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2010年養老金空賬

2010年養老金空賬

發布時間:2021-03-02 02:49:57

Ⅰ 單位的社會養老保險從哪年開始的

1997年。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中國著手對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於1997年正式確立了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徵的混合型養老保險模式,該模式中社會統籌部分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0%,由企業繳費形成,個人賬戶部分為個人繳費工資的11%,其中企業負擔3%,個人負擔8%。

在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規定「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1)2010年養老金空賬擴展閱讀

基本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Ⅱ 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1997年。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中國著手對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於1997年正式確立了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徵的混合型養老保險模式,該模式中社會統籌部分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0%,由企業繳費形成,個人賬戶部分為個人繳費工資的11%,其中企業負擔3%,個人負擔8%。

在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規定「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2)2010年養老金空賬擴展閱讀

基本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Ⅲ 養老金空賬問題

所謂空帳,主是每個繳納保險的職工帳戶中沒有現金存款額,而只是有存款的數,這部錢一般用來支付上一代退休職工的工資、福利,例如山東現在個人對帳單就出現做實部分和非做實部分,所謂做實部分就是繳納保險職工帳戶中實際存在的現金金額,非做實部分就是數據帳,也就記帳是這樣,其實也並不影響職工保險記帳。

Ⅳ 社保養老金空賬運行

社會保險本身就是來一項產品,源社會保險是國家的一項社會保障,是一項事業。是否空賬運行是由國傢具體決定的,與個人沒有任何關系。就象銀行,是否負債運行,並不影響個人存款貸款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重慶市企業退休職工201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以下是重慶社保局調整方案。

企業和個人參保退休人員

「本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範圍是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含退職)審批手續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及個人參保人員(不含2009年12月31日及以前死亡的人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此次上調將使用普遍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的辦法實施,全市共有119萬人受惠。

同時,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兩航起義退休人員、原南僑機工服務團退休人員不執行此次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普調辦法:退休時間累加繳費年限

此次普調包含兩方面內容,即:與退休時間掛鉤和與退休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掛鉤。與退休時間掛鉤是指按照退休時間的不同劃分為四個時間段分別調整,最高上調150元,最低上調80元(詳見普調明細圖);與繳費年限掛鉤是指退休人員退休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

市人社局稱,經過先後6次調整後,我市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有望達到每月1400元。

傾斜調整:四類人群再增50~80元

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高級政工師、高級技師等四類人群,

此次將執行傾斜調整。

一類

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高級政工師、高級技師

每人每月再增加80元

二類

1953年12月31日及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員

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三類

原工商業者

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四類

國務院批準的11個我市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

(黔江區、武隆縣、巫山縣、雲陽縣、城口縣、巫溪縣、奉節縣、石柱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

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第一類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80元,後三類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因這四類條件可累加,最高每月可再增加230元。

注意:同時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資格、高級政工師、高級技師這三種資格中的兩種及以上的,不能重復享受傾斜調整。

城鎮超齡人員及征地農轉非人員上調80元

我市對符合渝府發[2008]25、26號文件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月養老待遇應從2009年12月及其以前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城鎮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及征地農轉非人員,將適當提高其養老待遇標准。

調整辦法:從今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養老待遇80元,全市受惠人群約達51萬人。

Ⅵ 養老金空賬8000億的出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發表近11000字的《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本公在發布會上指出,目前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1600萬人,純老年人家庭佔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已經將近40%。

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黃金機遇期只到2032年,
錯過這個時期,就會後悔莫及。

白皮書介紹,二十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上海老齡化水平現居全國首位,達到18.48%。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

當前,中國老年人口正以年均約3%的速度增長,到2051年,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屆時,老齡化水平可達31%,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占老年總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30%。

養老金空賬達8000億

全國老齡委發布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05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75億人,其中4367萬離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達4040億元人民幣。

研究報告說,我國的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眼下,很多沒有達到退休年齡,只有40多歲、50多歲的職工都早早退休。這一因素與老齡化一起,使養老賬戶資金嚴重虧空。統計數據顯示,至2005年底,我國養老金「空賬」已經達到8000億元。

養老服務成最大挑戰

李本公說,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養老保障負擔日益沉重。2003年,在職的職工和退休職工比例是3:1;第二,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壓力越來越大。據測算,老年人消費的醫療衛生資源是一般人的3到5倍;第三,為老年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增加。目前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1600萬人,純老年人家庭佔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已經將近40%,再加上其他老年人當中的病殘人員,需要照料的數量是非常大的,而現在社會服務的發展相對滯後。

「治老」黃金期:2032年

李本公介紹,我國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時候是2051年,老年人口屆時將達到峰值4.37億。但我們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形勢,黃金機遇期只到2032年,錯過這個時期,就會後悔莫及。

按照規定,社會總撫養比低於50,這個國家就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而我國人口撫養比一直非常重,以少兒撫養比為主。從1990年我們總撫養比降到50以下,現在逐步下降,最低的時候要降到38點多,然後逐步回升,到2033年又高於50,高於50以後就再也不會下降。根據預測,到本世紀下半葉,我們社會總撫養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

Ⅶ 養老金巨額空帳:我們的晚年如何安放

2010年,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中國和拉美養老金制度國際研討會上透露,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大約為1.3萬億元人民幣。而所謂「空帳」,是指盡管你的賬戶里名義上有錢,但實際上卻只是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數字。有學者表示,這1.3萬億元還只是保守估計,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在2004年更是已給出過2.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 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關於中國未來養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按照目前的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間,中國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無論這一數字究竟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金空帳會越來越大。 中國從80年代開始對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制度進行改革,1997年國務院正式發出了確定了全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制度從過去現收現付的企業養老制,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轉變。社會統籌部分用於現有退休人員養老金資金來源,個人賬戶部分則為眼下投保的在職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作資金積累。這種制度設計的本意,具有過渡期的特徵,其本意乃是寄望於兩種制度的優勢互補,但事實上累積著雙重風險。一方面,那些在養老保險制度確立前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由後來繳費者負擔,於是就有了這筆「歷史債」需要填補,造成個人賬戶的資金被挪用,形成空帳。另一方面,除了社保基金被挪用,通貨膨脹導致的貶值則是隱性風險。以通貨膨脹率為3%計算,當前社保基金縮水的程度就已超過300億元。 中國早在10年前就已邁進老齡化社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人口為1.1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8.87%;而0-14歲人口與10年前相比比重則下降了6.29個百分點。未來數十年,中國老齡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劇,預計204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3.12億。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養老金赤字將愈加突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可謂「未富先老」。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學者高培勇和汪德華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現有社保制度框架下,要確保2020年中國每個退休者都能領取養老金,以替代率(即領取養老金占該年社會平均工資比重)52.4%計算,上述兩大養老金計劃的支付缺口會持續增加。最早在2015年,中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就會出現支付缺口。兩位學者預計,如果現在不能未雨綢繆,及時調整政策,到2050年,養老金缺口累積將達到該年GDP的95%。 這樣巨大的資金缺口,必將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需要轉嫁給當代企業或進行代際轉移。巨大的空帳需要填補,只有以下幾個解決辦法。一是增加年輕人數量,但以目前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政策來看,這個方法基本不可能實現。二是一部分國企願意紅利上繳,以填補空帳,但自削利潤似乎不會是中國企業所為。第三就是大量印發鈔票,從賬面上填補空帳,但這會造成通貨膨脹,對增進民眾福利基本沒用。 中國的社會保險體系欠了太多的帳,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有太多的人民老無所依。社保基金空帳運轉的問題終有一天會顯現出來,中國養老金缺口規模之巨大,很可能讓如今青壯年一代的晚年無處安放。我們清償歷史欠債,我們為未來奮斗,但我們的未來又由誰來保障?

Ⅷ 2010年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具體標準是多少

一般地區不同,那麼標准也是不一樣的。

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北京市養老金的調整,將繼續向退休時間早、年齡較大、養老金水平偏低的人員傾斜。與去年相比,此次養老金增加幅度為10.92%。此外,最低養老金的底線將提高100元,達到1000元。

其《通知》內容摘要如下: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
企業退休人員、退職人員、佔地農轉工人員、原臨時工養老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由兩部分組成:
(一)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15元;繳費年限滿10年以上的,在每人每月增加15元的基礎上,按其滿10年以上的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按滿年計算)增加1.5元。
(二)按退休時間調整基本養老金。1990年4月30日以前退休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90年5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
(三)上述退休人員中:
1、1953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0年4月30日以前退休的人員,在按上述(一)、(二)款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2、1990年4月30日以前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在按上述(一)、(二)款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其調整額度不足80元的按80元調整。
3、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上述(一)、(二)款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按上述(一)、(二)款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4、退休人員按本通知調整基本養老金身份有交叉時不重復計算,待遇水平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調整。

Ⅸ 2010年養老金新政策

目前的新政策規定: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版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權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Ⅹ 上海2010年以後退休的怎麼增加2010年養老金

在普遍抄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襲基礎上,按照國家明確「向退休早、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人員適當傾斜」的要求,對年滿70周歲、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後月基本養老金不到2000元的高齡老人再實施特殊增加辦法,具體辦法是: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1935年1月1日~1939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1930年1月1日~1934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0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1929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80元。上述人員增加後的月基本養老金最高不超過2000元。

企業退休人員按照上述辦法增加基本養老金後,每人每月再專門增加30元基本養老金。

閱讀全文

與2010年養老金空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老人查出心臟主動脈夾層 瀏覽:995
老年人芬迪 瀏覽:624
呼和浩特月均養老金最低 瀏覽:107
泰康復養老怎麼樣 瀏覽:152
活到80歲國家給什麼 瀏覽:391
父母賴在兒子家裡不走怎麼辦 瀏覽:296
父母遺囑有效期是多少年 瀏覽:835
老年活動中心選址 瀏覽:275
養老保險不返回個人賬戶嗎 瀏覽:965
蘭馨美容養生護膚品怎麼樣 瀏覽:837
常規體檢癌症多少錢 瀏覽:453
保定農村養老保險怎麼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817
莆田市市老年大學報名條件 瀏覽:689
關於孝敬父母感人的事情作文 瀏覽:754
老人眼睛花氣不足怎麼回事 瀏覽:77
老人怎麼主持 瀏覽:148
教師退休後退休金 瀏覽:175
化妝老年人 瀏覽:162
洪洞聯社敬老院 瀏覽:158
中學生暑期社會調查報告敬老院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