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己繳納社保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保可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如果您是職工,那麼,單位內必須為您辦容理社保,社保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因此,只交醫保不交社保也是不行的。
如果您不是在單位上班的職工,那麼可以以個人身份繳納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個人只能參保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這兩種,其他三種保險基本不能辦理!
B. 我是靈活就業人員,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保可以嗎
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首次參加社保,可以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選擇是否繳納醫保。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
(2)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保行嗎擴展閱讀:
靈活就業人員具體形式包括在各級檔案寄存機構寄存檔案的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失業人員、辭職人員、自謀職業人員,檔案寄存期間經勞動人事部門批准退休人員,已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的未就業人員,從事個體勞動的人員,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
如在社區內從事家政服務、自行車修理、修鞋、配鑰匙、再生資源回收、服裝織補、早點、學生小飯桌等其他社區服務性工作的人員。
獨立於單位之外的就業形式,包括:自雇型就業,有個體經營和合夥經營兩種類型;自主就業,如自由職業者,律師、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務工作者等;臨時就業,如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靈活就業人員
C. 我是靈活就業人員,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療保險行嗎
不可以,以杭州市為例。
《杭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六條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情況。
對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及政府補貼比例等作出適時調整,經省人民政府核准後實施。
(3)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保行嗎擴展閱讀:
《杭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相關法條:
第十三條 靈活就業人員以上年本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以上年本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繳納。協繳人員按市人民政府關於部分下崗職工協議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的有關規定執行。
負責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的編制以及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財務和內部審計工作,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及時向上級部門提供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警報告。
第十四條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徵收,並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
D. 能否不交醫保,只交養老保險金
可以只交醫療保險,不交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專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屬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E. 自由職業者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療保險可以嗎
可以。
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首次參加社保,可以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選擇是否繳納醫保。
養老保險計算累計繳費年限,即:如果中斷繳納養老保險費,以前的繳費年限,將為繳納人保留,待以後續繳時,將前後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如果養老保險中斷繳費,不進行續繳,繳納人退休待遇的高低將會受到影響。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6%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5)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保行嗎擴展閱讀:
個人領取養老金的權利與繳費義務聯系在一起,即個人繳費是領取養老金的前提,養老金水平與個人收入掛鉤,基本養老金按退休前雇員歷年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和不同檔次的替代率來計算,並定期自動調整。
除基本養老金外,國家還通過稅收、利息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實行補充養老保險,基本上也實行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F. 只交養老保險,不交城鎮職工醫保行嗎
職工社保是國家規定的五險或者兩險。不能由職工個人選擇險種。
按照《勞動法》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繳費單位必須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因此只要未與單位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繳費單位都應依法按時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
為了大幅提高城鎮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新政策第一項就提出了,增加居民醫保大病保險補償病種,在原有40個病種基礎上,新增加20個,使居民大病保險病種數量達到60個。醫葯費用10萬以上報銷80%
報銷額度上不封頂
新政策中提出,城鎮參保居民大額醫葯費用報銷不封頂。對參保居民住院個人負擔部分超過8000元以上部分再給予分段補償:8000元以上0-1萬元(含1萬元)以下報銷50%;1-5萬元(含5萬元)區間每增加1萬元,報銷比例提高1%;5-10萬元(含10萬元)報銷65%;10萬元以上報銷80%,報銷額度不封頂。
擴大低自付病種范圍
由11個增加到21個。同時,擴大了低自付病種治療范圍。2014年起,將血友病、腎移植、結核性腦膜炎等10種大病,納入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低自付治療范圍,使低自付病種達到21個,讓更多大病患者享受到「免費」治療。
職工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提高為12萬元
新政策中的第二項提出「進一步降低醫葯費個人負擔」提高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9萬元提高為12萬元。將居民醫保住院(或門診大病)使用乙類葯品和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個人先行自付比例由15%下調為10%。
G. 可以只交醫療保險,不交社保嗎
可以只交醫療保險,不交社保的。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都可以單獨參保,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到社保局、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均可辦理。也就是說可以只單獨交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的作用:
一、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
醫療保險是社會進步、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反過來,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會進一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一方面醫療保險解除了勞動者的後顧之憂,使其安心工作,從而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勞動者的身心健康,保證了勞動力正常再生產。
二、調節收入差別,體現社會公平性。
醫療保險通過徵收醫療保險費和償付醫療保險服務費用來調節收入差別,是政府一種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三、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
醫療保險對患病的勞動者給予經濟上的幫助,有助於消除因疾病帶來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是調整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重要社會機制。
四、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手段。
醫療保險和社會互助共濟的社會制度,通過在參保人之間分攤疾病費用風險,體現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型社會關系,有利於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
五、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保證。
H. 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保行嗎
可以只交醫療保險,不交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回力、暫時失去勞動崗答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