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政策之後,公務員的養老金會發生什麼變化
公務員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並軌
養老金「並軌」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現在的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們的呼聲很高一致要雙軌制並軌)。
養老金「並軌」後,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且個人的繳費多少與繳費工資基數相關,但對於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確定,各地的規定卻不相同。為了降低養老金「並軌」難度,保障改革順利進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同步進行了調整。
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方案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占退休前工資的比例)相差懸殊,即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可拿到在職工資的80%至90%,而企業職工退休後只能領到在職工資的40%至60%。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起企業年金之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也會與機關事業單位的看齊。改革後,無論從體繫上、模式上還是繳費公式上,兩大板塊的養老保險制度都將是一致的。
2016年公務員養老保險退休工資改革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
根據人社部消息,養老金並軌方案改革工作,仍然沒有實質性進展。退休雙軌制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社會不公的現象,企業退休人員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差距較大,這在社會上引起諸多不滿。如今,國家已下定決心促進養老金並軌。
養老金並軌已成為大勢所趨,不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有職業年金作為補充,所以退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里各方推測,公務員退休後工資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肯定不會太大。目前改革還有一大問題,機關事業單位不屬於盈利性機構,需要機關事業單位承擔的養老金尚不知如何籌措。可見養老金並軌並不容易,仍有很多難啃的骨頭,希望配套改革政策盡快出台,以促進養老金並軌方案的順利完成。
㈡ 最新中人退休金兌現 退休中人工資何時調整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拓展資料:
退休金(Pension Plan),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㈢ 2018年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最新消息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一書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發表署名文章《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退休工資怎麼算
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計發基本養老金。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統賬結合」前參加工 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二、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發放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3)工資養老金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後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2014年1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並向其中有特殊困難的群體適當傾斜。全國74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2016年4月15日,人社部表示,經國務院批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
㈣ 社保退休養老金最新消息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018年退休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最新工資改革方案2018,2018公務員退休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離退休工資改革方案2018,2018年企業退休工資新規定。
「教師是優質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師隊伍建設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這是最近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蘇省委會主委朱曉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綜合改革和深化發展必然需要與之配套的適應時代要求的基礎教育師資培養模式。同樣,2017年全國兩會時,人大代表周洪宇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一份題為《關於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的建議》,具體來說就是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的管理體系,保證教師的待遇和基本保障。
誠然,教師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不僅工資待遇穩定,而且還有雙休和寒暑假。每年各省市都會招很多的教師編制的老師,很多人感覺是一個「鐵飯碗」的工作,紛紛報名參加考試。但其實,這只是外行人的感覺,倘若你真正考上了一個教師後,你會感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松自在。教師的工資並不是讓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城鎮中的教師還稍微可以,偏遠鄉村的教師工資待遇並不樂觀。最近小編注意到有關於教師工資上漲的一些消息,說明國家在提高教師待遇這方面做出了努力。如果看完如下論述,你也會和小編一樣認為,教師漲工資理所當然!
一、教師工作壓力與強度都比較大。與其他行業相比,教師工作壓力大,責任負擔重,額外付出多,但收入水平整體偏低,工資增長幅度低,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和農村教師,收入與付出嚴重不符。中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專任教師中,有74.57%分布在鎮區和鄉村,近1/4在艱苦地區工作,而鄉村教師的工資普遍低於城鎮教師人均水平,經濟欠發達省份尤為嚴重。
二、百年大計重在教育,教師工作神聖而偉大。教育是最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之一,教師行業的人才質量直接影響著千家萬戶百姓的子女教育問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低收入使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下降,兼職、收禮風潮蔓延,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和師風師德建設。
三、教育質量的優化與提高,必須讓教師工作得「無後顧之憂」!只有進一步減輕教師的經濟負擔、增加教師工資收入,才能優化教師隊伍人才結構,提升我國教育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專題評估報告指出:「教師待遇未能反映出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應具備的地位待遇。吸引、鼓勵、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還需要政策引導。」
小編認為,教師的工資上漲理所應當,一個國家的未來都在教育,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國家與民族都不會有前途,因此漲教師工資就是漲民族未來希望,你們認為呢?
日前國務院部署2017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工作,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為2016年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是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這個調整也是繼去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同步調整之後的再次同步調整。預計會有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
盧愛紅表示,確定基本養老金5.5%左右的上調比例,是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作出的決策,統籌考慮了經濟發展狀況、職工工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這次調整的特點,是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主要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同時,此次調整注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地區間的平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
據悉,這是我國連續第13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增大、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形勢下,國家繼續堅持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將使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中受益。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在經歷了11年連續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以來,從2016年起漲幅下降至6.5%,且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職工並軌上調。對於養老金增幅降低的原因,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今年按5.5%左右調整退休人員待遇,是國務院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調整基本養老金,不僅要考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和職工工資增長情況,還要考慮基金支付能力和財政承受能力;不僅要考慮廣大退休人員當前切身利益,也要考慮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廣大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保障。【溫馨提示】在調整過程中,具體到每一位退休人員,由於繳費年限、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實際調整水平具體到每一個人,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現在很多農民朋友討論完「到底繳不繳社保」的話題之後,開啟了新話題「社保繳多少年合適?」由於社保規定繳納年限為15年,所以很多農民朋友提出問題,社保繳滿15年之後還要不要繼續繳?小編認為,其實這個可以算一算,就能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在繳滿15年之後繼續繳納。
一、繼續繳納享受終身醫保
如果我們都算在60歲退休,以每月500的繳納款來算,只繳納15年,我們退休後就只能領1397元;如果繼續繳下去,到了25年,退休後每月就能領2303元。不少朋友可能會認為,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多繳10年所花費的錢也比較多了,其實不然繼續繳納的重點已經傾向於醫療保險這方面了。
許多城市規定,就算我們社保繳滿了15年,但我們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男性需繳滿25到30年,女性需繳滿20到25年,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而我們退休之後,身體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小毛病需就醫,醫保的存在也會減輕一些支出,這對於我們退休後的生活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二、固定資金布局退休養老
即使我們繳了25年社保,退休後每月所能領取的養老金也才2300多,這對於辛苦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這點金額對於老年生活並不是一個能達到「享樂」的理想金額。
其實我們在每月繳納社保中,還可從工資結余中抽出一部分固定資金以基金定投的方式持有,這部分資金在將來也可作為退休養老金。
三、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收
工作這么多年,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存款,小編認為這筆存款可以合理利用起來。美聯儲接連幾次的加息舉措,已經導致人民幣有了一定的貶值,並且在通脹的情況下,錢也會越來越不值錢,將資金存放在銀行實際上就是在虧錢。
不過,建議將存款用於理財,應盡量選擇穩健型的理財產品,讓閑置資金成為「搖錢樹」。將閑置資金合理規劃,如通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從市場中其他理財渠道中獲取一些額外的收益,這些收益在提升生活質量上也會有一定的幫助。教育改革
㈤ 2020年月工資到手是2400元,問2032年退休後能拿多少退休金
退休金是根據你的工齡以及你的月工資兩項來計算退休金的,而且月工資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加。
㈥ 養老金工資什麼時候補發
國家人社部與財政部最近發出《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專平為2015年企業和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辦法。
掛鉤調整體現為「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並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傾斜予以照顧。
近段時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正在按照這個通知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實施細則,預計正式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還需要耐心等待,但養老金提高部分都是從2016年1月開始補發的,敬候佳音。
㈦ 近期工資裡面為什麼會出現退養老金這一項
參保人符合下抄列條件之一的,可襲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㈧ 養老金改革後工資有影響嗎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只涉及退休人員的待遇,對在職人員的工資多少沒有任何影響。
㈨ 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企業退休人員拿多少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按退休年齡、退休時統籌地區(當前為省級統籌,指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等因素確定,當前,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辦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辦法執行。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