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保險交滿15年以上中斷交費怎麼辦
在3個月內辦理續保即可。
參保人停保的,從辦理停保的次月起停止繳納醫療保險費,並終止醫療保險待遇,停保前已繳納醫療保險費不予退還。
停保後3個月內辦理續保的,視同連續參保;停保超過3個月再續保的,視作重新參保,按新參保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並重新計算連續參保繳費時間,參保職工停保前的繳費年限可以計入累計繳費年限。
參保人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
一檔個人賬戶余額不會清零。個人賬戶的錢仍在賬戶里,一分錢也不會少,個人賬戶里的錢可繼續在門診使用。醫療保險二檔及三檔採取門診統籌的方式看門診,沒有建立個人賬戶,因此也不存在個人賬戶清零的問題。
醫保基金與養老基金不一樣,屬現收現付,但有些人會鑽空子,年輕時不生病不參加醫保,等老了或生病了再參加醫保。而我國的醫保政策是,只要參加基本醫保,就可享受待遇,為防止投機性參保,就有了累計繳納和連續繳納的區別。
累計繳納一定年限,退休後不繳納醫保費可繼續享受醫保待遇;而連續參保年限越長,醫保最高支付限額越高,鼓勵大家持續參保。
Ⅱ 養老金繳費15年可以停繳嗎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應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滿15年。
企業有義務為在 職職工繳養老保險費,即使繳滿15年,但職工還未退休,企業還得繼續繳費,直至退休,否則違反《勞動法》。
靈活就業人員累計繳費滿15年後,只能算其跨進了領取養老金的資格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
月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為:知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儲存額/120。停繳後養老金還是會按停繳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計算,而實際退休時上半年的社平工資肯定會高出許多,而且繳費年限短,個人賬戶儲存額就少,這樣退休後道領取的養老金的檔次跟著降低。
Ⅲ 養老保險最低交費15年後每月能領多少
養老金計算方法與公式計算養老金其實質就是如何計算養老保險待遇計算,那麼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公式是:(一)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 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 ....+an/An)/N公式中,a1、a2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 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 … …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 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 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例如:一名男職工,2010年其60歲退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元+3566 元*0.6)+2*15*1%=427.92元。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元/139 = 359.79 元;上列兩項合並,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Ⅳ 請問養老金是「累計」繳納15年還是「連續」繳納15年有效
請問養老金是「累計」繳納15年還是「連續」繳納15年有效?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
因此,並不是必須連續交,只要累計滿足最低15年即可.
Ⅳ 養老保險交納15年後,退休時一般每年能領多少錢
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領取養老金。退休時每月領取多少養老金受很多因素影響,不僅僅只有繳費年限,還有退休的社會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以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的人等等都有直接的關系。 那麼你知道養老保險交納15年後,退休時一般每年能領多少錢?
也就是說,你的養老金賬戶裡面,分別由你和你工作的單位一起為你繳納,這個比例將超過20%。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