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否屬於企業退休人員?如果是屬於此類,那麼湖北省今年上調了基本養老金的額度。
湖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印發了《關於2010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鄂人社發〔2010〕6號),決定從2010年1月1日起,為2009年底前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月人均調整水平為130元,增幅達11.8%,比全國平均水平(120元)高出10元,比2009年我省調整水平(110元)高出20元。此次調整涉及全省符合條件的255.9萬企業退休人員。具體調整辦法是:
一、普調。每人每月增加60元。
二、按按繳費年限調整。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2元。
三、對五類特殊群體另給予適當傾斜:
(一)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給制的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薪金制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三)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四)退休前被用人單位評聘為正高職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
退休前被用人單位評聘為副高職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含高級技師)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五)符合勞社部發〔2002〕9號文件規定的原工商業者,每人每月增加20元。
Ⅱ 武漢農村80歲老人每月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
如果就按你養老金之說,那就是60歲以上沒有任何養老保障的老人,由國家財政發放每人每月88元城鄉居民養老金。規定,對此地方政府財政有錢,允許上不封頂。 各地對於80歲以上老人,地方財政有錢地區,大都發放高齡補貼(與你說的養老金不是一回事),地區不同、經濟發展狀況不同高齡補貼是有差異的。
Ⅲ 國家對60歲以上農村老人的補貼問題
農村戶口60歲以上補貼政策:1.基礎養老金之前在農村的老人沒有交養老保險專的習慣性,但是國家政策依然每屬一年都會給農村60以上的固定養老金,也就是說國家的補貼養老金是完全免費的,在農村達60歲的老人都有權利得到這樣的一筆養老補貼資金。2.農村老人高齡津貼我國政策對老人家的高齡化一直都關注,所謂的高齡的年齡均衡達70歲以上的老人,今年國家對高齡的津貼又開多條政策,就針對達到高齡的老人又多得了一份津貼,而這種補貼只給70歲高齡發放,70歲以下的都無權利領取這份津貼,不過有這樣的政策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有這樣資格。3.農民自費養老金早在幾年前國家一直對農村推薦養老保險資金政策了,在當時可以選擇交養老保險,也就是說是自費養老保險,從開始從每一年交100塊,然後一直到2000元每一年的不同檔次。根據農村繳納的總額統計來計算,農民到60歲之後就能夠領取到養老保險金額,如果一年交2000元,交夠15年,那每個月可以領取500元左右的養老保險,也包含固定養老金在內。
Ⅳ 我想知道農村滿60歲的老人每個月得到政府多少錢的補貼,每個省是否都一樣
農村戶籍年滿60周歲老人可以領取國家每月發放養老金,具體金額各省不同。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
第七條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4)湖北省農村老年人養老補貼發放擴展閱讀:
60歲以上「人人有養老金『』
按照廣東省市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標,廣州到2012年底需要做到60歲以上城鄉居民100%領取養老待遇,年底廣州將實現60歲以上居民「人人有社會養老金」。記者從廣州市人社部門了解到,為達到這一目標,目前廣州市、區各級政府正在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確保財政補貼資金到位。
市財政補貼22億元
廣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今年8月啟動,針對16歲以上無養老保險的人群。目前廣州符合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群眾有236萬人,已經有38萬人享受養老金待遇,其中農村居民30萬人,城市老年人8萬人。
廣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扣除已享受待遇的老年居民外,實際上廣州剩下的60歲以上沒有養老保險的居民數量並不多,預計年底可以順利實現廣州60歲以上城鄉居民「人人有養老金」的目標。
據悉,為了完成這個目標,目前廣州市、區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民政等相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落實。其中各級政府負責制定具體的落實方案,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確保財政補貼資金足額到位。
市人社局介紹,相比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府補貼力度較大。其中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水平達到91%。同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回報率較高,在2.8倍和11.7倍之間。參保人在按規定繳費15年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可達175元-531元。
如果繳費超過15年,領取的養老金會更多。據悉,每年廣州市財政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補貼在22億元左右。
政府全額資助困難人群
對困難群體參加廣州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廣州有什麼優惠政策。
廣州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廣州的「五保」對象、重度殘疾人、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低收入困難待遇期間的人員參加城鄉居保,政府對其參保繳費的個人繳費部分按第一檔標准(即10元/月)進行資助。
達到領取條件後,這些人每月可領取175元養老金。如果這些群眾希望多繳費、多領取的話,也可以自己在政府資助的基礎上,再次繳費。
「符合規定免予繳費的孤寡老人、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低收入困難待遇期間的人員選擇繼續按原標准繳費的,繼續免予繳費,按照每月450元的標准享受養老金,今後參與城鄉居保的養老金調整。」市人社局介紹。
月平均領取超過600元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各個區由於經濟條件不一、居民繳費水平不同,領取養老金的待遇也不一樣。廣州城鄉居民每月平均領取養老金超過600元,越秀等區的領取額度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增城則在平均線之下,為每月365元。
城鄉居民每月領取的幾百元養老金是否太少?對此,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涉及兩個問題:繳費和制度涉及到的人群。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原本繳費水平就不高,最低每月才交10元,卻可領取175元的養老金。這樣的回報率已經相當高了。同時城鄉居民原本的消費水平就比較低,像農村居民自家有地種菜,這筆養老金可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市人社局相關領導介紹,如果參保人想要更好的晚年保障,則需要選擇更高的繳費額度、長期繳費,這樣才能在退休後拿到更多養老金。
鼓勵早參保,多繳多得
此前廣州市農民養老保險推進過程中,出現群眾「早參保、多吃虧」的矛盾。對此,此次廣州市人社局出台規定,對於城鄉居民養老辦法實施後,達到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在制度實施2年內,可以一次性提高原來的繳費,政府補助同時提升,以實現公平。
鼓勵城鄉居民早參保、長繳費,多繳多得,政府的補助力度也隨著繳費的額度而上升。
「政府對參保人個人繳費和集體經濟組織補助都給予了補貼,其中,政府對參保人最低繳費標準的補貼力度達到150%(個人繳10元/月,政府補貼15元/月)。」市人社局介紹。
對於為何設定個人繳費每月才10元的低額度,人社部門解釋表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之初,就是針對老弱病殘等社會弱勢群體的,繳費門檻低,才能保證所有人都能有養老保險、所有人都能參保得起。
而在待遇計發環節,廣州進一步加大了參保人繳費累計超過15年後的激勵力度,規定每超1年,加發的基礎養老金由原新農保政策規定的1.56元提高至6元,引導年輕人早參保、長繳費。
Ⅳ 湖北荊門2020年農村老人60歲買不起社保的,國家補貼多少錢
沒有任何養老保障60歲以上老人,由國家財政發放每人每月88元城鄉居民養老金。
Ⅵ 2020年國家對65歲以上農村老年人沒有上農保的每人每月補多少養老補貼
農村 戶口60歲以復上補貼政策:1.基礎養制老金之前在 農村的老 人沒有交養老保險的習 慣性,但是國家政策依然每一年都會給農村60以上的固定養老金,也就是說國家的補貼養老金是完全免費的,在農村達60歲的老人都有權利得到這樣的一筆養老補貼資金。2.農村老人高齡津貼我國政策對老人家的高齡化一直都關注,所謂的高齡的年齡均衡達70歲以上的老人,今年國家對高齡的津貼又開多條政策,就針對達到高齡的老人又多得了一份津貼,而這種補貼只給70歲高齡發放,70歲以下的都無權利領取這份津貼,不過有這樣的政策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有這樣資格。3.農民自費養老金早在幾年前國家一直對農村推薦養老保險資金政策了,在當時可以選擇交養老保險,也就是說是自費養老保險,從開始從每一年交100塊,然後一直到2000元每一年的不同檔次。根據農村繳納的總額統計來計算,農民到60歲之後就能夠領取到養老保險金額,如果一年交2000元,交夠15年,那每個月可以領取500元左右的養老保險,也包含固定養老金在內。
Ⅶ 現在國家對60歲以上老人養老每個月補貼多少(農村戶口的),
農村戶口60歲以上補貼政策:1.基礎養老金之前在農村的老人沒有交養老保險的習慣性,但是國家政策依然每一年都會給農村60以上的固定養老金,也就是說國家的補貼養老金是完全免費的,在農村達60歲的老人都有權利得到這樣的一筆養老補貼資金。2.農村老人高齡津貼我國政策對老人家的高齡化一直都關注,所謂的高齡的年齡均衡達70歲以上的老人,今年國家對高齡的津貼又開多條政策,就針對達到高齡的老人又多得了一份津貼,而這種補貼只給70歲高齡發放,70歲以下的都無權利領取這份津貼,不過有這樣的政策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有這樣資格。3.農民自費養老金早在幾年前國家一直對農村推薦養老保險資金政策了,在當時可以選擇交養老保險,也就是說是自費養老保險,從開始從每一年交100塊,然後一直到2000元每一年的不同檔次。根據農村繳納的總額統計來計算,農民到60歲之後就能夠領取到養老保險金額,如果一年交2000元,交夠15年,那每個月可以領取500元左右的養老保險,也包含固定養老金在內。
Ⅷ 湖北農村社保發放標准2019年
農村養老保險是啥?
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戶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由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有兩大亮點:
一是籌資模式有了重大改變;
二是養老金待遇有了重大調整。
1.籌資模式
資金籌集的社會化,適應於現階段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責任分擔機制逐漸開始形成:主要是個人的積累賬戶,由集體和國家補助的部分構成統籌基金,統一進行地市級統籌。
2.待遇問題
1參保者每人年均享30元政府補貼
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群,而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范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年30元給予補貼。
2零繳費參保
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本人不繳費也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80元,比國家每人每月55元的標准高出25元。但60歲以上老人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也是有條件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必須按新政策參保繳費,已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則視為已參保繳費。
且以往各類養老保險政策都須補足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而今後參加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則可不補繳。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可自願按每月40元、60元、90元3個檔次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樣,除能按月領取80元基礎養老金外,還能領取按所選檔次發放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待遇水平將大幅提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湖北省老人怎麼補貼
2017湖北省老年人補貼政策如下
昨日,省政府在漢召開電視電話會,部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工作。根據省政府日前下發的《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費比例是20%,個人繳費比例是8%;政策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這標志著我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涉及人群:
公務員、參公人員和事業編制工作人員
《意見》提出,改變現行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獨立於機關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
改革的單位是,全省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確定為行政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已經分類為生產經營類但尚未轉企改制到位的單位,不納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辦法另行制定。
涉及人員范圍是:參保單位的編制內工作人員。對於人事、編制管理不規范的單位,要先按有關規定清理規范,待明確工作人員身份後再納入相應的養老保險制度。參保單位中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員,依法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離休人員不納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繼續由原單位保障。
繳費比例是8%,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繳費工資基數實行「300%封頂、60%保底」,即繳費工資超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單位繳費工資基數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按國家和省規定的項目核定。
養老金計發:
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改革後,新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其中,對2015年9月30日前參加工作、2015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中人」,加發過渡性養老金。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體現工作人員整個職業生涯的勞動貢獻,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基礎養老金,以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繳費年限越長,待遇水平越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以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計算出個人賬戶養老金。實際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特別要說明的是,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對於「中人」,由於改革前沒有實際繳費,其符合政策的工作連續(連續工齡)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計發過渡性養老金。
待遇銜接: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
中人逐步過渡
為保持待遇平穩銜接,對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原待遇不變;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用新制度計算養老待遇;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加發過渡性養老金,並設置10年過渡期,實行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即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改革後第一年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發放20%,依此類推,第十年退休的人員發放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職業年金:
單位按8%繳納,個人按4%繳納
《意見》提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含退休人員)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個人按4%繳費,繳費全部計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