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告訴我2007年的社保繳費基數嗎謝謝!
每個地方的交費情況都不一樣的,是根據當地的工資水平來計算的,
❷ 2007年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採集表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險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5個項目。國家依法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失業、疾病、工傷、生育時獲得幫助和經濟補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社會保險是國家對勞動者履行和社會責任,它具有強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普遍性等特點,對於保障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安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繳費基數按國家及某城市規定標准進行核定,月均工資低於某個數值的,按最低限額的那個數值核定。①、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採集社保經(代)辦機構每年一季度向參保單位下發《繳費基數採集通知》。單位依據繳費基數採集的要求如實將繳費人員本人的上年月平均工資填入《繳費基數採集表》或錄入採集軟體並列印《繳費基數採集表》,由繳費人員簽字確認。單位於每年3月31日前將《繳費基數採集表》和採集數據盤上報所屬社保經(代)辦機構。②、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生成社保經(代)辦機構於每年4月1日按有關規定生成當年繳費人員的繳費基數,並於每年4月20日之前完成繳費基數的核對工作。有關人士認為,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保險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基數多少決定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影響職工社會保險待遇,對此,國家有明確規定。在工作中,常有職工反映,自己的工資收入高,但單位申報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低,由於事先不知道,導致醫保賬戶存儲額少,退休後養老待遇低,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實行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簽字確認制度,可提高繳費透明度,使職工掌握所在單位為自己繳納保險費的情況,進行事前監督,防止因少報繳費基數而影響職工待遇,特別是退休後的養老待遇,可以更好地防止用人單位違規行為的發生,維護參保職工的合法權益。現在就社保繳費的三方面問題解答如下。1.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職工個人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用人單位以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政策規定,當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收入低於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時,以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如,2004年最低繳費基數為780元,武清區、寶坻區、靜海縣、寧河縣、薊縣經區縣勞動行政部門審批,可核定為680元);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高於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如,2004年最高繳費基數為3900元),超過300%的部分,不作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也不作為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基數。用人單位和職工補繳社會保險費時,補繳的基數按照職工各年度的實際工資收入和有關規定確定。對於新參加工作(包括職工流動到新單位)的職工,其用人單位和職工以職工本人取得的第一個月工資收入作為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當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時,以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高於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2.繳費基數高低對職工有哪些影響?繳費基數既是計算用人單位和參保職工繳費額多少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計算職工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國家制定的社會保險制度,充分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激勵作用和效率原則,即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繳費額越多,享受的待遇就越高。影響養老保險待遇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補貼組成。繳費基數低會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因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以計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包括本金和利息)為基數,按照1/120計發。而個人賬戶是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11%記入,包括:職工個人繳費的全部(目前為職工本人繳費基數的8%);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一部分(目前為職工本人繳費基數的3%);述儲存額的利息。如果繳費基數低,必然影響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同時影響養老保險待遇。影響醫療保險待遇對醫療保險待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個人賬戶上。政策規定,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主要由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劃入的由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利息等。劃入標准為:不滿45周歲的職工按照用人單位月人均繳費工資的0.8%劃入;年滿45周歲的職工按照用人單位月人均繳費工資的1.2%劃入;不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照本市職工月人均繳費工資的3.8%劃入;年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照本市職工月人均繳費工資的4.4%劃入;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100%退休待遇的老工人(以下簡稱「老工人」),按照本市職工月人均繳費工資的4.8%劃入。如果繳費基數低,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就少,就會影響職工待遇。影響工傷保險待遇按政策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1至10級傷殘的,享受一定的工傷保險待遇。計算待遇時,以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傷殘等級來確定工傷待遇。例如,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而確定本人工資時,以本人工傷前12個月的月平均繳費工資,即月均繳費基數,作為本人工資。很顯然,在傷殘等級確定之後,工傷待遇的多少是由繳費基數的高低決定的。3.職工對申報基數有異議怎麼辦?職工本人對用人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有異議的,要及時向用人單位提出,由用人單位根據職工的工資收入情況,按照規定進行調整,並交參保職工本人確認。對於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繳費基數又不予調整的,本人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按照有關規定,當自己知道或應當知道社保權益受到侵害超過60日的,勞動保障仲裁機構將不再受理。因此,廣大參保職工對自己的簽字要重視,對用人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有異議的要及時糾正。對繳費基數有異議,單位又不予調整時,可向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或社保中心反映,也可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參考資料:網上找的
❸ 2007年4月至2014年9月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能否調增基數嗎
據了解,由於山東省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至今沒有公布,自2014年4月起聊城市的社會保險費一直沒有收繳,已嚴重影響了全市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工作進度,給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帶來巨大壓力。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進一步做好社會保險費征繳和發放工作,根據《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經研究,自2014年4月1日起,在去年繳費基數的基礎上增加10%確定繳費基數(下限為2342元,上限為11710元),開展社會保險費審核認定及征繳工作。待山東省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公布後,如有較大差距再予調整。
2014年5月27日-6月30日,參保單位應按2013年度(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部職工工資總額作為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間的單位繳費基數申報。繳費職工個人以本人2013年月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繳費基數申報,該申報數低於去年繳費基數下限110%的(即2342元)或高於去年繳費基數上限110%(即11710元)的,需調整申報數,按2342元或11710元申報。工資總額的構成以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口徑為准。
繳費比例: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6%(其中單位18%,個人8%);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含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其中單位12%,個人8%);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9%(其中單位7%,個人2%);失業保險繳費比例按省有關規定執行;工傷保險繳費比例為0.5%-3%,職工個人不繳費;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為1%,職工個人不繳費。
繳費人數:參保單位應以2014年3月底參保人數作為2014年申報繳費人數。2014年4月至申報日的增減人員,按繳費窗口要求填報增減表作調整。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職工個人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計算依據,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參保單位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聊城市要求各參保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如實申報。對瞞報、少報基數和參保人數,逾期不申報或不如實提供資料的,一經查實,按《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單位作出的承諾予以責任追究和經濟處罰。
❹ 2007年和2008年的社保繳費基數各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來您解答,更多疑問可自在線答疑。
2008年的新基數是1735,從4月起開始實施。單位和個人比例較07年沒有變動:
養老公司22%個人8%
醫療公司12%個人2%
失業公司2%個人1%
工傷生育公司各繳0.5%,個人不繳
殘障金1.6%由公司承擔
❺ 07年開始買社保,退休時有多少養老金
在社保賬戶中,有「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繳費基數均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單位所繳費用相當於繳費基數的20%,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所繳費用相當於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每月由單位代扣代繳。其中,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資金包括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
每一位退休者能領取多少社保養老金成為普遍關心的問題。據介紹,當個人領取養老金時,統籌賬戶支付部分的計算方法為「領取年前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提取部分的計算方法為「賬戶積累額÷(退休時的平均期望壽命×12)」。
上述專家對此表示,在個人賬戶中,由於每年繳費變化,以及投資收益採取復利計算且不確定,因此計算時較為復雜。
某金融理財師舉例介紹:一位男性白領,今年35歲,月薪1萬元,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約1.5萬元(已繳費5年),未來他的薪水年增長率5%,個人賬戶資金年平均收益率3%,他將於60歲(即再繳費25年)退休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的前一年社會平均月薪5000元,退休後平均期望壽命為18年,即216個月。
依照上述計算方式,該男性白領從社會統籌賬戶領取養老金為1500元/月;而通過特殊公式,可計算出個人賬戶積累額約619698元,退休後每月可提取約2869元(619698元÷216月);兩個賬戶合計,該人士60歲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為4369元。
❻ 歷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列表
全國各地每一年的社保繳納基數各有不同,它是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具體的百分比是以個人工資收入來擬定。以下舉例上海市2013年--2018年,當個人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就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1、2014年以60%為繳費基數,可交3022元。2014年4月14日上午上海市社保局公布公布2014年4月1日-2015年3月31日的社保繳費基數,最高15108元(去年本市職工月均工資的3倍),最低3022元(去年本市職工月均工資的60%)。2013年上海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 3022/60%=5036元。
2、2015年以60%為繳費基數,可交3272元。2014年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65417元,比上年增長8.2%。按此計算,2014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451元。
3、2016年以60%為繳費基數,可交3563元。2015年本市職工年度平均工資為71269元,月平均工資為5939元,
4、2017年以60%為繳費基數,可交3902元。2016上海平均月工資:19512/3=6504元/月。
5、2018年以60%為繳費基數,可交4279元。2017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21376/3=7132元/月
(6)張家口2007年養老金繳費基數擴展閱讀
當個人年齡達到退休年齡後,可以領取養老金。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可以領取養老金。每月領取的總額是: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號養老金的和。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❼ 2007年和2008年的社保繳費基數各是多少啊
要看你的工資收入,一般繳費基數都是以上月的工資收入,如果沒有收入的以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 看看你當地的平均工資吧
❽ 淄博市2007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多少
2007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800。
自2007年1月起,繳費單位和職工按自然年度變更繳費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
2017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口徑下同)為69305元;全省職工平均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口徑)為68081元。淄博市2018年依據省公布的2017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企業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及計發相關待遇的基數。
2017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作為2018年度計發工傷保險相關待遇的基數和2018年度企業職工中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養老補助計發基數。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按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80%、100%自主選擇繳費基數。
(8)張家口2007年養老金繳費基數擴展閱讀:
淄博市按規定的時間如實申報職工繳費基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瞞報、漏報或遲報。如單位瞞報、漏報職工繳費基數,職工可以向單位參保的市或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反映。
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
❾ 2007年社保比例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北京市2006年各項社會保險繳費比例
戶口類別①本市城鎮②外埠城鎮
繳費類別單位繳費個人繳費單位繳費個人繳費
養老保險核定基數*20%核定基數*8%核定基數*20%核定基數*8%
失業保險核定基數*1.5%核定基數*0.5%核定基數*1.5%核定基數*0.5%
工傷保險核定基數*核定比例0核定基數*核定比例0
生育保險核定基數*0.8%0————
基本醫療核定基數*9%核定基數*2%核定基數*9%核定基數*2%
大額醫療核定基數*1%3元核定基數*1%3元
戶口類別③本市農村④外埠農村
繳費類別單位繳費個人繳費單位繳費個人繳費
養老保險
失業保險
工傷保險580*核定比例1640*核定比例
生育保險——
基本醫療1640*2%=32.81640*2%=32.8
大額醫療
1、城鎮職工基數確定:每年4月根據上年平均收入核定,當年4月至次年3月基數不變。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上限上年社平工資300%(2006年為8202元)/下限為本市最低工資,醫療保險上限為上年社平工資300%(2006年為8202元)/下限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6年為1640元)。
2、農民工基數確定:每年4月根據上年最低工資和社平工資核定,當年4月至次年3月基數不變。養老、失業保險基數為本市最低工資(2006年為580元),生育、醫療保險基數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6年為1640元),本市農民工工傷保險基數為本市最低工資,外埠農民工工傷保險基數為上年社平工資60%。
3.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費率。視各單位情況由社保核定。
4.生育保險只覆蓋本市戶口職工。
5.各項社會保險繳費保留兩位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