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年養老金再出好消息,...是真的嗎
好像2019年社保交費改為稅務局,退休人員是否漲工資,還得等到兩會才能知曉,我們就盼兩會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捷報頻傳!
② 今年養老金4個好消息到來關系每個退休人員的錢包,你知道嗎
退休後老人們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養老金,對於普通退休人員來說,這就是唯一的經濟支柱,隨著2021年到來,養老金的4個好消息也出現,老人們能夠偷著樂了:
第四,退休老人領取養老金的服務升級
之前有新聞曝出,一個9旬老人被兒子兒媳抱著在銀行機器上艱難做養老金認證,還有不少老人不會使用社保卡,想繼續使用存摺領錢的問題。對這種情況,人社部專門發布《通知》,將對這部分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和代辦服務,手把手教會他們怎麼做養老金認證,以及使用社保卡領錢的方式,對於一些學不會,或者本身更信任存摺領錢的老人,不實行「一刀切」,允許他們繼續使用存摺領錢,對很多腦力無法負擔智能化的高齡老人來說,真的是非常貼心了。
③ 2021年關於養老金的3個好消息,退休老人生活會更便利,你知道嗎
養老金是退休老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新年伊始,養老金也傳來很多好消息,這對退休老人是非常喜聞樂見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養老金的那些事。
第一,全面取消養老金集中認證
定期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能很好地避免他人冒領養老金,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養老基金賬戶充裕,以前,退休老人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去當地的社保機構完成生存認證才能繼續領取養老金,可是對於高齡老人或者一些腿腳不好的人來說非常不便利。
然而,這一改變對部分高齡退休老人來說可能很難適應,他們既不會操作,又覺著使用起來不夠安全,不像銀行存摺,余額一目瞭然。對此,人社部在《關於進一步優化人社公共服務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中提出,保留部分老人使用存摺領取養老金的方式,充分尊重老人的意願,保障其相關權益。
此外,國家還進一步優化了人社公共服務,比如為老年人業務辦理提供綠色通道,設置愛心專座,對於智能機器的使用提供指導服務,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等等,更加人性化,退休老人的生活也將更加便利。
④ 2021年,養老金將迎哪些調整
養老保險對我國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福利,特別是對保障上億退休老人的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退休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情,不用再努力工作,每月按時領取「養老金」,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可謂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2021年,養老金將迎哪些調整?
一、養老金有望繼續上漲
養老金還會繼續上調,也就是17連漲。有專家預測,上漲幅度可能會在3%到5%之間。我國養老退休人員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這對於國家來說,可能是很大的壓力,畢竟要完成3億人養老金的發放,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消息來看,我國養老基金結余還有4.5萬億,擁有著充足的養老保障基礎。但是由於各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不同,有些地區的養老基金結余充沛,而有些地區的養老基金則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因此,為了維系各個地區養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國家正在積極推動「養老金省級統籌」。
原來養老基金的「收支」,是縣級、市級統籌的,也就是由縣級部門或市級部門,統一對養老基金進行徵收和發放。全國養老基金的收支基本調整為了「省級統籌」。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緩解某些地區養老金「收支失衡」的狀況,維系養老保險體系的健康、平穩運營。從2021年開始,將實現養老金的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所謂省級養老保險統籌,通俗來說就是,全省的企業養老金保險基金實行統收統支,進行統一化管理,這樣一來可以保障各地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也有利於均衡各地負擔。
⑤ 養老金個稅等6大好消息來了 這類人受益最大
政府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民生支出,事關每一個人的生活。近期來自財政部的民生好消息,每個都會讓成千上萬人更有「獲得感」。趕快看看!
一、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420元。
2016年12月29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明確,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提高這一標准,從人均補助420元提高到450元,城鄉居民就醫將更有保障。
天津:2017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將由每年每人730元提高到800元。
河北:2017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
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財政補助標准
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提高到45元。今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從45元提高到50元。
三、合理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
雖然漲幅仍未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今年將繼續提高。2016年,全國首次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待遇同步調整,總體水平上漲了6.5%左右,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月人均水平超過105元。
四、科學合理確定城鄉低保標准
據民政部統計,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6053.4萬人,2016年城鄉低保平均標准分別同比增長10.8%、17.8%。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將繼續科學合理確定城鄉低保標准。北京、遼寧等地今年已經調整了城鄉低保標准。
北京:城鄉低保標准調整為家庭月人均900元,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准調整為家庭月人均1410元。調整後的社會救助相關標准於2017年1月起實施。
遼寧:計劃將城鄉低保標准平均提高6%左右。
五、個稅改革有望突破:中低收入群體稅負降低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明確,研究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研究制定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
「在營改增穩步推進的同時,個人所得稅改革將是今年稅制改革的最大看點。」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會計審計學家張連起也表示,今年個人所得稅改革有望獲得實質性進展,按照「增低、擴中、調高」的總原則,立法先行、漸進突破,逐步形成「綜合扣除+專項扣除」的稅制框架。
如果前幾年大家談個稅主要是從收入角度看,現在則更注重公平性,應該從家庭支出負擔角度考慮,因此「增加專項扣除項目」就成了近兩年討論個稅改革時的高頻熱詞。專項扣除的可能性、扣除項目的設計以及扣除額度的核算方式等,都成為個稅改革的焦點。
「在修訂個人所得稅法的基礎上,應研究決定專項扣除可能的方向。具體講,就是通過建立『基本扣除+專項扣除』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張連起說,比如在現行3500元和三險一金基礎上,去年已在31個城市試點商業健康保險扣除政策。
下一步,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可適當增加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比如,再教育支出、贍養撫養支出、首套房貸利息等支出,以此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稅負。
六、減稅降費:營改增減稅7000億元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明確,繼續落實並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擴大減稅效應,落實好其他已出台減稅降費政策,研究實施新的減稅措施。同時,進一步清理規范基金和收費,再取消、調整和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公開中央和各地收費目錄清單。
2016年,我國大規模減稅降費,特別是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新增試點行業全部實現總體稅負只減不增的預期目標,全年降低企業稅負將超過5000億元。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⑥ 好消息,養老金又要漲啦,快看看爸媽漲了多少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出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現與企業職工並軌。今年,企退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首次實現養老金同步調整。為了協調各地養老負擔,保障養老金足額發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也有望近期出台具體方案。
養老金
據人社部消息,今年調整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已全部到位,全國1億多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提高,部分地區還提高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
記者近日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仍有望上漲,但目前漲幅尚未確定,需要根據財政支付能力、物價水平等影響因素綜合計算。
為了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人社部明確今年養老金將啟動投資運行,首批2萬億養老金的30%將進入股市。近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公告,公布了21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這也意味著,養老金入市進入最後的倒計時。
⑦ 養老金傳來一個好消息,都與哪些人員有關
養老金傳來一個好消息,這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養老金是每一個人都關心的問題,因為這關繫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利益,就在前不久,人社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我們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社會保險方面出台了『免、減、緩、返、補』等一系列援企減負穩崗的政策措施,幫助市場主體克服暫時的困難,對穩企業、穩崗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社部的工作人員還表示,今年一共減免三項社會保險共減輕企業成本12045億元,其中養老保險成本10140億元,佔84.1%。從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實際運行情況看,總體是比較平穩的,甚至還要好於預期。 從基金收支來看,總收入2.1萬億元,總支出2.8萬億元,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
事實上,根據現在實行的這個政策,由於掛鉤調整時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所以,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當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從這里來看,高齡退休人員和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也將會享受更多的利益。
⑧ 重磅好消息 就在剛才 人社廳正式發布了 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養老金上漲
這是一個好消息,對於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我們非常擁護
⑨ 養老金、個稅等6大好消息來了 這類人受益最大是怎麼回事
一、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