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會有養老金制度
養老金制度是國家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之後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實行的一種退休養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及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這些公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養」,解除公民對養老送終的顧慮和擔心,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減緩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義。
中國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我國的老齡人口規模大、比例高、增速快,未富先老。由於傳統的現收現付制不具有財務上的可持續性,可以預見,在人口老齡化高峰期,現收現付的養老體制將面臨巨大壓力,很可能引發養老金支付危機,進而影響經濟和社會穩定。為了保障退休者的合理收入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公平、促進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中國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養老金制度。
人類社會退休和養老金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此之前,人們往往工作到死亡為止,甚至在貧困中度過晚年。19世紀80年代,德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養老金制度。從此,人類才開始真正享有退休和養老金待遇。但是,在很多發展中國家,直到21世紀,對於很多人來說,退休和養老金收入還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在很多發達國家,運行多年的養老金制度則陷入困難,面臨著變革與創新的巨大挑戰。以後世界各國都在探討如何依據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建立一個保障充足、運行穩健、可持續的養老金制度。
❷ 為什麼要交養老金
能退,但退的不多,養老保險只是個保障的制度,使你老了有口飯吃,所以費用低,覆蓋面大。個人覺的有能力的話,交一份很劃算的
❸ 為什麼交養老保險
繳納養老保險是為了退休以後即使沒有工作也有養老金收入。
❹ 為什麼養老金要調整
政府費錢不討好,企業退休人員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差距很大,引起社會矛盾,同樣退休人員相差好幾倍,這樣體現出社會不公平的一面,當前是越調整差距越大,所以說政府費力不討好。
❺ 養老金為什麼要入市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當前形勢下,養老金多元化投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形勢所迫。從全球養老金市場來看,到2010年底,全球的養老金規模達到31.1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為18.89萬億美元,佔全球60%以上,而美國進入老齡化是1960年,老齡化高峰要到2055年。反觀中國,2001年我國進入老齡化,預計2037年到峰值。以此來看,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和結構性的矛盾比美國快2.7倍。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養老金保值增值壓力巨大。養老金必須走出銀行,戰勝通脹。
據悉,2011年底,基本養老金累計結存1.9萬億元,主要投資於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其中,90%以上基金資產是銀行存款,投資於國債的比例不到10%。十多年來,基本養老金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如果扣除通貨膨脹率,其實際投資收益為負數。以2007年與2008年為例,基本養老金的平均存款利率分別為1.8%和2.2%,遠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和同期的通貨膨脹率。
❻ 退休金為什麼少了
退休和在職相比,工資一般要少一些。主要少在像像崗位津貼,績效工資等等。這部分回工資答就是在職期間有,退休之後就要取消,工資相應要少一些。另外從2014年到2024年,養老保險處於改革過渡期。這幾年退休的人員執行的是2014年元月份的工資。這幾年上漲的工資將要陸續補貼到位。所以這幾年退休工資少很正常,等規范之後就正常了,退休工資會有部分變動,但不會太大。
❼ 為什麼養老金在增長
2016年,我國實現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待遇同步調整,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內休人員養老金容標准,並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1億多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也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推動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覆蓋面。
養老金的科學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們普通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到2016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已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