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有哪幾種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只有一種,各地都是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專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屬導意見》國發〔2011〕18號這個文件來制定地方政策的,但是,繳費檔次設置、政府補貼標准、基礎養老金標准各地不完全一樣。有些地方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跟新農保合並實施,稱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特點是:非強制性,由個人自由選擇是否繳納、自由選擇繳費檔次。退休待遇不一定在55-300之內,比如上海,最低為400元。
至於在單位工作,單位和個人依法必須繳納社保,很多地方社保是五險合一的,包括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是強制性的,各地的繳費標准也有所不同。至於養老金待遇,不一定在500-3000之內,比如上海,最低在1200左右,高的我知道的有3600多。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各地規定也不完全一樣。不少地方規定,要同時交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水平各地差異也很大,比如上海,目前每月最少1144元。
因此,具體情況你得咨詢當地的社保部門為准。
2.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居民社會保險是一個概念嗎
我國沒有居民社會保險這樣的說法,只有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我國的社會保險體系主要包括:五險、新農保、新農合、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2014年2月24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將於2014年7月1日起實施。首次明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之間可以轉移銜接,但要在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進行。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在制度設計上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相結合,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這一原則與中央確定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總方針是一致的,同時根據城鎮居民的特點,強調了「有彈性」。其基本特點可進一步概括如下:
一是廣覆蓋、保基本、建機制。社會養老保險應與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與國家和城鄉居民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二是自願參、重激勵、有彈性。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政府主導和居民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引導城鎮居民普遍參保。制度規定堅持群眾自願參保,不搞強迫命令,而是重在運用財政補貼手段,通過激勵引導,吸引更多居民參保,擴大覆蓋面。繳費標准上設置多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制度上鼓勵多繳多得,權利與義務對應。
三是政府推、居民進、共擔責。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政府主導和居民自願相結合,個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在新制度初建階段,政府責任必須首先到位。
3. 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區別
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社會養老保險都是一樣的,只要累計繳納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與戶口性質無關。
農村的醫療保險叫做新農合。城鎮的醫療保險叫做城鎮醫療保險,兩者的報銷比例不同。
一、新農合:
門診報銷比例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1]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住院報銷比例
(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
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二、城鎮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准和報銷比例按照參保人員的類別確定不同的標准。
1.是學生、兒童。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2.是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3.是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4. 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要先買養老保險嗎
完全兩回事
城鎮居民醫保純粹是買一年享受一年的醫療待遇
自己交養老保險不能單獨交 也是和醫療一起交的
叫 自由職業保險
交了也能享受醫療的 和上海在職職工待遇一樣
是為了保證將來能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及醫療保障的
跟地方主義也沒關系
社區服務中心可以受理這些手續
5. 中國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醫療和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險目前還達不到歐美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險機構水平,歐美國家看病可以說是完全由政府掏錢。雖然我們國家現在也有出台很多的醫療機構但總體還沒有有歐美發達國家的醫療機構建全(個人意見)。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跟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區別就在於醫葯費的報銷比例不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在門診住院都能報銷一定的醫葯費比例,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只能住院才能報銷醫葯費(醫院分為一、二、三級醫院如果在一級醫院住院報銷醫葯費用應在65%、二級醫院60%、三級醫院55%)再一個就是兩種醫療保險所要繳納的參保費也有所不同。城鎮跟農村都有居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農村養老保險跟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兩者都是社保的一部分。
只是城鎮養老保險適合城鎮戶口參保,農村養老保險只能農村戶口參保,其繳納基數是不一樣的,農村基數遠遠低於城鎮所繳納基數,所以其享受待遇也要低於城鎮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