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現一個怪現象有兒子的家庭兒子沒出息也不敢得罪指望以後養老真的嗎
有沒有發現一個怪現象,兒子再沒有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後養老,真的嗎?
這個問題我覺得在我們老家確實是真的。
其實說靠兒子養老這個事,現在好多父母也都明白,也不指望老了吃喝靠兒子,而且不但不靠兒子,好多給兒子成了家,還得負責看孫子養孫子,哪怕兒子媳婦不孝順,一般也不會和他們計較,照樣像老黃牛一樣,為兒子打工效力無怨言。
雖然現在已經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了,但是有的父母還是想生兒子,而且不敢得罪兒子,可能也是受傳統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影響的吧。
希望以後這種舊的傳統思想能徹底改變,女兒和兒子一樣可以為父母養老。
Ⅱ 爸媽為什麼指望大兒子給養老
因為大兒子是父母養的第一個兒子,是大兒子帶來他們第一次做父母的樂趣
Ⅲ 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再沒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養老,是真的嗎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對於這個現象: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再沒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後養老。它是真實存在的。先看我身邊真實的三個案例:
......
「我生了5個保命的,我還要生一個保姓的」網路上一近40歲的女人公開表明自己要拼第六個兒子。有這種男孩情節的,終究躲不過陳舊思想的遺留。再來深入分析一些父母的育兒觀,養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養老?多半的父母是出於私心的,總是把養育孩子的出發點放在自己的立場。在我看來,生育孩子更重要的是陪伴,人生短暫,有孩子的陪伴不至於孤單。做父母雖然沒有上崗證,但是道德賦予了父母的責任感。生育孩子和性別無關。希望每個父母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去教養孩子,既來之,則養之,人生足矣,共勉。
Ⅳ 為什麼指望孩子養老的人越來越少
為什麼指望孩子養老的人越來越少,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的我們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養的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甚至還在啃老,所以你覺得我們還敢把養老的擔子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嗎?
因為我們自己都是指望不上的孩子,怎麼可能期待自己的孩子會成為能夠依靠的人,這年代很多人說什麼養孩子不是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的,其實他肯定也曾想過讓孩子給自己養老,但是他自己都沒有做到,所以他才會說不指望自己的孩子。
Ⅳ 婆婆是農村的才五十多歲就什麼也不幹想靠兒子養老,可兒子現在正是工作家庭最難的時候,自己生活都困難
農村的婆婆沒什麼經濟來源,依靠兒子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不過建議你和你老公的家庭財務不能全合在一起,你們每人都要有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的金錢,老公適當貼補婆婆你就別那麼認真。總之前提不能影響你們小家庭的生活。
Ⅵ 為什麼中國家長指望著兒子養老,還把兒子寵成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這兒子真能伺候好老人,怎麼想的
因為就是覺得是兒子,是自己傳宗接代的人,是自己血脈的延續。養兒防老其實並不重要,所以就寵著。
Ⅶ 如何看待指望子女養老
如何看待指望子女養老?平時子女對你養老問題有沒有關心我有沒有內和火鍋有沒有愛過容,所以說你就能看出子女能不能養老的事情在這個事情上,現在這個年代兒女們都想去養老盈餘他們的生活,因為他們的工作,所以說有時還不能陪伴在你的身邊對這件事情,你要去想開,你要去看到兒女們工作很忙所以說而你們如果要是有一天休息的話,馮建宇姐要陪著老人。
Ⅷ 在農村以後沒有兒子會怎麼樣
在農村,為什麼那麼多家庭拚命也要生個男孩?無非就是想晚年有個落腳處,活得不那麼凄涼罷了。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又是農村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如果在農村以後沒有兒子會怎麼樣?現如今,其實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反而可能會更輕松。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老人,有兒子又怎樣?全是閨女又怎樣?他們始終怕的要死,一樣害怕被忽視,害怕孤獨,害怕老無所依。不是只有兒子就幸福,也不是只有閨女就幸福,兒女雙全又孝順的家庭,才讓人羨慕。城市社會保障健全,所以他們對養老的問題不太擔心。而農村不一樣,樣樣都要落後於城市,只能指望兒子養老。如今農村養老是個問題,即使生了兒子,也未必活得幸福,可要生個女兒,也未必將來一定有出息孝順。
Ⅸ 當今這個社會,能不能指望兒子養老
與其想著養兒防老,還不如想想如何多攢錢防老,以防萬一更靠譜。因為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
Ⅹ 指望兒子養老嗎
為什麼要指望兒子???說的廣一點,為什麼要指望別人?? 兒子以後有他的生活有他的兒女,瑣事很多。工作、生活、婚姻等等。。。 所以我們要靠自己,生孩子,並不是為了防老啊! 如果自己教育方式得當,不用你指望,他自己會來養你,待你好。一個人的人格、性格,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是後塑。我們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們完整的、健全的人格!所謂完整的健全的人格:客觀的自我認識和積極的自我態度。客觀的社會知覺和建立適宜的人際關系的能力,生活的熱情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應該熱愛生活,有投身於工作事業和家庭的熱情,個性結構具有協調性。 在我們的身邊有幾個是健全人格的呢?呵呵。 別去指望了,只要好好培養,他心中自會有一份養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