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的

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的

發布時間:2021-02-17 06:30:16

Ⅰ 商業養老保險改革方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其中,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出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
老有所養,是重大民生工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對經濟發展又會產生什麼影響?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保險能否兜得住?
並軌擴面
養老改革啃下硬骨頭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關系著每個人年老後的生活,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社會保障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支柱性制度安排,肩負著維系國家長治久安與人民世代福祉的重大責任。而養老保險又是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支柱性制度安排。養老保險改革無疑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項目。」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
把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放在「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的重要位置,如何理解?
鄭功成表示,養老保險制度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引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化解養老後顧之憂,維護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公正與文明進步。二是優化制度結構與功能,均衡並適度降低法定勞工成本,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三是平滑個人收入,提振居民消費,持續助力經濟增長。「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利於惠民生、促公正、穩預期、助發展,既是穩中求進的重要基石,又是穩中求優的重要方面。」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3年來,養老保險領域多項改革措施出台,啃下了不少硬骨頭。
——由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共同構成的法定養老保險體系正式形成。
——養老保險覆蓋面取得新飛躍。2014年,啟動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截至2016年9月底,領取養老金人數達到2.4億人。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制明確。
「最近,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把『社會保障傑出成就獎』授予中國政府,是對近年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的肯定。」鄭功成說。
改革提速
堅持統賬結合不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加快出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這引發不少人暢想:養老保險改革舉措推出不少,還會有哪些改革?
「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形成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促使養老保險制度從單項突破向總體優化轉變,最終使養老保險制度走向成熟定型。」鄭功成表示。
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應該圍繞什麼?鄭功成說,基本內容至少應包括5個部分。一是明確發展目標,即養老保險要追求制度統一、均衡責任負擔、保障適度水平、完善多層結構、維護公平公正。二是確定多層次架構及其功能定位。即以基本養老保險為根本,輔之以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積極發展商業保險,建立起多層次的保障體系。三是均衡責任主體的負擔,即政府、用人單位與參保者個人的負擔相對均衡,同時逐步降低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四是盡快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以更高層次社會統籌充分體現社會公平。五是設計合理過渡方案,為實現頂層設計目標提供操作依據。
基本養老保險是整個養老保險制度的主體和根基。一段時間以來,基本養老保險採取什麼樣的制度、是否要在此輪改革中調整,一直存有爭議。「穩中求進是當前經濟工作總基調,也應當是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基調。我國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一點不會變。那種主張大賬戶或全賬戶制的觀點,不符合法定養老保險制度常識與規律,只會導致制度異化。」鄭功成說。
據了解,我國養老保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在基金籌集上採取傳統的國家、單位、個人共同負擔模式,實行社會共濟,在養老金計發上強調個人賬戶養老金激勵因素。經過20多年發展,這項制度運行平穩有序,效果總體良好。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進一步完善個人賬戶制度,但堅持統賬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個前提沒有變。
迎接挑戰
通過改革實現全國統籌
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1.77億人,已佔總人口13.26%。公眾對於養老保險高度關注,格外擔心可能出現的風險。特別是近兩年,「養老保險不保險、一半省份靠財政補貼」「養老保險基金缺口擴大」等說法時時冒出來,更讓參保者緊張。
養老保險制度是否可靠?改革將如何增強養老保險可持續性?
「老齡化的確給養老保險制度帶來巨大挑戰,但並非不可應對。」鄭功成解釋,養老保險制度是否可靠,不取決於一時一地之基金多寡,而取決於責任分擔機制是否合理、取決於能否根據人口結構等變化對制度進行合理微調。我國5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5.9萬億元,其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節余約4萬億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還管理著約2萬億元戰略儲備基金。這些數據表明,養老保險基金狀況良好。此外,我國還有2億多青壯年勞動者應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平均退休年齡54歲左右,第二、三層次養老保險發展空間巨大。這些因素對於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都非常有利。
鄭功成認為,對養老保險制度有必要澄清3個認識誤區。
——財政是否應當補貼養老金支出?「回答無疑是肯定的。這不僅是國際慣例,更是確保老年人合理分享國家發展成果的正常途徑。我們可以探討財政補貼方式,但不能否定政府財政對養老金制度應當承擔的法定補貼義務。」
——眼下局部地區出現收支缺口是否必然導致全局性風險?答案是否定的。這只是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採取地區分割統籌導致的結果,未來應通過改革實現全國統籌。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會不可持續嗎?「這種悲觀看法沒有根據。包括德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現收現付制,都在穩步持續發展。我國有數以萬億元計的戰略儲備基金與滾存結余基金,還有巨大政策調控空間。只要加快改革步伐,構建起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一定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鄭功成認為,我國養老保險值得信賴,是可靠的制度安排。隨著改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不僅能為全體人民提供晚年生活穩定安全預期,也將為整個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Ⅱ 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為何會滯後

據報道,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要專求擴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屬品供給,並給出相關政策,相關人士表示此舉表示商業養老保險正式獲得了過架政策支持。

由於稅收傾斜不足未能發揮稅收政策的杠桿作用,來撬動商業養老保險這個大市場,但是目前該項政策並強調加快落實,如稅延養老保險試點的工作已准備就緒,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可以發揮商業保險機構在風險保障,擴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供給、拓寬服務領域、提升保障能力,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就業形式的人民群眾在基本保障之上更高水平的、更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

網友表示我國老齡人口佔比不斷提升,老齡化問題凸顯,希望商業養老保險可以為社會保障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Ⅲ 只買商業養老保險能起到養老的作用嗎

商業保險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保險。看看你買了多少,也就是說,社保公司不使用單位,他們每個月都要付很多錢,如果商業保險不需要那麼多,而且他們已經付了多少錢就可以退回,付款期結束後,你可以收回。保險公司的資金投入時間越長,他們收回的資金越多,大多數嚴重的疾病都能得到保證。

例如,投資商業保險,支付10年,4000元一年,終身保險,大病,無病可退,到60或70歲,養老保險可以有幾十萬,你可以選擇按月或一次性領取。想像一下,你有成千上萬的人不必從他們的孩子那裡得到孝順。在其他情況下,數幾十萬都可以把它拿出來

(3)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的擴展閱讀:

保險差別:

1.保險的目的和性質不同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性的社會保障,是一種社會政策,國家通過法律手段來強制推行。無論企業或個人願不願意,只要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社會保險費或稅的徵收、給付待遇的規定都是強制性的。

商業保險是建立在雙方平等互利、自願簽約的基礎之上,保人可根據自身面臨的風險自願選擇投保險種,協議保險金額,決定保障的標准和檔次,保險公司無權強制人們投保。

2.保險對象和作用不同

社會保險的對象是社會勞動者,目的在於保障他們的老弱病殘和失業時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能滿足最低生活保障。商業保險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為目的。它可以使人們在退休時,能夠獲得和以前一樣的生活品質。

3.權利與義務的對待關系不同

社會保險強調勞動者必須履行社會保險的義務,繳納社會保險費,之後才能獲得享受社會保險金的待遇和權利,強調國家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商業保險體現的是合同雙方的責任、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商業保險的保險金額以投保額決定償還額。

4.待遇水平不同

社會保險個人負擔多少費用跟其享受的待遇沒有直接的關系。社會保險的實施有利於低收入者,有明顯的社會扶助性質。而商業保險則不同。被保險人繳得保費越多,所享受的保險金額也就越多,享有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

5.自主性、靈活性不同

社會保險因工作發生變動,在交費、給付上受到影響及限制。商業保險不因工作或其它變動在繳費或給付上受到影響。

商業養老保險可以為人們提供更高的生活保障,對於不享受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們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年老時需要領取的養老金。

相比較基本養老保險來說,商業養老保險不會給國家添加負擔,相反可以為國家緩解社會養老壓力;而且商業養老保險面向的對象更加廣泛,包括所有參加社保和沒有參加社保的人。

Ⅳ 商業養老保險5大優勢

社會保險是國家確保全體居民均能享受的基本保障;商業保險是在自身需求基礎上的個性化提升,兩者都應具備,這是商業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最大的區別和特點。首先,要明確幾點:(1)社保繳費比例:城鎮職工社保的繳費比例,以個人工資為基數,單位繳18%,個人繳8%(繳費比例國家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基本養老金構成,以重慶地區1996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為例,其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18%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8%的那部分的累積。商業養老保險最大特點是:風險低、優勢明顯。因為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恢復開辦商業保險以來,商業保險發展迅速,日益成為居民風險防範、投資理財等重要的選擇。合眾人壽資深養老保險業務人士認為,通過銀行儲蓄來積累養老金存在明顯不足,只能作為養老保險體系中的輔助方式。一方面,銀行儲蓄收益低,無法抵禦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儲蓄養老是一個長期計劃,隨意性很大,一不小心就會破壞儲蓄計劃,使自我儲蓄養老計劃中途夭折。綜上所述,合眾人壽保險公司指出,商業保險公司一般都具有「專家理財」的性質,同時商業保險公司擁有自己的投資機構、投資團隊,預防風險、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比普通居民要強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最大限度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切實保障被投保人的經濟利益並實現財產增值。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Ⅳ 商業養老保險已經獲得政策支持

據報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日趨回加大,答近日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參與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發揮商業養老保險機構長期投資者作用。

據悉未來相關部門將有序推進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參與全球市場,加快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對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業給予支持。

Ⅵ 商業養老保險優惠政策

免稅的
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國辦回發[2017]59號)(以下答簡稱59號文),明確支持建立運營安全穩健、產品形態多樣、服務領域較廣、專業能力較強、持續適度盈利、經營誠信規范的商業養老保險體系。由於文件明確了稅收優惠政策方向,一出台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熱議。
兩大看點:商業保險機構一年期以上保費收入免徵增值稅、個人稅收遞延
59號文明確提出國家支持養老服務業和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商業保險機構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保費收入免徵增值稅;2017年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Ⅶ 商業養老保險有哪些優勢

1、提供了更多種返還計劃的選擇

相比之下,社會養老金只能按月領取固定數額,缺乏彈性,而商業養老險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以足按月領、按年領、還可以足一次性領取一大筆資金,如兩全保險;有的還可以在按月領取的同時在到一定年齡時再領取一部分養老金,如年金保險中給付的祝壽金、滿期生存金。

2、險種兼具儲蓄與投資的功能

老百姓在通脹預期較為強烈的背景下更重投資。商業保險就不再局限於單一的養老的功能,還補充了新功能,如:分紅功能、最低保障收益、設立投資賬戶。而且還可附帶很多其他功能的附加險,如:醫療、意外、健康等,使消費者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保障規劃,在滿足養老需求的同時,也可兼顧其它各種可能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資訊與產品可以進入:平安保險,這里有豐富的保險資訊與優質的保險產品。

3、使理財主體更加多元化

社會養老保險只對參保人活著的時候有保障,而商業養老保險卻在保障人生存的同時也對投保人身故有所保障,這樣保障也可使自己的家人和後代受益。

4、提高了養老規劃的保障水平

商業養老保險可以為人們提供更高的生活保障,對於不享受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們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而且商業養老保險面向的對象更加廣泛,包括所有參加社保和沒有參加社保的人。投保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以及想要的養老保障設計養老保險,並且可以靈活地選擇保障程度。

Ⅷ 商業養老保險的五大優勢

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這里所說的「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的;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需強調說明的是,法定的年齡界限(各國有不同的標准)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2.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3.養老保險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達到保障的目的。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2)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3)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什麼是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員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我國的養老保險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部分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部分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2.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3.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商業養老保險五大關鍵詞
年金保險
要認識商業養老保險,這是一個絕對無法跳過的詞語。目前,保險市場上絕大多數商業養老產品,都是限期繳費的年金保險,即投保人按期繳付保險費到特定年限時開始領取養老金。如果年金受領者在領取年齡前死亡,保險公司或者退還所繳保險費和現金價值中較高者,或者按照規定的保額給付保險金。
年金保險和生存保險都是以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內生存為給付條件,年金保險是生存保險的一個變種,但是兩者之間仍然有所區別。前者在保險期限內生存時由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期限和方式給付保險金,後者在被保險人生存至保險期滿時由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保險金。
領取方式
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通常有定額、定時或一次性躉領三種方式。躉領是在約定領取時間,把所有的養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定額領取的方式和社保養老金相同,即在單位時間確定領取額度,直至將保險金全部領取完畢。社保養老金是以月為單位時間,而商業養老保險多以年為單位,如平安人壽的長青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等,都採取按年給付的方式。定時,自然就是約定一個領取時間,根據養老保險金的總量確定領取的額度,例如確定要15年領取完畢養老金,那麼保險公司將根據養老金總額,確定每年可以領取的具體額度。有些養老年金保險合同中有約定的時間,有些可以自由選擇領取的方式,中間亦可以更改。
領取時間
我國法定的退休年齡為女性55周歲,男性60周歲,社保養老金即是按照這兩個年齡段進行領取。相比之下,商業養老保險的領取時間則靈活得多,提供了領取時間的多種選擇,並且在沒有開始領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領取的起始時間通常集中在被保險人50、55、60、65周歲這四個年齡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
保險期間
所謂保險期間,簡單來說就是從保險合同生效到終止的時間跨度。在被保險人正常生存的情況下,保險期間將直接關繫到養老金領取的時間長度。目前,定期和終身的養老保險產品都非常之多。
保證領取
養老金是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條件的一種保險,為避免被保險人壽命過短損失養老金的情況,不少養老險都承諾10年或者20年的保證領取期。也就是說,若被保險人如果沒有領滿10或20年的保證領取期,其受益人可以繼續將保證年期內的余額領取完畢。
上述這些,對於如何選擇養老產品而言,還是遠遠不夠的。衡量選擇商業養老保險,並非某個或某幾個因素的簡單比較,比如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不能簡單地說保證領取20年就比10年的好,終身的就一定比定期的劃算等等。其收益率,近者受費率、領取額度的影響,遠者還要受公司資金運用水平、社會投資狀況影響,選擇起來確需費點心思。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Ⅸ 商業養老保險將迎政策紅利

據了解,此次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多項措施。會議認為,加快發展商業養專老保險,可以完屬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更好滿足群眾養老保障需求。
會議確定,一是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差異化養老保障,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長期護理等養老保險,建立醫養結合等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二是確保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安全可靠運營。鼓勵商業養老保險資金興辦養老機構。三是落實好國家支持保險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相關財稅政策,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支持商業養老保險機構參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加大監管力度,督促保險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切實防控風險。
6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將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再次讓市場期待這項紅利是否不久將成為現實。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Ⅹ 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有哪些

商業養老險指投保客戶個人按月、按年或一次性繳納保險費之後,從一定年齡開始定專期或一次性領取養老屬金的保險。這一類保險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規避繳費期間的一系列人身風險。與前兩大養老保障支柱相比,需要個人花錢購買,一旦投保就將被視為「強制儲蓄」(因中斷繳費將導致保單失效,退保將有部分損失)。
保險專家介紹,只要投保人所買保險具有到期後給付生存金功能,就或多或少可視為養老規劃的理財工具。
在具有養老功能的商業險中,返還型重疾險是其中一類,在某一時期內客戶沒有患重疾,就可返還保費或相當於保險金額的現金;生死兩全保險也具有這一功能,客戶在保險期限內身故或保險期滿仍健在,保險公司都會給付保險金,既有身故保障也有生存保障;不過,真正體現養老性質的保險則為年金保險,即以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按約定按月或按年分期以現金方式給付,客戶可依據經濟條件分期繳費也可以一次性繳清。不過,目前最為流行的商業養老險是分紅型年金保險,客戶既可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營成果(可分配盈餘的70%以上),又可在一定年齡後領取養老金。

閱讀全文

與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結婚父母禮金多少 瀏覽:724
父母老去怎麼和他們最好的告別 瀏覽:500
怎麼查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余額 瀏覽:935
老人家腿抽筋是缺少什麼 瀏覽:125
老年人總是做夢休息不好吃什麼葯 瀏覽:773
父母上老年大學孩子報仇 瀏覽:825
送糖尿病老人家什麼禮物 瀏覽:557
給老年人買點什麼有趣 瀏覽:183
合肥靈活就業者參保女退休年齡 瀏覽:274
老年人三尖瓣中度返流 瀏覽:26
奶奶不在拉沒回去是不孝順嗎 瀏覽:541
衡量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指標是什麼 瀏覽:310
魚療養生館前景怎麼樣 瀏覽:979
梅州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瀏覽:968
社保不同地方交的退休怎麼辦 瀏覽:97
體檢的肛檢怎麼做 瀏覽:473
水泥廠車間工人退休年齡 瀏覽:102
遼寧2o13年養老保險交費標准 瀏覽:497
佛山三水戶口父母如何遷入 瀏覽:683
你好孝順呀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