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省直社保
省直社保一般指從事省直單位的機關職工或退休人員的一種社會保險回。例如山東山省直答社保的繳納人員就包括省屬駐濟機關及事業單位職工和退休人員、中央、省屬駐濟企業及其職工和退休人員,還有中央、省屬駐濟自收自支和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和退休人員。
省直社會保障卡是由參保人所在的單位經辦人員提交制卡申請。參保單位經辦人員需向省社會保險事業局提供參保人的個人信息和照片,社會保障卡製作完成後,通知單位經辦人員領取社會保障卡。
持卡人參加醫療保險並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前提下,可持卡在省本級的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葯店刷卡進行就醫購葯並享受相應醫療待遇。
(1)養老金省級擴展閱讀:
省直社保目前主要繳納的對象主要有:
(一)省級統籌范圍包括省內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及其從業人員都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納入省級統籌。
(二)省級統籌項目包括離退休(退職)費和按國家及省有關政策規定的生活補貼等。
參考資料:省級統籌_網路
Ⅱ 上漲養老金的省份都有哪些
全國31省份均已上調2020年養老金。
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減免社保費的力度和規模空前,全年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預計減費1.6萬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減收就佔1.5萬億元。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養老金不會受到影響。
對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開的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定心丸:減免社保費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
“在制度建設上,長期確保發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 聶明雋說,目前,全國已經有26個省份實現了規范的省級統籌,剩下的省份也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規范的省級統籌,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能力,確保全省養老金發放,還為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養老金的上漲,體現了國家對民眾的關心。今年我國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國家仍然能夠保障民眾的福利,為我們的國家點贊。
Ⅲ 省養老金和市養老金的區別
1、業務分工不同復。
省級社會保險機構制辦理本省的省屬用人單位、國家所屬駐本省的用人單位等及其職工的社會保險業務。
市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主要是辦理本市市屬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的社會保險業務。
2、繳費基數不同。
省級統籌的繳費基數是以全省上年職工平均月薪為基數折算計算。
市級統籌是以當地市。
3、社保統籌范圍的不同。
省級社保值得是以全省為統籌范圍。
市級社保則指的是以全市為統籌范圍,指的是在此范圍內,將社保費用合並到同一個范圍內,進行統一調用。
Ⅳ 部省級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省部級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不是統一的,因為每個人的行政級別不一樣,職務高低不一樣,工作年限不一樣,所以養老金也是不一樣的,再說退休金屬於個人隱私,我們不必知道。
Ⅳ 什麼是省直養老保險
省直養老保險就是省直單位收取並提供的養老保險。
省直養老保險與其它養老保險性質是一樣的,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省直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按照省的上年職工平均收入水平核定的,與市裡的社保基數不一樣。
社會保險分為: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
險種是一樣的,但繳費基數不同!
(5)養老金省級擴展閱讀
省級統籌
個人養老基金的一種集資方式。是指包括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發放標准、基金管理、基金調劑等內容在內的整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體系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實行統一管理方式。
省級統籌的標志:
(1)統一制度。即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及其幫工、城鎮私營企業主,均應參加國家的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2)統一標准。即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確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和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支付標准。
(3)統一管理。即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統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管理,並達到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范、統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實行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垂直管理。
(4)統一調劑管理基金。即建立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地、市、縣征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於支付當期養老保險待遇後,結余基金除按規定留存外,其餘應上繳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納人財政專戶管理。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組織實施對各地、市、縣的基金調劑。
參考資料
網路_省級統籌
網路_養老保險
Ⅵ 省級公司的養老保險
我國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後在1958年和1978年兩次作了修改。那個時候的企業,由於歷史和政策的原因,當然僅僅限於全面所有制企業。直到1995年,國家才將養老保險的繳納范圍擴大到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
1991年1月,國務院出台《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一、允許不同地區出台不同規定,由全國一盤棋到因地制宜。允許不同地區、企業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二、改變養老保險完全由國家、企業包下來的辦法,實行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職工個人也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四、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在發放工資時代為收繳。
1995年3月,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三、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
1997年7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三、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包括劃入個人帳戶的部分),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四、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
1998年8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行業統籌移交地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一)1998年底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區、市)要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以下簡稱省級統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調劑機制。(三)從1998年9月1日起,目前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差額繳撥的地區,要改變基金結算方式,對企業和職工個人全額徵收基本養老保險費。(五)從1999年1月1日起,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按省、區、市確定的統一比例執行,一次到位。
1999年1月,國務院出台《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三條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第四條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應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第十二條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征繳的社會保險費納入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2005年12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三、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六、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哪些省份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國務院印發《 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區、內直轄市)容要在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政策、待遇政策、基金使用、基金預算和經辦管理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工作,並建立地方各級政府養老保險基金缺口責任分擔機制。
湖南、貴州等多地密集出台方案,明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時間表和路線圖。湖南省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統一養老保險政策、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
自2019年7月起,當期征繳收入按月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結余基金限期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2019年6月30日前的結余基金,除保留本級存放2個月的支付備用金外,2019年7月31日前全部上繳。
Ⅷ 社保是省級的好還是市級的好有什麼區別嗎什麼樣的單位交省級的什麼樣的單位交市級的
省級社保與市級社保的區別主要指的就是社保統籌范圍的不同。顧名思義,省級社保值得是以全省為統籌范圍,而市級社保則指的是以全市為統籌范圍。所謂的統籌范圍,指的是在此范圍內,將社保費用合並到同一個范圍內,進行統一調用。
省級統籌與市級統籌的區別:
1、繳費基數不同,省級統籌的繳費基數是以全省上年職工平均月薪為基數折算計算,市級統籌是以當地市。
2、省級統籌的錢最終流向省級管理的基金,市級統籌的錢最終流向市級管理的基金。
3、所以前者適用范圍更廣,全省通用,後者只能在當市可用。
4、前者的參保范圍、參保對象、費率政策、繳費標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辦法、待遇支付標准、經辦流程和信息系統方方面面都是省內統一,後者只在市內統一。
到目前為止,只有北京、上海、陝西等少數省實現了養老保險全省統籌,全國統籌暫時看不到終點;醫療保險方面,只有山東、青海等少數省實現了醫保全省統籌;工傷保險而言,2017年6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求,各省要在2020年底前全面實現工傷保險省級統籌。
由於咱們平時老是「五險、社保」將它們一塊提及,所以天然會認為:它們要是省級統籌就該全是省級,要是市級統籌就該全是市級。但其實各個險種是相對獨立的,同一個城市,有可能出現養老保險是省級統籌,而其他險種是市級統籌這種情況。
雖然如此,但相關部門「售賣」五險時還是一塊賣,單位購買時還是統一買。所以對員工來說,很難分得清自己的哪個保險是省級還是市級,就算是去問公司,有的公司的HR也不清楚,因為單位是不能選擇哪個險種按省級標准來,哪個按市級來的。
Ⅸ 參加省直養老和市直養老保險有何區別
「省直養老」和「市直養老」保險有的區別:
1、繳費基數不同。省級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以全省上年職工平均月薪為基數折算計算,市級養老保險是以當地市為基準。
2、錢款流向不同。省級養老保險的錢最終流向省級管理的基金,省級養老保險的錢最終流向市級社保。
3、適用范圍不同。所以省級養老保險適用范圍更廣,全省通用,市級養老保險只能在當市可用。
(9)養老金省級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不同類型:
1、儲金型養老保險。儲金型養老保險制度在一批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實行,以新加坡、智利等國家為代表,強調自我保障的原則,實行完全積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類型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或「公積金」賬戶。
2、國家型養老保險。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曾經在大多數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以前蘇聯、東歐國家為代表。按照「國家統包」的原則,由用人單位繳費,國家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
3、傳統型養老保險。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貫徹「選擇性」原則,即並不覆蓋全體國民,而是選擇一部分社會成員參加,強調待遇與工資收入及繳費(稅)相關聯,因此也可稱為「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
4、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貫徹「普惠制」原則,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全體國民,強調國民皆有年金,因此稱為「福利型」或「普惠制」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