時又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參加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可以按規定折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6年,大病醫療統籌折算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0年)。
2.參保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根據其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和折算繳費年限確定養老保障待遇:如果兩者相加滿15年的,可以按企業退休,享受職工基本養老金;
3.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有兩種處理方式:(1)選擇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2)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就是將實際繳納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折算到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辦理手續領取待遇。
4.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領取手續時,可以同時一次性補繳滿20年的醫保年限後,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對的嗎
對。 意思就是養老覆蓋
農業戶籍,年滿16周歲以上(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在戶籍所在地自願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Ⅷ 拆遷國家補助買養老保險為何要把農村戶口改為城鎮的改了以後村裡福利還有我的嗎
從政策層面上說是沒有了。
很多地區以前的被拆遷農民生活保障是通過村集體經營土地回獲答得分紅的方式來實現的,但是由於村集體並不能保證土地經營能永遠盈利,村民福利能永遠不降低。有的村就形成了虧損,從而不能保障被拆遷農民的生活。此外,就算村集體經營能保持盈利,但人口是增長的,人口增長大於盈利增長時,也就是要分紅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能分到的錢就會越來越少,最終還是不能保障被拆農民的生活來源。
因此,今年來的征地拆遷政策提出了將集體土地被拆遷農民轉為城鎮居民戶口。其本意是為了保障被拆遷農民的生活,通過改變戶口性質,納入城市居民社保體系,享受社保和醫保。
綜上所述,當村集體區位條件不好或經營不善時,選則轉戶享受社保是對農民比較有利的;但如果村集體區位條件或經營前景較好,比如在大學附近,在大型的商貿市場附近,那麼村集體的分紅可能更能符合農民利益。像這種情況,可以由村民集體提出申訴,對征地公告中的安置方案提出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