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殘疾人退休年齡新政策
2017年殘疾人退休有新政策,並且已經開始實行了。
1、2017年兩會殘疾人提前退休政策。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1981年為67.88歲,2015年達76.34歲。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當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明顯延長。同時,由於受教育時間延長,很多人首次參加工作年齡明顯延後,因此退休年齡可適當延遲。
2、延遲退休政策出台的目的,並非為解決局部地區出現的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問題。但延遲退休實施後,意味著職工繳費年限相應延長,對於養老保險基金運轉總體肯定利好。
3、人社部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2.84萬億元,總支出2.58萬億元,累計結餘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說明養老保險當期運行是平穩的。
❷ 國家社保局關於殘疾人提前退休政策
我國現行法規中的法定退休年齡,依然延用的是1978年出台文件中所規定的退休年齡。其中國家法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職工退休年齡均為: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殘疾人與健全人一樣,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才可領取養老金。然而,我國殘疾人口尤其是重度殘疾人的預期壽命較健全人口短,很多殘疾人,尤其是重度殘疾人在家庭生活十分困難情況下交納了養老保險,卻因現行法定退休年齡和自身壽命的限制,還沒能享受到養老金就已經去世了,給殘疾人家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為此,胡志斌建議,國家應盡快修訂出台新的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辦法,對殘疾人退休和領取養老金條件不做一刀切式限制,對工齡滿10年,並繳納10年以上養老保險的殘疾人,在自願提出退休申請的前提下,經由勞動、衛生、司法等相關部門認定喪失勞動能力的可辦理退休,並享受全額基本養老金待遇。
根據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六條的有關規定:「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符合規定的條件的,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1,殘疾人盼望提前退休政策(來源,人民政協報)
2,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保障部)
❸ 殘疾人自己交社保8年可以提早退休嗎
經鑒定,在散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可以提前退休 你要提前退休的話,必須由勞動部門鑒定散失勞動能力後,才可以提前退休,你覺得符合條件的話,可以去申請
❹ 殘疾人繳多少年有養老金才能拿到退休工資
各地對殘疾人社保政策不一樣的:下面已天津市為例:
為解決繳費困難的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問題,對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給予繳費補貼。
補貼對象:本次補貼的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以下簡稱《殘疾人證》),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自願申請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比例參保的下列人員可以享受參保補貼:年滿18周歲不滿60周歲的城鄉重度殘疾人;農村年滿18周歲不滿60周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重度殘疾人;城鎮年滿45周歲不滿60周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重度殘疾人
補貼標准:按照參保當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比例,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殘疾人個人繳費給予全額補貼;對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殘疾人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重度殘疾人個人繳費給予50%補貼。補貼年限不超過15年。
補貼申請:
(一)自願按最低繳費比例申請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殘疾人,應在每年1月1日至11月20日前,向戶籍所在區縣殘聯提出當年個人繳費補貼申請。
(二)申請時需提供本人《戶口簿》、身份證、《殘疾人證》原件及復印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還需提供《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原件及復印件,填寫《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審核表》。經批准享受繳費補貼的殘疾人應在每年1月1日至11月20日前,持《戶口簿》、身份證、《審核表》原件、復印件,到戶籍所在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辦理參保登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殘疾人參保個人繳費部分全部由各區縣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負擔,本人不需繳費,《天津市社會保險繳費通知單》由本人留存;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殘疾人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重度殘疾人,由本人持《天津市社會保險繳費通知單》於核定繳費當月的20日前,到指定金融機構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比例繳納個人繳費部分的50%,另50%由各區縣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負擔。
❺ 國家規定殘疾人退休年齡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❻ 我今年40歲交個人養老保險20年了,我是殘疾人,我可以45歲退休嗎
你如果是女性城鎮職工,經過鑒定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在45周歲退休,如果是個體繳費的,應該按照規定。按月領取病殘津貼,而不是退休。
❼ 養老保險交了八年以到退休年齡怎麼辦
1、《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專時累計繳費滿十屬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2、《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社部第13號令)第二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3、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按上述規定辦理。
❽ 殘疾人退休年齡2016年新規定
2017年殘疾人退休有新政來策,源並且已經開始實行了。
1、2017年兩會殘疾人提前退休政策。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1981年為67.88歲,2015年達76.34歲。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當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明顯延長。同時,由於受教育時間延長,很多人首次參加工作年齡明顯延後,因此退休年齡可適當延遲。
2、延遲退休政策出台的目的,並非為解決局部地區出現的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問題。但延遲退休實施後,意味著職工繳費年限相應延長,對於養老保險基金運轉總體肯定利好。
3、人社部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2.84萬億元,總支出2.58萬億元,累計結餘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說明養老保險當期運行是平穩的。
❾ 殘疾人交社保要交幾年
你好
一般情況下,殘疾人交社保一般需要繳納15年,但殘疾人在交社保時也享有政策的一些專優惠。
1、殘疾人養屬老保險優惠
16—59周歲男性重度殘疾人、16—49周歲女性重度殘疾人,以上一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0%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20%按年繳納養老保險費。
2、60周歲男性城鄉重度殘疾人、50周歲女性及以上女性城鄉重度殘疾人,以上一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0%作為繳納基數,繳納比例20%,一次性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費。
3、殘疾人養老保險
根據政策規定,重度殘疾人持證一級和二級、低保對象,按當年最低繳費標准由政府代繳,同時具備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的只享受一次政府代繳。
需要提醒的是,各地區殘疾人交社保的政策不同,會有所不同,具體建議咨詢當地社會保障局。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法律依據:
《社保法》第二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