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冒領養老金的法律問題!!
全額退賠, 懇請單位原諒, 別告到法院, 否則會以詐騙罪論處。
根據《最高版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權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12月16日)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 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您冒領7點8萬元屬於「數額巨大」,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Ⅱ 冒領的養老金社保已經追回,還會追究刑事責任嗎
對於冒領養老金的行為,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的,不屬於違法犯罪,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Ⅲ 養老金補貼被冒領了六七年了怎麼辦
養老金補貼被冒領是屬於違法行為,可以向社保局舉報,同時也可以報警。
Ⅳ 哪些行為屬於冒領養老金 冒領養老金怎麼處罰相關規定
以下七種列舉出的行為都屬於冒領養老金:
(一)退休人員死亡後,其直系親屬不按規定內期限報備,冒領養容老金;
(二)遺屬人員死亡後,其直系親屬不按規定期限報備,冒領遺屬撫恤金;
(三)冒用他人檔案材料或偽造人事檔案材料參保退休騙取養老金;
(四)退休人員被判刑、失蹤,直系親屬不按規定期限報備,冒領養老金;
(五)偽造死亡證明、虛構死亡時間,騙取養老金及喪葬費;
(六)虛構勞動關系,偽造參保資料辦理參保補費手續騙取養老金;
(七)其他通過欺詐、偽造證明材料騙取養老金的行為。
養老金冒領即社會保險欺詐行為,它破壞國家養老保險的公平公正性和互助性,導致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加劇。
根據《社會保險法》之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Ⅳ 冒領養老金由誰追繳
由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來負責追繳: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內以欺詐、偽容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Ⅵ 冒領養老金追回司法程序是怎麼的
如果情況屬實,冒領他人養老金行為是侵財犯罪,是公安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可以向公安部門舉報,並提供一定的證據。
Ⅶ 冒領養老金的普通老百姓,出事後已經主動退款,能從輕處理嗎算詐騙嗎會判刑嗎
能從輕處理,不過算詐騙,金額大的話會判刑。
Ⅷ 冒領養老金,己主動退還。還要追責嗎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責令冒領者退還冒領養老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處罰;對拒不退還冒領金額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追責還要看情節輕重吧。
Ⅸ 冒領養老金一年前就已經退款,如今,檢察院又以詐騙罪起訴,法院能判緩刑嗎
是否能被判緩刑,要看是否符合緩刑的條件。
《刑法》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三條【考驗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第七十四條【累犯不適用緩刑】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