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人員轉為公務員後原來的養老金怎麼算,原來在企業的工齡退休時都計算在內嗎
公務員來退休金計算方自 法:
1.公務員退 休收入計算公式如下: 公務員退休收入=(退休前工 資+崗位津貼)×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補貼。其中X%的規定是: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年限滿30-35年的,按85%計發年限滿20-30年的,按80%計發年限滿10-20年的,按70%計發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發 其中,退休前工資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和職務工資、級別工資。
2.前兩者只是退休前工資的小部分,通常公務員退休前工資主要支持部分還是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所以,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是全額計發,而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則需要按工作年限進行一定比例換算後計發,也就是X%.
3.相對企業員工工資存在的較大波動性,公務員工資不存在波動性。對此,企業則按其職業生涯中的繳費工資水平來衡量和計算,而不僅僅按其退休時的工資水平計算,而公務員養老待遇主要按其退休時工資水平來核定。
Ⅱ 職工養老保險可以轉為公務員養老保險嗎
您好,歡迎關注華圖教育!
暫時不行哦,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還沒有實行。
但是到新的單位後,可以做工齡認證的,可以拿養老保險繳納記錄,認定為已繳納年限,不影響您日後退休拿工資。能不能合並,還要看以後的政策。
Ⅲ 企業職工轉入公務員後,個人所交%8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應該不允許你拿回來,你拿回來保險基數就少了
Ⅳ 從企業轉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養老保險關系如何接續
根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職業年金轉移接續經辦規程(暫行)》第三條規定: 縣級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職業年金的轉移接續業務經辦。具體辦理流程如下:
(一)出具參保繳費憑證。
參保人員轉移接續前,參保單位或參保人員到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以下簡稱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開具《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對相關信息後,出具《參保繳費憑證》,並告知轉移接續條件。
(二)轉移接續申請。
參保人員新就業單位或本人向新參保地(以下簡稱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轉移接續申請並出示《參保繳費憑證》,填寫《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如參保人員在離開轉出地時未開具《參保繳費憑證》,由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聯系補辦。
(三)發聯系函。
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應在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生成《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附件3,以下簡稱《基本養老保險聯系函》),並向參保人員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出。
(四)轉出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和基金。
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收到《基本養老保險聯系函》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以下手續:
1、核對有關信息並生成《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機關事業單位之間轉移接續的,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將繳費工資基數、相應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記錄在《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附表》;
2、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劃轉手續。其中:個人繳費部分按記入本人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單位繳費部分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當發生兩次及以上轉移的,原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入的單位繳費部分和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
3、將《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和《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附表》傳送給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4、終止參保人員在本地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五)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入。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和轉移基金,在信息、資金匹配一致後15個工作日內辦結以下接續手續:
1、核對《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及轉移基金額;
2.將轉移基金額按規定分別記入統籌基金和參保人員個人賬戶;
3、根據《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及參保單位或參保人員提供的材料,補充完善相關信息;機關事業單位之間轉移接續的,根據《基本養老保險信息表附表》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核實參保人員的實際繳費指數。
4、將辦結情況告知新參保單位或參保人員。
(4)企業養老保險轉公務員擴展閱讀:
參保人員從企業流動到機關事業單位的,其轉移基金按以下辦法計算: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
1998年1月1日之前個人繳費累計本息和1998年1月1日之後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
個人賬戶儲存額與按規定計算的資金轉移額不一致的,1998年1月1日之前的,轉入地和轉出地均保留原個人賬戶記錄;
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個人賬戶記賬比例高於11%的部分不計算為轉移基金,個人賬戶記錄不予調整,低於11%的,轉出地按11%計算轉移資金並相應調整個人賬戶記錄;
2006年1月1日之後的個人賬戶記賬比例高於8%的部分不轉移,個人賬戶不予調整,低於8%的,轉出地按8%計算轉移資金,並相應調整個人賬戶記錄。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
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參考資料:
人社部--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職業年金轉移接續
人社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系處理
Ⅳ 企業職工調轉成為公務員後,退休後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供參考:財政全額拔款的行政事業單位是無需交納養老保險費的,你在企業內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在你轉入容行政事業單位後封存,待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時退還個人帳戶內金額及利息。,醫療保險如中斷3個月即脫保,需在新單位參保。
Ⅵ 考上公務員後養老保險怎麼轉
考上公務員後可以憑公務員錄取通知書到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封存手續。
社會養老保險的轉移流程: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6)企業養老保險轉公務員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保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轉移
Ⅶ 企業工作十年,轉公務員,原先社保怎麼辦
一個人不可能抄領兩份退休金。
1、在企業交的養老保險是基本養老保險,屬於國家基本社會保障,是社會統籌,我國的情況是在職的養著退休的,年輕的養著年老的,你自己繳納的那些錢,能夠你領幾年的?
2、領退休金的前提是申辦退休,退休是要用檔案的,用一本檔案,又怎能批兩次退休?你考上公務員,檔案就要轉走,你不可能像失業人員那樣去續保了!
3、國家社會保障系統越來越完善,信息也原來越公開,就算現在可以造一本檔案出來辦失業、續保,將來一個身份證號碼也不可能領取兩份退休金!
4、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有一個文件,勞社部發(2001)13號「關於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系處理意見的通知」,對由企業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明確說明原已建立的個人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退休時,其個人賬戶存儲額每月按1/120計發,並相應扣減機關事業單位辦法計發的養老金。
Ⅷ 公務員轉入企業,養老保險如何轉換
公務員轉入抄企業並按規定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根據本人在機關工作的年限給予一次性補貼,由其原所在單位通過當地社會保險機構轉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安排。補貼的標准為:本人離開機關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資*在機關工作年限*0.3%*120個月。
Ⅸ 個人養老保險怎麼轉成公務員的保險
看別人的回答!
考入公務員後,原來單位養老保險帳戶暫時封閉運行,也就專是說參保人中止繳費了,屬但個人帳戶繼續按年計算利息,個人帳戶金額目前還不能退還本人。你不要郁悶,這筆錢永遠是你自己的
http://..com/question/2677393.html?si=5
http://..com/question/15946397.html?si=4
Ⅹ 企業養老保險轉公務員養老保險,怎麼算
這個必須要找你現在的單位幫你轉的,不然那錢就只能是給你原來所在地做貢獻了,錢是肯定取不出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