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才能做好養老保險經辦工作
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決定主要內容如下:
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總結東北三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對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作出如下決定:
一、主要任務。主要任務是: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制度;統一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政策,擴大覆蓋范圍;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確定基本養老金水平;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劃清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及個人的責任;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和監管,完善多渠道籌資機制;進一步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提高服務水平。
二、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要繼續把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各項政策和工作機制,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基本養老金拖欠,切實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合法權益。對過去拖欠的基本養老金,各地要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補發拖欠基本養老金和企業調整工資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加以解決。
三、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要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要進一步落實國家有關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參保繳費。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四、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做實個人賬戶,積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要繼續抓好東北三省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其他地區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的具體方案,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國家制訂個人賬戶基金管理和投資運營辦法,實現保值增值。
五、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與監管。要全面落實《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各項規定,嚴格執行社會保險登記和繳費申報制度,強化社會保險稽核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努力提高征繳率。凡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對拒繳、瞞報少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要依法處理;對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要採取各種措施,加大追繳力度,確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應收盡收。各地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要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嚴禁擠占挪用。要制定和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實現依法監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完善工作機制,保證基金監管制度的順利實施。要繼續發揮審計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共同維護基金安全。
六、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七、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國務院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幅度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當地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增長率的一定比例。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出具體調整方案,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實施。
八、加快提高統籌層次。進一步加強省級基金預算管理,明確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府的責任,建立健全省級基金調劑制度,加大基金調劑力度。在完善市級統籌的基礎上,盡快提高統籌層次,實現省級統籌,為構建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促進人員合理流動創造條件。
九、發展企業年金。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增強企業的人才競爭能力,更好地保障企業職工退休後的生活,具備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採取市場化的方式進行管理和運營。要切實做好企業年金基金監管工作,實現規范運作,切實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利益。
十、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要按照建立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繼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要加強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建設,加快公共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條件具備的地方,可開展老年護理服務,興建退休人員公寓,為退休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不斷提高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十一、不斷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平。要高度重視社會保險經辦能力建設,加快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網路建設步伐,建立高效運轉的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把社會保險的政策落到實處。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術標准,規范業務流程,實現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管理。同時,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研究制訂具體的實施意見和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備案。勞動保障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本決定的貫徹實施。
B. 養老金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一)計發基礎不同造成的差異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
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
(二)養老制度與薪資結構的不匹配導致人們對退休雙軌制深惡痛絕。
由於經濟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企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壟斷企業員工收入遠遠高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的中小企業員工收入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收入也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忽視了行業間和行業內的薪資結構差異,而集中關注部分高收入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高工資、高福利現象,並對此表達強烈不滿。
(三)企業年金制度的自願實施將造成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異持續擴大。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基本養老保險保證公平,企業年金體現對工作期間的激勵。
基本養老保險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不高,加上企業年金之後才能保持一個較高的替代率。
(四)養老金調整機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低於工資上漲率的比率調整,而且他們的基數不同,公務員調整基數包括全部養老金。
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數只是基本養老金,基數和比率均低的結果造成二者的絕對數差距並未縮小,只是它們之間差距的相對比例有所下降。
(2)做好養老保險費征繳和發放工作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五、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
逐步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
六、加強基金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暫不具備條件的,可先實行省級基金調劑制度,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徵收、管理和支付的責任。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別管理使用。基金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依法加強基金監管,確保基金安全。
七、做好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
參保人員跨統籌范圍流動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
並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基金,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基金。轉移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八、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工作人員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職業年金的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
九、建立健全確保養老金發放的籌資機制。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各級社會保險征繳機構應切實加強基金征繳,做到應收盡收。
各級政府應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為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確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平穩推進。
十、逐步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提高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普遍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加強街道、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平台建設,加快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為退休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C. 我是新調入社保局的,怎樣做好養老保險稽核工作
上半年,x局在市局和有關部門重視和支持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完善社保系統。現將x局xx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簡要匯報如下:
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1-6月份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截止5月底,x區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共計xxxx人,其中繳費職工xxxx人,包括企事業單位xxxx人、續保xxxx人、個體工商戶 xxxx人。控制中斷繳費率xx%,完成全年任務的xxx%;基本養老保險擴面新增xxx人,完成全年任務的xx%;基本養老保險核定費源xxx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xx%;稽核工作事前稽核率xxx%,稽核繳費工資占社平工資的xx%。我區共有xx個社區平台,有專兼職工作人員xx人,企業退休人員 xxxx人(其中包括遺屬xx人)全部實行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待遇檢查率xxx%,社會化管理服務xxx%。截止x月底計劃應發放養老金xxx萬元,實際發放xxx萬元,按時足額發放率xxx%,社會發放率xxx%。原創:基礎數據完整率xxx%,基礎數據准確率xxx%。
我區農墾企業職工xxx人,在職職工xxx人,實際參保xxx人。目前已退休職工xxx人,全部拿到了工資存摺,截止x月底發放費用xxx萬元。
我區醫療保險繳費核定行政事業單位xx戶、企業xx戶。在xxxx年調整養老金後,xx戶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劃分個人帳戶基數都已調整,並在按月劃分個人帳戶。醫療保險擴面新增xxx人,完成全年任務的xx%;工傷保險擴面新增xxx人,完成全年任務的xx%;生育保險擴面新增xxx人,完成全年任務的xxx%。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報銷xx人次xx萬元,大額醫療保險費用報銷xx人次xx萬元,生育保險費用報銷xx人次x萬元。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事故 xx起,已認定xx起,其中工亡x起,已賠付x萬余元,供養遺屬x名,其餘正在調查中。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抓好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
年初以來,局領導班子始終把養老保險擴面征繳作為工作的重點,同時按照年初確定的任務目標,積極協調地稅、財政等部門聯合互動,形成合力,促進了擴面征繳工作的有效運轉。在此基礎上,局領導狠抓社保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爭取企業的理解與支持,並通過配合開展勞動監察工作,檢查監督應參保對象參加社會保險等方法克服了部分私營企業一些不正當投機行為,動員大量中斷繳費職工參加了社會保險,有效地擴大了養老保險覆蓋面,養老保險覆蓋率xx%,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二積極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為做好企業退休人員檔案交接工作,局領導從基礎工作著手,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和方法,幫助各街道社區建立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保平台,切實減輕了企業社會事務負擔,進一步推進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進程。
三有效地開展社會保險稽核工作
今年我們進一步規范參保單位的參保登記內容、程序,落實年檢制度,對未參保的單位,實行強制登記。積極配合地稅部門,及時准確出具社保繳費核定單,為地稅部門征繳工作提供有效依據。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落實通報制度、配合勞動監察大隊開展勞動執法檢查等方式,對有能力繳而不繳的「釘子戶」和欠費大戶加大征繳清欠力度,以此來推動基金征繳和清欠工作。
四嚴格把關,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
為了規范參保人員退休申報、審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公布辦事程序,明確受理責任,推行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以每月1-19日為退休申報時間,每月20-22日由x區人勞局和社保局聯合辦公統一審批,每月23-29日為公示時間,公示結束後,對應當履行報備發放手續的,由區社保局負責向市社保局申請辦理。截止目前已辦理退休163人。
五解決問題,真正保障職工權益
xxxx年,局領導班子在做好醫保工作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為參保單位提供必要可靠的服務,解決實際困難。工作中,不論是繳費核定還是葯費報銷業務,x 局都能夠及時准確地完成。x局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原則,逐步解決企業在職職工的醫保問題,要徹底減輕企業負擔,真正保障職工權益。
六工傷保險
在工傷保險工作中,x局嚴格執行政策,把好工傷認定關,強化與定點醫院的協作,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減少費用支出。進一步明確與定點醫院的權利和義務,充分發揮工傷保險的作用,共同負責工傷職工的康復治療管理工作,並通過經常性地走訪醫院和職工,加強協議執行情況的監督與檢查。通過進一步加強工傷保險管理,加大依法行政力度,狠抓了工傷認定、醫療協議執行、工傷醫療費管理等工作,使我市的工傷保險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七「兩定」管理
針對葯店、診所存在的問題,我局制定了對「兩定」醫療機構的考核評比辦法,規范了對「兩定」機構的管理。並且利用「雙休日」和下班後對葯店和診所進行了多次突擊檢查,經過檢查和整改。
八「四險合一」一站式服務
從xxxx年xx日開始,我區「四險合一」正式啟動以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四項社會保險由區社保局集中核定,在我局業務服務大廳進行「一站式服務」,有效地解決企業在辦理退休過程中時間跨度大,多次重復跑腿的問題。通過這項服務,大大縮短了企業辦理退休手續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勞資人員,自實施以來,受到廣大企業勞資人員的好評。
三、行風建設
近年來,我局圍繞塑造社保局良好形象,加強環境基礎建設,優化環境,從而推動社保工作上檔次、上水平。
一實行政務公開,文明服務
職工全部實行掛牌上崗,實行文明用語,將各科室的業務職能、服務程序、服務標准公開上牆,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以誠信為突破口結合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各科室把服務的具體事項、服務時限、服務標准在辦公室醒目的位置公示辦事指南。對參加社會保險的單位或個人從申請登記到履行各種手續實行「一站式」服務,並做到「四險合一」。年初對各參保單位進行核定,把參保單位信息輸入電腦實行微機化管理,及時對各參保單位失業人員變化情況進行核准、登記、造冊,准確掌握各參保單位社會保險金的繳納情況,更好地完善社會保險台賬。
二優化環境,政策引導參保
幾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政策做為促進征繳的主要環節狠抓落實。確保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地服務於廣大參保者和單位,我們多次深入廠礦、企業、街道和社區進行宣傳,發放了養老與醫療宣傳手冊萬余冊到企業職工和老百姓手中,使參保人員「一冊在手、政策皆通」
四、信訪工作
今年以來我局十分重視信訪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繼續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為進一步完善獎懲激勵機制,努力把信訪工作目標落到實處,我局針對當前信訪面臨的新形勢,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制定和完善了信訪制度,使我局信訪工作基本做到了有規可依,推動了信訪工作的開展,增強了工作可操作性,提高了工作水平。
我局把始終遏制集體上訪與重復上訪作為信訪工作的重點來抓,截止到目前,我局共接待上訪xxx餘人次,通過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預防,提前介入,努力把矛盾解決在萌芽中,消化在基層,有效防止了集體上訪、越級上訪問題的發生。在工作中,我局始終把解決廣大群眾反映的有關社會保險中的熱點、難點信訪問題放在一個大局中去認識,把它作為主要工作去抓,以積極姿態構建xx區大信訪工作格局,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原創:及時化解了各種社會矛盾,創造了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
五、信息宣傳工作
我局在信息宣傳工作中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並採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大信息報送工作力度,促使信息宣傳工作在全局工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局特設「信息獎懲制度」。此項激勵機制的誕生為我局的信息宣傳工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x-x月份,我局共發出各類信息簡報xx余篇,在xx日報發表x篇。
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社會保險擴面難度較大,部分企業經營狀況不是很好,有些業主和部分員工參保意識較為淡薄,老闆不願意為員工參保,員工也不想參保;二是社會保險費拖欠現象突出,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三是個別定點醫院、定點零售葯店醫保政策觀念不強,醫保監管有待加強;四是計算機網路建設相對滯後;五是社會保險經辦隊伍業務素質有待提高。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急待在今後的工作中開展調查研究,並針對性地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地加以解決和克服,努力推動社會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
D. 關於單位在職繳納養老保險金的若干問題。
你好,可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了,不過退休金要等到退休年齡以後才可以領取,除非申請提前退休
E. 如何做好企業養老保險工作
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決定主要內容如下:
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總結東北三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對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作出如下決定:
一、主要任務。主要任務是: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制度;統一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政策,擴大覆蓋范圍;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確定基本養老金水平;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劃清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及個人的責任;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和監管,完善多渠道籌資機制;進一步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提高服務水平。
二、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要繼續把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各項政策和工作機制,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基本養老金拖欠,切實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合法權益。對過去拖欠的基本養老金,各地要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補發拖欠基本養老金和企業調整工資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加以解決。
三、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要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要進一步落實國家有關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參保繳費。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四、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做實個人賬戶,積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要繼續抓好東北三省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其他地區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的具體方案,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國家制訂個人賬戶基金管理和投資運營辦法,實現保值增值。
五、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與監管。要全面落實《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各項規定,嚴格執行社會保險登記和繳費申報制度,強化社會保險稽核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努力提高征繳率。凡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對拒繳、瞞報少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要依法處理;對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要採取各種措施,加大追繳力度,確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應收盡收。各地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要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嚴禁擠占挪用。要制定和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實現依法監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完善工作機制,保證基金監管制度的順利實施。要繼續發揮審計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共同維護基金安全。
六、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七、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國務院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幅度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當地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增長率的一定比例。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出具體調整方案,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實施。
八、加快提高統籌層次。進一步加強省級基金預算管理,明確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府的責任,建立健全省級基金調劑制度,加大基金調劑力度。在完善市級統籌的基礎上,盡快提高統籌層次,實現省級統籌,為構建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促進人員合理流動創造條件。
九、發展企業年金。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增強企業的人才競爭能力,更好地保障企業職工退休後的生活,具備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採取市場化的方式進行管理和運營。要切實做好企業年金基金監管工作,實現規范運作,切實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利益。
十、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要按照建立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繼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要加強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建設,加快公共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條件具備的地方,可開展老年護理服務,興建退休人員公寓,為退休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不斷提高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十一、不斷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平。要高度重視社會保險經辦能力建設,加快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網路建設步伐,建立高效運轉的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把社會保險的政策落到實處。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術標准,規范業務流程,實現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管理。同時,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研究制訂具體的實施意見和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備案。勞動保障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本決定的貫徹實施。
本決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已有規定與本決定不一致的,按本決定執行。
河北省政府現尚未對該決定做出明確的執行措施。
F. 2019年鄉鎮養老保險服務站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工作職責:
(一)負責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和企業退休人員待遇結算、調整、發放,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配合局有關科室制定養老保險有關政策;具體實施市級統籌工作;負責制定全市養老保險基金收支預算,擬定三縣養老保險征繳工作目標,協同做好市本級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參保登記等。(
二)負責制定全市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實施方案;負責宣傳和貫徹執行農村養老保險有關政策;負責對縣區的業務指導、人員培訓和檢查考核;負責農村養老保險費的匯集、上繳和使用;承辦市本級農村養老保險業務的具體登記、檔案管理、帳戶處理、待遇核定和發放等工作。
(三)負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審核、接收、移轉,接收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指導督促區街居做好退休人員的日常管理和各項服務工作;建立和完善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統計上報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基礎數據;建立健全退休人員檔案庫,指導退休人員社會保險事務服務中心保管和使用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對異地居住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服務;配合開展離退休人員生存狀況調查,對領取養老金資格進行認證;積極開展和推進「銀發幫扶工程」等。
(四)負責新批退休人員的待遇核定;死亡離退休人員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費及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的結算;在職、個體繳費人員死亡及繳費不足十五年人員帳戶一次性返還結算;負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日常管理;負責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指導退休人員社會保險事務服務中心工作。
(五)負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市級統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費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反映和監督基金及各項資產的運行狀況,及時編制各項會計報表等工作
G. 如何做好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
首先自己要有深刻的認識,把這件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為自己的家人來做,自己的親戚版來做那權就好了。有好處的事情誰不想做那?事情都有正反面,當人們理解不正確的時候你要用最簡單的比方讓對方明白道理。如果人窮的連吃飯都有問題,那這個就是政府的事情了,你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