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1省份完成今年養老金上調,上調最高限度是多少
31省份完成今年養老金上調,各地調整水平最高5%。今年是養老金連續第16年上漲,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5年同步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養老金上漲5%,具體調整辦法還是「三步走」,也就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傾斜調整來上漲。
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准基本一致。其中,西藏的定額調整金額為80元,為全國最高;其次是上海,定額增加75元。
掛鉤調整主要是跟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
其中,福建養老金掛鉤增加2.35%,上海養老金掛鉤增加2.3%,廣東養老金掛鉤增加2.2%,這三地也是養老金掛鉤調整比例超過2%的地區。
(1)西藏養老金上調方案擴展閱讀:
這些人多漲養老金了
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有一些人可以多漲錢。觀察31省份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等群體予以照顧。他們的養老金可以多漲一些。
比如,北京對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45元;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55元;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5元;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5元。
寧夏明確,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再增加15元, 80周歲以上的再增加20元;艱苦邊遠一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艱苦邊遠三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企業軍轉幹部低於4235元的調整到4235元。
❷ 上漲養老金的省份都有哪些
全國31省份均已上調2020年養老金。
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減免社保費的力度和規模空前,全年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預計減費1.6萬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減收就佔1.5萬億元。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養老金不會受到影響。
對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開的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定心丸: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在制度建設上,長期確保發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 聶明雋說,目前,全國已經有26個省份實現了規范的省級統籌,剩下的省份也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規范的省級統籌,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能力,確保全省養老金發放,還為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養老金的上漲,體現了國家對民眾的關心。今年我國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國家仍然能夠保障民眾的福利,為我們的國家點贊。
❸ 我是13~15年的兵在西藏服役 聽說漲工資了 我們有沒有補貼啊
據人民財經不完全統計,在調整幅度上,各地基本按照國務院要求,上調幅度均為10%左右。其中,西藏、北京、青海、天津、新疆、江蘇、陝西、遼寧、甘肅、雲南等10個省份公布了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其中,西藏每月平均養老金水平達到3670元排在第一位。北京、青海、天津、新疆、江蘇、陝西、遼寧、甘肅、雲南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分別為3355元、2910元、2525元、2500元、2460元、2300元、2234元、2168元、2150元。
根據慣例,各地自政策發布後即可著手准備制定上調的具體文件,先由省一級勞動保障廳來制定政策,再依據自身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細則。人民財經對各地政策比較發現,此次調整,基本都是按國家確定的原則,採取掛鉤調整、定額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對企業高齡退休人員適當提高待遇水平,但是各地方在一些細節上有所不同。
以北京為例,首先按繳費年限普遍增加,多繳多得,根據規定,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同時對於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對於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
❹ 有發布2017年漲退休金的省份嗎
人社部4月14號才發布通知,各個省市在接到人社部通知之後,再制定自己本地區的調整辦法,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各個省市都沒有出台調整文件。
❺ 23省市敲定養老金調整方案 今年漲多少 哪個城市漲最多
23個省市在近日陸續敲定了今年退休人員工資調整的方案,最令大家關心的是,今年會漲多少,怎麼調?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目前已經敲定檔案的23個省市的漲幅大多在5.5%-6%之間,漲幅相比往年速度慢了下來。
其中,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漲至月均3770元,每人至少增加50元,但這並不是最高的,沒有公布具體數字的西藏,如果按照人社部規定的2016年6.5%漲幅和2017年5.5%漲幅,今年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可能達到4100元,成為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最高的地區。 大多數地區要求,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要7月底之前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漲幅情況:大多數地區增長5.5%
根據財政部網站今年公布的《關於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
從各地近期發布的調整方案來看,基本遵照了這一上漲幅度來實施。券商中國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只有少數地區公布了當地退休人員的月均養老金水平數字,大多數公布的是整體調整幅度(5.5%左右)。
券商中國記者從公開資料查詢到的17地的養老金月均水平如下,如表可以看出,西藏和深圳以微弱的差距爭奪第一第二名。
23個地區的調整細節
根據人社部的相關規則,各地在執行中一般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所謂定額調整,就是每位參保人增加同樣的固定金額。
為了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在定額調整之後,養老金將根據本人繳費年限和當地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進行掛鉤調整。
「適當傾斜」主要是針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
22省調整方案如下:
養老金漲幅連續第二年下降
自2005年到2015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遞增。從去年開始養老金漲幅調整為6.5%,今年養老金上調漲幅繼續下降到5.5%,往後還會繼續下降嗎?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確定5.5%左右的上調比例,是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統籌考慮了經濟發展狀況、職工工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後確定的調整幅度。
由全國各地統籌的基本養老金屬於養老制度的第一支柱,隨著第一支柱的漲幅的下降,這就需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價值發揮更大作用。
7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商業養老保險在健全養老保障體系、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等方面的生力軍作用,讓「商業養老保險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對此,商業保險機構人士均表示機會和挑戰非常大。
國際上一般用養老金替代率來衡量退休人員的實際待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至少繳費30年的人員退休時其養老金相對於在崗職工工資的替代率。國際勞工組織1952年頒布《社會保障最低標准公約》(第102號;低標准)提出,養老金替代率應不低於40%;1967年頒布《老年、殘疾和遺屬津貼公約》(第128號;高標准)提出,養老金替代率應不低於45%。
❻ 西藏企業退休人員何時上調養老金
2017年全國各地的養老金都已經調整到位。需要查閱當地具體政策的話可以登陸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查詢。但是2018年是否調整?如何調整?需要在明年3月份兩會前後才能知道的,耐心等一等吧。
❼ 30省公布新的養老金方案,同時符合定額和傾斜調整的要求,可以漲多少
關於新公布的養老金方案,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再次得到了提高,基本增加額度在40元以上。
根據國家規定,到9月4號為止,已經有30個省份分別公布了新的養老金修改方案,本次調整採取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
綜上所述,其實只單純按照定額計算的話,每個省份的養老金增加額度也在40元以上,江蘇雖然增加幅較低,只增加了34元,但是加上掛鉤調整以及適當傾斜的比例,也已經遠遠超過了40元。
❽ 31省份上漲的養老金到底多漲了多少,有具體數據嗎
2020年養老金上漲已經結束,截至目前,全國31省份均已上調2020年養老金。 很多退休人員因此擔心,受到疫情的影響,養老金能否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對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開的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定心丸: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❾ 22省市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增幅往年最低嗎
近日,北京、天津、廣東等地相繼出台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2個省市公布了養老金調整方案。
今年4月,人社部、財政部下發通知,明確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上調5.5%左右,並要求各地區於5月31日前報送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4月26日,上海率先公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此後各地相繼跟進。據了解,廣西、四川、山西等地明確要求在7月底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位,上海則已在6月份完成發放。
經過調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能夠漲多少呢?按照人社部之前下發的通知要求,目前已公布調整方案的地區普遍採取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資料圖
2015年國務院發布文件,決定終結養老金「雙軌制」,從2016年開始,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同步調整。由於養老金的基數沒有改變,有分析認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人員在養老金方面的不合理差距仍然存在,甚至有擴大的可能性。
2017年廣東、廣西、浙江等9個地區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實行統一標准,四川、山西、遼寧等12個地區則實行差異調整。部分地區如江蘇省,明確提出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將大於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兩者的相對差距將進一步降低。
盧愛紅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養老金調整將注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地區間的平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
只要每年繼續給增長,少一點也不嫌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