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買哪種比較好怎麼買
【安全性】購買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年老時提供生活保障。而且從投保到享受專保險金往往有一段屬較長的時間間隔。因此在公司的選擇上需要慎重,最好選擇在規模較大值得信賴的公司購買。
【購買時機】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養老保險是在老年才享用的保險。如果過早購買養老保險,就會造成資金長期積壓不能隨意支取,難以應對幾十年中可能發生的緊急事件。另外養老保險的收益也可能會比其他投資方式收益低。如果過晚購買養老保險,就會導致養老金較低。因為養老金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腳的保費和保費生成的利息;另一部分是別人(先死的人)腳的保費和保費生成的利息。因此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在恰當時機購買養老保險。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通俗的說就是「錢不值錢了」。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我們在購買保險時所知道的將領取的養老金的錢數,就不能按照現在的錢來衡量。例如,目前1000元就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養老需求,20年後每月將領取2000元養老金,那麼這2000元是否夠用呢?這要看20年間的通貨膨脹情況。當然也可以通過購買投資型保險產品或者遞增年金來抵禦通貨膨脹。
❷ 作為一名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購買養老保險最劃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性價比很高,但是退休金畢竟太少了,指望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還是很不現實的,有錢還是要交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如果距離退休年齡不足2年的,可以繼續再領取2年,也就是理論上最多可以領取5年的保險補貼。靈活就業人員交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男的60歲退休,女的55歲退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不允許補繳,如果你到退休年齡了還沒交夠15年,是需要繼續交,直至夠最低年限才可以退休。
❸ 怎麼交養老保險劃算
職工的養老保險,是用人單位幫忙繳納的,而且是國家強制規定必須繳納的,繳費比例為:個人承擔繳費工資的8%,單位承擔繳費工資的19%,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是累計繳費滿十五年,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另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個人繳費工資的8%是進入個人賬戶累計的,單位承擔19%是進入統籌賬戶的。
繳納養老保險劃算不劃算呢?我們找個例子來看看:我們需要看的是普通工人,因為領導工資偏高不準確,而且領導是少數不具有代表性,普通工人的收入偏低,更關心養老金繳納是否劃算。所以選取的目標應該是已經退休的人員,而不是選取目前正在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測算,因為未來的個人收入不確定,未來的社平工資也不確定,測正在繳納養老保險的人的待遇,一點都不會准確。
例子:張某, 1982年參加工作,普通工人工資一直在社會平均工資以下。
張某在2017年退休後,每個月的退休金為2518元。
張某在1982年上班,1995年開始繳費,個人的繳費總額為40835元,退休之後,每年的退休金為2518.86*12=30226.32元,也就是說張某60歲退休,在62歲的時候就已經回本了。之後他再多活多少年就賺多少年。這里可能會有人要問,要是他60剛過,還沒領回本金就去世了怎麼辦是不是就虧了?對於這個問題在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中有提到,退休人員亡故的,退休人員的家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符合條件的還可以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具體數額各個地區不同。所以說也是不用擔心的。
❹ 養老保險怎麼交劃算
基本養來老保險不存在哪自年交劃算這一說法。
領取養老金的條件下是: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而且領取養老金是按照退休城市上年度的平均工資計算養老金。公式很復雜,所以現在都是用計算機來核算養老金。(不是按照停止交納前一年的工資標准領取的,這種說法完全錯誤。)
基本養老保險是繳納的年限越多,繳費基數越高,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是領取養老金的最低條件。肯定是繳納年限越高越好。根本不存在哪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最劃算這一說法。
而且現在的社保制度越來越完善,養老金是國家對老百姓實行的一項惠民政策。和存銀行取利息根本是沒得比的,肯定是繳納社保障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