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遞延年金什麼意思
1、年金來(外文名:annuity),源自自於自由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是一種屬於企業僱主自願建立的員工福利計劃。即由企業退休金計劃提供的養老金。其實質是以延期支付方式存在的職工勞動報酬的一部分或者是職工分享企業利潤的一部分。
2、年金按其每次收付發生的時點的不同,可分為:普通年金(後付年金)、先付年金、遞延年金、永續年金等幾種,
3、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後面若干期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普通年金又稱「後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額的收付款項的年金。這種年金形式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最為常見。普通年金終值猶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付款項的復利終值之和。
4、遞延年金,是一種「零存整付」的觀念,而且區分為兩個階段:一為累積期,另一為清償期;也就是保戶先繳費一定的期間(累積期),再由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間或保戶退休後開始給付年金(清償期)。該年金可以躉繳保費或分期繳保費方式購買。如在年金開始給付前,被保險人即身故的話,保險公司有時亦得分期或一次退年金帳戶余額給予受益人。
B.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部分,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將來提取商業養老保險時再交稅。說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稅前買入養老保險產品,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C. 遞延年金 是什麼意思啊
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後專面若干期等屬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普通年金又稱「後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額的收付款項的年金。這種年金形式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最為常見。普通年金終值猶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付款項的復利終值之和。
所謂遞延年金,是一種「零存整付」的觀念,而且區分為兩個階段:一為累積期,另一為清償期;也就是保戶先繳費一定的期間(累積期),再由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間或保戶退休後開始給付年金(清償期)。該年金可以躉繳保費或分期繳保費方式購買。如在年金開始給付前,被保險人即身故的話,保險公司有時亦得分期或一次退年金余額給予受益人。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有多種表述,常見的有:企業年金可實現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年金計劃支持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年金計劃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將從吸引人才、穩定人才、激勵人才三個角度論證企業年金計劃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企業薪酬體系的吸引力,吸引優秀人才。
D. 養老金確認遞延時間最長為三個月怎麼理解
沒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繳納養老保險可以延長三個月,如果你三個月再不交上,就算中斷養老保險了。
E. 話題:個稅遞延養老保險是怎麼回事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實質上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回優惠。考慮到這期答間物價上漲因素,這一產品實際能起到個稅「減負」作用。即使不考慮這期間物價上漲的因素,這一產品所起到的個稅「減負」作用,還意味著遲緩繳稅等好處。在國外,這種產品非常通行,可通過降低個人的稅務負擔,鼓勵居民購買養老保險。
F. 稅延養老險是什麼意思
稅延型養老險實質上是商業養老保險的一種,個人通過專用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險,可以在一定標准內稅前扣除,計入該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稅,等到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簡單來說,購買稅延型養老險在現階段可以幫你減輕稅負;在購買的過程中,還能加速養老金的增值;在你領取時,減免稅負。此外,每個月繳納一筆錢,到你退休時,加上產品的收益(這個收益可是按復利計算的哦!復利!復利!),那可是一大筆錢吶!對納稅人而言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據了解稅延養老保險能夠使消費者享受到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在累進稅率的條件下,養老金領取階段稅率一般低於繳費階段的邊際稅率,再加上延稅額在積累期的投資收益,能夠給個人帶來一定的節稅效果。以一個上海地區35歲男性為例,假設其於60歲退休,月薪18000元,不考慮五險一金等因素,每月交費1000元可稅前扣除,則每月可延稅250元。假設其退休後領滿15年,保險公司每個月按7.5%稅率代扣代繳稅款後支付養老金,那麼根據遞延稅款時間價值的不同計算假設,節稅效果預計可達9萬至10萬元左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養老保險遞延到底有什麼好處
工薪階層受抄益頗多: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被稱作是免個稅的養老險,事實上並非完全免稅,只是對投保人有一定的稅收優惠。通俗來說,這個延期繳納稅過程指的是,只要個人在稅前有一定額度的,可以先免交稅,待退休領養老金的時候來繳納一定額度的稅收。
H. 遞延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什麼是「個人稅收遞延型保險」?
企業個人均可獲利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部分,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延期至將來提取商業養老保險時再繳納。說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稅前買入養老保險產品,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稅收優惠。這一產品在許多國家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屬美國的「401K計劃」。
與市場上現有的養老險品種相比,該險種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專家認為,發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能夠有效拉動內需,釋放存款,此外,還有利於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重要的是,養老基金規模的擴大,可以為國家積累大量的長期建設資金,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月收入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購買養老保險產品,那麼當月需要納稅的工資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稅就可以了。
對於投保人而言,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最大的好處是減輕稅收負擔,因為購買此類產品的多為青壯年,在領取保險金時,他(她)已經退休,在這期間大約有20年—30年時間,而通脹、提高個稅起征點等因素已經把個稅給稀釋了。
去年9月1日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將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同時征稅幅度也出現了調整,通過合理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其對於每月個稅的繳納將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在退休之後,由於收入已經降低,即使再繳稅的話,數量也將遠遠低於現在。
企業個人均可獲利
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個雙贏的舉措:從企業的角度來說,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員工自己投保,企業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卻能提高員工的福利;對於個人來說,由於在稅前購買養老保險,就能減免部分當期的個人所得稅。
之所以目前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遲遲沒有實施,並不是技術上有操作難度,關鍵是每月繳費金額還是有著很大的爭議,業內曾經有過一個測算:以月收入在6250元者為例,扣除四金後(按照佔比工資19%計算)以及個稅起征點3500元後,應納稅的收入為1562.5元左右,繳稅標准應參照10%的稅率計算,再減去速算扣除數105元,需要繳稅51.25元。
如果可以稅前列支600元作為保費,月收入6250元左右則應納稅的收入為962.5元,按照3%稅率計算,應繳稅28.875元。也就是說,如果購買了個稅遞延型養老產品,每月可以避稅22.375元。
以此類推,如果每月購買600元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收入越高,其避稅的金額就越大。
另外,如果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初期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個人所在企業代繳保費,等到領取保險金時,再由保險公司代扣稅。而且,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將採用個人保單團體投保的形式,投保人在保費上還能享受到團險的較低費率。
I. 什麼叫個稅遞延養老保險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實質上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優惠。考慮到這期間物價上漲因素,這一產品實際能起到個稅「減負」作用。即使不考慮這期間物價上漲的因素,這一產品所起到的個稅「減負」作用,還意味著遲緩繳稅等好處。在國外,這種產品非常通行,可通過降低個人的稅務負擔,鼓勵居民購買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