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本養老保險屬於應付職工薪酬么
屬於應付職工的薪酬。
職工薪酬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的會計分錄:
1、計提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支付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銀行存款
其他應收款-社保(個人部分)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3、支付社保時:
借:管理費用-社保費(公司部分)
其他應收款-社保(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1)商業養老保險屬於職工薪酬嗎擴展閱讀:
一、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應付的職工薪酬確認為負債,除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外,應當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應由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
(二)應由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建造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職工薪酬,計入當期損益。
二、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計算,並按照準則第四條的規定處理。
❷ 企業為職工繳納的的基本養老保險金,補充養老保險費,以及為職工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均屬於企業提供的職
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根據新的會計准則,凡是直接為職工支付的費用都是應付職版工薪酬的核算權范圍,只不過在明細核算是這三種情況核算有所不同,基本養老保險金是屬於國家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應在「應付社保金----應付養老保險」中核算,補充養老保險費,以及為職工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則不是國家強制性的保險,是企業的福利性質,應在「應付福利」或「非貨幣性福利」明細中核算。
❸ 以購買商業保險形式提供給職工的各種保險待遇屬於職工薪酬嗎
(一)商業保險的會計處理
根據會計准則規定,以購買商業保險形式回提供給職工的商業答保險待遇,屬於職工薪酬范圍,應計入相關資產或成本費用。
(二)商業保險的稅務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具體你可以搜索《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
❹ 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計入應付職工薪酬嗎
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具體賬務處理如下:內
提取時:
借:管理費容用--社會保險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繳納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
(4)商業養老保險屬於職工薪酬嗎擴展閱讀:
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 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❺ 商業保險計入工資
職工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財產保險、人身保險等商業保險,屬於個人投資行為,其專所需資金一律由職工屬個人負擔,不得由企業報銷。
企業按照內部議事規則,經過董事會或者經理(廠長)辦公會決議,改革內部分配製度,在實際發放工資和社會保險統籌之外,為職工購買商業保險,作為職
工獎勵的,所需資金從應付工資中列支;作為職工福利的,所需資金從結余的應付福利費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導致應付福利費發生赤字。
商業保險是指通過訂立保險合同運營,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形式,由專門的保險企業經營。
商業保險關系是由當事人自願締結的合同關系,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保險公司根據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達到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
。
所謂社會保險,是指收取保險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用來對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傷殘、死亡和失業而導致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工作機會的成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❻ 1.企業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以及為職工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均屬於企業提供的職工
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根據新的會計准則,凡是直接為職工支付的費用都是應付職版工薪權酬的核算范圍,只不過在明細核算是這三種情況核算有所不同,基本養老保險金是屬於國家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應在「應付社保金----應付養老保險」中核算,補充養老保險費,以及為職工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則不是國家強制性的保險,是企業的福利性質,應在「應付福利」或「非貨幣性福利」明細中核算。
❼ 企業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否應當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提取時:
借:管理費用--社會保險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繳納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
應付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
❽ 企業以購買商業保險形式提供給職工的各種保險待遇亦屬於職工薪酬。這句話是對還是錯,求助……
職工薪酬包含工資獎金、津貼、各種福利(過節費、高溫費)員工膳食(工作餐)以及補充養版老保險(年金保權險),是實實在在為員工的目前和將來利益補貼的。
但購買商業保險不一定是職工薪酬,比如說僱工責任險,表面上被保險人是員工;但是主要是企業為降低自己的風險而購買;這種財產保險單獨列支。
❾ 商業養老保險和個人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領取工資的方式不一樣嗎
商業養老和個人養老是有區別的,個人養老保險是屬於社會保險。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區別表現為 :
(l) 經營主體不同。商業保險的經營主體必須是商業保險公司。而社會保險可以由政府或其 設立的機構辦理 , 也可以委託金融經營機構如基金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代管 , 社會保險帶有行政性特色。在我國 , 經辦社會保險的機構是由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授權的社會保險機構。
(2) 行為依據不同。商業保險是依合同實施的民事行為 , 保險關系的建立是以保險合同的形式體現的 , 保險雙方當事人享受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也是以保險合同為依據的。而社會保險則是 依法實施的政府行為 , 享受社會保險的保障是憲法賦予公民或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為保證這 一權利的實現 ,國家必須頒布社會保險的法規強制實施。
(3) 實施方式不同。商業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貫徹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的原則 , 除少數險種外 , 大多數險種在法律上沒有強制實施的規定。而社會保險則具有強制實施的特點 , 凡是社會保險法律法規規定范圍內的社會成員 , 必須一律參加 , 沒有選擇的餘地 , 而且對無故拒 交或遲交保險費的要徵收滯納金 , 甚至追究法律責任。
(4) 適用的原則不同。商業保險是以合同體現雙方當事人關系的 , 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 , 即保險人承擔賠償和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完全取決於投保人是否交納保險費以及交納的數額。
也就是多投多保 , 少投少保 , 不投不保。因而 , 商業保險強調的是 " 個人公平 " 原則。而社會保 險因其與政府的社會經濟目標相聯系 , 以貫徹國家的社會政策和勞動政策為宗旨 , 強調的是 " 社會公平"原則。投保人的交費水平與保障水平的聯系並不緊密 , 為了體現政府的職責 , 不管投保 人交費多少 , 給付標准原則上是同一的 , 甚至有些人可以免交保險費 , 但同樣能獲得社會保險的保障。
(5) 保障功能不同。商業保險的保障目標是在保險金額限度內對保險事故所致損害進行保險 金的給付。這一目標可以滿足人們一生中生活消費的各個層次的需要 , 即生存、發展與事受都可 以通過購買商業保險得到保障。而社會保險的保障目標是通過社會保險金的支付保障社會成員的 基本生活需要 , 即生存需要 , 因而保障水平相對較低。
(6) 保費負擔不同。交付保險費是商業保險投保人應盡的基本義務 , 而且保險費中不僅僅包含死亡、傷殘、疾病等費用 , 還包括了保險人的營業與管理費用 , 投保人必須全部承擔。因而 , 商業保險的收費標准一般較高。而社會保險的保險費通常是個人、企業和政府三方共同負擔的。 至於各方的負擔比例 , 則因項目不同、經濟承擔能力不同而各異。
領取方式也不同。商業保險一般是按年領取的(個別產品也可以按月領取),社會保險是按月領取的。
❿ 養老保險屬於工資收入嗎
養老保險,屬於薪酬,非現金薪酬。延後發放的,就是我們退休了才有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