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員工退休領取社保跟領取養老金是一個概念嗎到法定退休年齡是單位去社保局辦理還是員工本人自己去
企業員工退休領取社保跟領取養老金是一個概念,因為養老金包含在社內會保險范圍之內。職工到法容定退休年齡後與原企業沒有任何關系了,其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支付的,所以需要員工本人自己去社保局辦理。
❷ 為什麼退休後,有人領的叫退休金,而有人領的叫養老金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因為退休前的身份不同,所以退休以後,有人領退休金有人領養老金。退休金與養老金,都屬於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在養老金並軌前二者的計算方式不同,有區別在養老金並軌以後,二者的計算方式一致,沒有區別。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相對來說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比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平均高出1000元左右比靈活就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高出2000元左右比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平均高出30倍左右
❸ 企業員工退休領取社保跟領取養老金是一個概念嗎到法定退休年齡是單位去社保局辦理還是員工本人自己去
恩,一個意思,2種叫法。
如果員工還是單位職工的話,一般是由單位統一辦理退內休。如果已經解容除關系,則個人去辦理,不過單位和個人誰去辦理沒有區別的。
員工不去社保局確認領取資格,社會保險直接就停發了,不需要企業通知啊。
職工退休後與原企業沒有任何關系了,其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支付的。
❹ 退休金就是養老金嗎,二者的領取方式一樣嗎
退休金不等於養老金,兩者之間的區別如下:
一、兩者的概念不一樣:
退休金(也即退休工資)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兩者的繳費方式不一樣:
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准則。
三、兩者的資金渠道不一樣:
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
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四、兩者的領取方式不一樣:
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計算方式是: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納的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納的那部分的累積。
❺ 企業員工退休領取社保跟領取養老金是一個概念嗎
恩,一個意思,2種叫法。
如果員工還是單位職工的話,一般是由單位版統一辦理退休。如權果已經解除關系,則個人去辦理,不過單位和個人誰去辦理沒有區別的。
員工不去社保局確認領取資格,社會保險直接就停發了,不需要企業通知啊。
職工退休後與原企業沒有任何關系了,其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支付的。
❻ 退休金和養老金都是在退休後領取,那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都是在退休之後才可以領取,但是退休金和養老金的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兩者發放金額的閑置,繳費主體還有資金渠道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贅疣繳納了社保的養老保險的人才能領取養老
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基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按照支付方式,退休金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通常只有符合以下3個條件才能領取養老金:①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② 已參加養老保險並繳納保險費;③ 繳費(含視同繳費)至少滿15年。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年齡、當地社會平均工資都會影響到養老金的數額。
通常來說累計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年齡越大,繳費當地的經濟越發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越高,依次計發的養老金數額就越多。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養老金和退休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兩者雖然都是在退休之後發放,確實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
❼ 退休金和養老保險金有什麼區別是否是一個概念
退休金和養老保險金不是一個概念,養老保險金和退休金的區別:
1.出資主體的不同,退休金是由個體或者單位體支付給你的,而養老保險金則是國家支付給你的。
2.兩者是不同時代的產物,退休金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名詞,現在已經沒有退休金這種說法了。1978年之前,我國都是全民所有制企業或者國家機關,沒有現在各式各樣的用工主體。以前的時候,工人幹部,都是需要國家供養終身的,也就是用工主體承擔退休後的養老責任。
2014年10月,我們國家實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開始交納養老保險,退休金發放給的主要就是以前離休的老工人,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事業單位老人。
養老保險金是指職工因在一個企業工作到一定年限,不願繼續任職或因年老體衰、工殘事故導致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企業為保證其老有所養而付給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其來源是由職工所在企業以及職工在職時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納的,並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與專門機構管理。
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先後經歷初步建立(1950—1966)、「文革」中的破壞以及「文革」後的恢復(1966—1986)、改革與完善(1986 年至今)三個階段。
初步建立階段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具有以下特點:
(1)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2)完全現收現付制的模式;
(3)企業繳費,職工個人不繳費;
(4)企業間實行全國統籌的保險費率;
(5)政策制定、監督和執行分別由不同的部門承擔。勞動部負責政策的制定和監督,工會系統負責具體的保險經辦,二者相互監督相互制衡。
機關、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特點是:
(1)養老保險金固定。一般以退休前最後一個月的工資為基數按一定比例計發;
(2)保障水平高。無論是名義替代率還是實際替代率都高於企業;
(3)個人不承擔繳費義務完全由財政負擔。
❽ 是交了社保退休後才能領退休金嗎
只要社保繳費滿15年,那麼在退休後就一定可以領取養老金。因為,按照國家版規定,領取養老金的最低年限權要求就是15年。但也因此,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反正只要繳滿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那之後是不是就不用再續繳了,省的多交的錢領不了浪費。但實際上,事情可沒有這么簡單!首先,我們得知道: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是由退休年齡、參保地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累計年限、養老金基數、個人養老金賬戶等多個因素決定的。所以交社保年限越多,工作時間越長,退休後的養老金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