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保險可以選擇不交嗎
寫給我那些盲目的,賺錢不易的朋友。
我身邊有很多剛剛參加工作的朋友和同事。拿著微薄的工資,每年卻要拿出近一個月的工資來交養老保險。我很驚奇,更讓我驚奇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交這樣的保險是賠是賺。我在此給大家算一算,看看到底值不值。本人水平有限,歡迎指正。
金額 具體政策和公式可以到網上查詢,內容較多,此處不再引用。
簡單的說,你可以打聽一下你已經參保的同事或朋友,他們交了多少錢。因為繳費基數是以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為依據,所以要打聽和你同一參保地的朋友。以xx省一縣城為例:2009年企業職工全年需繳納約1100元,2010年需繳納約1200元。
時間 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歲女55歲。個人估計30年內延長至62歲極有可能,延長至65歲很有可能。此處按30年後延長至63歲算。
成本 依養老保險繳納方式可簡單以年金終值計算到期基數。
年金終值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支出的本利和。例如每年末投入100元,利率1%,期限10年,那麼本套投資的年金終值為1046.22。
公式為S=A[(1+i)^n-1]/i
S為年金終值,A為每期投入金額,式中[(1+i)^n-1]/i的為普通年金終值系數,利率為i,年限為n,系數可查普通年金終值系數表。利率1%,期限10年的系數為10.4622,所以S=100*10.4622
下面以25歲男性為例,每年末交納1200元,利率3%,年限15年。
S=1200*18.5989=22318.68
也就是說你總共需要投資22318.68元,而接下來要算的成本是以此為基數的。請記住這個22318.68元,是現在的22318.68元,不是63歲時的22318.68元。
1、現在的22318.68元在40歲(25+15)時的價值:通貨膨脹率簡單以CPI增幅計算,CPI增幅簡單按3%算。結果為22318.68*1.03^15≈22318.68*1.558=34772.5。而到了63歲時就變成:34772.5*1.03^23≈34772.5*1.974=68640.92。
2、因此損失的其他投資機會成本:a、黃金,2002年12月底au9999收盤價97.7元,2010年12底au9999收盤價303元,8年間的年投資回報率約為15%。b、股票,1990年末上證指數127.61,2010年末上證指數2808.08,20年間的年投資回報率約為16.7%。可見即便是黃金這樣相對安全的投資品種來說,年回報率也有兩位數。那麼刨去3%的利率和3%的通脹率,仍有大約9%的剩餘投資收益。這部分的機會成本簡單計算約為J=前15年的年金終值+後23年的投資收益及本金和-本金≈1200*29.3609+1200*29.3609*1.09^23-1200*15=35 233.08+255721.69-18000=272954.77元。但是這個272954.77元,是現在的272954.77元,63歲時它的價值約為272954.77*1.03^38≈272954.77*3.075=839335.92元。
3、其他風險。a、個人健康風險。也就是說你在40歲至63歲之間掛掉的風險。b、政權更迭的風險。新的不為舊的買單。c、戰爭風險。你的錢支援前線了。d、辦理手續的誤工費,佔用的休息時間等。這類風險就不再計算了。
收益 綜上所述,假使活到78歲,領15年,平均每月要領(68640.92+839335.92)/15/12=5044.32元可以大概賺回成本。但是這個5044.32元,是63至78歲時的5044.32元。為了便於理解,將其按現在的物價水平換算則為1053.09元。
結論 沒有結論,數據在這擺著(當然只是大概算了一下),個人結合自己情況決定。本人畢業兩年,在縣里工作,月工資1800,沒有交納養老保險。以後視收入水平決定是否交納。不過更傾向於不交。因為錢要在年輕的時候花出去,同樣一萬塊,30歲時可以來個三亞的幾日遊了,但到了70歲,大概只能雇個護工推著你去樓下花園看看了。
Ⅱ 個人可不可以不繳納社會保險
按勞動法規定,繳納社會保險不僅是公司的義務,也是個人義務,雙方都是必須正內常繳納社會保險的。容好多情況都是公司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很少會有個人不願繳納社保的。畢竟違規做法,對雙方都是不利的,追究起來,公司是要負責任的。
Ⅲ 養老保險可以不交嗎
據《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2006年的養老保險有了新的調整:
第一、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
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第二、改革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改革前: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系統=個人賬戶(單位繳費3%+個人繳費8%)+社會統籌基金賬戶
改革後: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系統=個人賬戶(個人繳費8%)+社會統籌基金賬戶(包括單位繳費3%)
第三、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第四、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企業年金制度。為增強企業的人才競爭能力,更好地保障企業職工退休後的生活,具備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
17、參保地與退休地不一致怎麼辦?
現在勞動者城市間工作流動性很大,很多參保人員離開原單位後到外地工作,那麼他們是不是可以在現在的居住地辦理退休手續呢?
根據現行的國家養老保險制度看,參保繳費與辦理退休的地點應該是一致的,即在哪裡參保繳費就在哪裡辦理退休手續。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還沒有實現全國統籌,由於養老保險沒有實行全國統籌,各省市區的繳費基數、比例,養老金計發辦法等都有所不同,為了保證任意一位參保人員在退休時養老保險待遇上的公平性,所以辦理退休只能是在哪裡參保繳費就在哪裡辦理退休手續,並由當地社保局為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
18、哪些企業應該辦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范圍是: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它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19、進城務工人員養老保險關系怎樣計算?
「無論在哪干,養老保險接著算」。進城務工人員和其他職工一樣,在不同單位就業,養老保險關系可以轉移和接續,在不同時間、地點的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計算。如果進城務工人員離開就業單位,養老保險關系既可自願按照有關規定一次性結清,也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暫時保存其養老保險關系。
進城務工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可由保管其檔案並保留其養老保險關系的單位或部門代其辦理申請退休手續,和其他類型職工一樣享受養老保險相關待遇。繳費年限達到15年或15年以上的,可按月領取養老金;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將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養老保險在工作單位必須得交,這是一種法律強制性的,到交滿15年退休了可不再繳了
Ⅳ 養老保險不交可以嗎
1、大多數情況是個人想交,而公司卻不給交,這是讓人心煩的。個人不想交,比較少見專。如果按屬規定來辦,社保是國家強制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繳納,這是義務,不容選擇的。
2、當然,現在還沒有查得如此嚴,有一些企業有不按規定繳費的情況,個人也可以不交,公司也省錢,只要不被查到,對公司沒什麼損失,受損失的總歸是會是個人,一旦需要社保時,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建議正常參保,再說,個人只需支付很少部分的費用,大頭都是由公司承擔的。
Ⅳ 事業單位不交養老保險 個人交可以嗎
可以,但是不劃算。
以前規定省直單位不用繳納。從2015年1月起,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公務員、參公單位)全部參加養老保險,並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規定事業單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後,此前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二、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3、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4、工傷保險:單位0.2-2%,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單位0.6-1%,個人不繳納。
(5)個人可以不交養老保險嗎擴展閱讀
個人交社會養老保險是否劃算,關鍵在於壽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劃算的,因為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了,許多疾病都是看得好的,這樣,人的壽命都越來越長,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活到九十來歲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國家幾乎每年都上調養老金的金額,活到七十歲以上、七十五歲以上、八十歲以上的還多加一點。因此,絕大部分人從退休到死亡的那個月領取的養老金總金額,都會大大超過當初自己繳交的金額。
這里的差額都是國家財政補貼的,這也是國家讓老年人分享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而且,即使死亡了,死者的配偶或者子女還可以依法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讓死者得到這輩子最後一份福利。
只有極少數人是吃虧的,比如60周歲退休,65歲就去世了,那麼,該人五年領取的養老金總金額就小於當初繳交的金額了。要算「幾年才能拿回本」是算不出來的,因為今後的每一年,養老金的調整幅度是未知的,要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情況而定。
Ⅵ 個人可以向公司申請不繳納社會保險嗎
不可以,即使勞動者自己提出要求不交社保,因為為員工購買社保是法律強制規定的,不購買社保單位就違反勞動法了。
社會保險屬於國家強制性保險險種,任何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對此《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作了明確規定。《勞動法》第16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訂立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是法定的義務。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6)個人可以不交養老保險嗎擴展閱讀
繳納社會保險好處
1、有醫療保險來報銷生活工作中因生病、大小意外受傷導致的住院治療費用;
2、生育險是在女性生育時可獲得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待遇;
3、工傷險在工傷意外時,獲得賠償補貼;
4、有養老金可安享晚年;
5、失業險可在失業時獲得賠償補貼;
6、方便、快捷,社保醫療保險制度是我國各城市醫療理賠政策中最方便、快捷的理賠制度,只需在就醫時出示醫保卡,費用即可自動累計並結算,無需另行報銷;
7、大病、小病均可按比例報銷。
門診:起付線1800元,1800元以上70%報銷,封頂2萬元。
住院:起付線1300元,1300元以上70%報銷,封頂10萬元。
Ⅶ 可以不交養老保險嗎
1、大多數情況是個人想交,而公司卻不給交,這是讓人心煩的。個人不想交,比版較少見。如果按規定來權辦,社保是國家強制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繳納,這是義務,不容選擇的。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Ⅷ 養老保險個人負擔部分可以不交嗎
不可以的,單位里給你繳納養老保險,是一種非常大的福利,你只是負擔三分之一,如果是你不想負擔你那一部分,單位里是就不給你投保了,受損失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