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幹部和工人的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工人和幹部的養老金,沒有任何區別,都是按照繳納養老保險年限和繳費基數以及退休上年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在計算辦法上,都是一樣的。
『貳』 普通工人一般退後能拿多少退休金
具體數據不確定,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拿多少基本養老金。
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涉及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等諸多因素,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享有的養老保險金不同,具體數據不確定,是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的。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叄』 現在退休人員養老金一般能拿到多少
現實情況是,經過連續8年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的總體待遇水平方才達到每月1531元,占退休前工資收入的比率不過在50%左右。相比之下,工作30年以上的公務員,退休金往往能達到退休前工資的90%,且能夠根據在職公務員工資上調而提高。再加上退休後仍可繼續享受一些在職時的補貼待遇,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差距日益加大。
『肆』 普通工人退休金怎麼那樣少
退休待遇與以下幾個因素有直接關系。
一、累計繳費年限。二、歷年的繳費基數及回繳費金額。
三、退答休年齡及退休上年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四、利率因素。五、其它因素。
養老保險金的多少,主要取決於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從我縣今年養老金待遇上看,從500-2400元左右均有,都是普通工人。
『伍』 一般工人交養老金有價位嗎注意不是時間!
社保嗎?養老險要咨詢當地的社保大廳
『陸』 現在的退休工人拿養老保險是多少錢一個月
全國各城市全都不一樣··一個城市的也分好幾檔··因此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城市還分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呢
一般繳納社保基數高的繳費年限多的就能多拿
『柒』 社保一般退休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社保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具體多少錢視繳費基數而定。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下面舉個例子來說明如何計算養老金。
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員工,他每月的月收入基本上都是5000元左右。假設李先生每年按照交費標准來交納社會養老保險,交費年限為30年,那麼在李先生60歲時,就可以開始按月來領取養老金了。但是李先生每月能夠領到的養老金是多少呢?
按照李先生的個人工資來看,李先生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儲存額=5000*0.08*12*30=144000元,計發月數為139的話,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144000/139=1036元。
假設當地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也為5000元,以往個人交費工資基數與當地工資平均的比例是1,那麼李先生的基礎養老金={(5000+5000*1)/2}*30%=1500元,由此得出,黃先生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15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036元=2536元。
(7)工人一般的養老金擴展閱讀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捌』 80年代後普通工人領多少退休金
很抱歉,計算養老金很復雜,這里就不算了,給你一些計算的規定,要人腦去算,頭都大了。另,欠交部分必須補交,否則辦不了退休審批。
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1996年1月1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增加過渡性養老金。
繳費年限的認定。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保人員在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按國家有關政策計算的連續工齡(勞動合同制工人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按規定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是指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後參保單位和個人共同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繳費累計12個月計為1年。繳費年限不足1年的,計算到月。
基本養老金的具體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
(1)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指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在內的全部在崗職工月工資收入的平均值。
(2)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內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算術平均值。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或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辦法是:2006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以其退休當年、前一年、前二年至參保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以下簡稱個人賬戶)時的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分別對應除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至建立個人賬戶前一年的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每年指數; 2006年1月1日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以其退休當年至參保建立個人賬戶時的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分別對應除以退休前一年至2005年的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2004年至參保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一年的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每年指數。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員,其視同繳費年限的每年指數記為1.0(視同繳費年限不足一年的,也取一個指數)按上述辦法計算出參保人員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每年的指數後,將每年指數相加,除以計算指數的年數,即為參保人員的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3%×建立個人賬戶前本人繳費年限(計算到月)。
設立基本養老金計發過渡期。在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初期,為保證參保人員退休後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不降低,根據國家要求設立計發基本養老金的過渡期。過渡期為5年(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參保人員在過渡期內達到退休年齡退休時,按本實施意見改革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簡稱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低於按改革前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簡稱原辦法)待遇標準的,差額部分可予補齊;高於原辦法待遇標準的,差額部分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計發。過渡期第1年退休,按差額部分的20%計發;第2年退休,按差額部分的40%計發;第3年退休,按差額部分的60%計發;第4年退休,按差額部分的75%計發;第5年退休,按差額部分的90%計發。第6年不再予以限制,同時取消新辦法與原辦法對比計算的做法。
所稱原辦法,是指自1998年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來至2005年底期間基本養老金計發政策規定的所有辦法。過渡期內按原辦法計算基本養老金時,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職工月平均工資封定在2005年,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和過渡性調節金的標准封定在2006年。
另:農墾企業計發: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0%*繳費年限*1%.
2、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0%*1.3%*視同繳費年限
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40 233
41 230
42 226
43 223
44 220
45 216
46 212
47 208
48 204
49 199
50 195
51 190
52 185
53 180
54 175
55 170
56 164
57 158
58 152
59 145
60 139
61 132
62 125
63 117
64 109
65 101
66 93
67 84
68 75
69 65
70 56
『玖』 正常退休的普通職工能拿多少退休金
這得看交了多少錢的社保,社保的交費金額、繳費年限不同,退休的時候拿的養版老金的金額權就不一樣。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