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會養老保險現收現付模式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是什麼
社會來養老保險基金是由國家自財政部門統一管理支付,任何人無權用於其他。一般財務所指的現收現付是現金收與支,但是社會養老保險很早就不存在現收現付模式了,問題不是太明確,希望可以幫到你。有事可以旺我號同網路。
『貳』 什麼是養老保險的收支模式
中國實行以現收現付為主兼具基金積累制的統賬結合模式。即工資的8%放到個人賬戶上,企業繳納的20%用來現收現付,即用來統一支付給退休一代養老。但在實際操作中,因制度轉型等原因,個人賬戶是空賬,這部分錢用來支付給退休的一代了,因此,目前的養老制度實際上是現收現付制的,不是嚴格的「部分積累制」。養老模式大致分為兩種:現收現付制與基金積累制,簡單來說,前者是在職的人養退休的人,後者是自己養自己。現收現付制是以勞動者在職期間的繳費加上同期用人單位或僱主繳費和政府補貼組成的養老保險基金來支付退休者養老金,實行年度收支平衡預算;基金積累制是勞動者在職期間通過自己和僱主的繳費建立並逐年積累個人養老賬戶基金,退休後再以積累的養老基金和投資收益來給付自己的養老金,實行基金儲備制。前者具有互助共濟、無保值增值壓力等特點;後者管理復雜、有保值增值壓力,但可減輕政府負擔。現收現付制體現的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本質,我國選擇統賬結合模式,則是想通過個人賬戶的設置來調解代際負擔的公平性。
『叄』 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這兩種養老金籌資模式的區別是什麼
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的區別如下:
1、開發票時填寫的信息不同
現收現付制需要在申報的「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購買方為企業的憑證,索取申報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而銷售方為其提供開完全積累制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完全積累制是具有唯一性的,只要稅務發票系統裡面查到了這家企業的發票代碼不同,就可以查詢到這家企業的進銷項發票情況,也就可以知道企業是否虛開發票了。
2、職責不同
現收現付制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而完全積累制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並組織實施。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要結合本單位的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以及生產、經營、供應、銷售、勞動、技術措施等計劃,按年、按季、按月進行編制,
並根據企業的經濟核算責任制將各項計劃指標分解下達落實,督促執行。根據生產經營發展和節約資金的要求,組織有關人員,合理核定資金定額,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根據管用結合和資金歸口分級管理的要求,擬定資金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並組織有關部門貫徹執行
3、包括范圍不同
現收現付制包括20款,即電力建設基金收入、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收入、養路費收入、車輛購置附加費收入、鐵路建設基金收入、公路建設基金收入、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收入、郵電附加費基金收入、港口建設費收入。
而完全積累制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
礦產資源補償費、印花稅、耕地佔用稅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4、考核內容不同
現收現付制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完全積累制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完全積累制
網路-現收現付制
『肆』 養老保險制度現收現付模式的特點的是
現收現付制的來特點
1、完全依靠自當前的收入去支付現在的支出,以支定收,基金沒有結余,從而避免了完全基金制下基金遭受通貨膨脹而貶值的風險,也能夠對基金進行有效的管理。由於現收現付制是下一代人養上一代人,因此具有代際之間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2、但這種模式在人口年齡結構年輕、保障范圍較窄、支付標准較低的情況下,尚可正常運行;在經濟不景氣、人口出現老齡化、支付范圍和標准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繳費比例過高,當代負擔沉重,資金籌集困難等問題。
『伍』 社會養老保險中的現收現付式和基金式是什麼意思
現收現付沒怎麼聽說,字面意思應該是馬上可以把收的錢支出出去的意思專吧,不過社保屬基金都明確要求收支兩條線,收入必須進入社保基金以後才可以支出。
通俗點說,社保基金就是可以用於支付社保待遇的錢,包括養老基金、工傷基金、生育基金、醫療基金、失業基金,裡面的來自單位和個人繳納,財政轉移支付以及國有資產劃撥等。說通俗點就是等待支付社保待遇的錢,不過因為通脹等原因,社保基金會有一些運作方式,比如投資股票,購買債券等等,不管做什麼,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社保基金保值升值。
『陸』 養老保險中現收現付制、儲蓄積累制、部分積累制的優點和缺點
養老抄保險中現收現付襲制、儲蓄積累制、部分積累制的優點和缺點是:
儲蓄積累制:
優點:政府強制性要求參保認為養老儲蓄,從而可以建立起一定規模的養老保險基金;可以提高社會儲蓄率;儲蓄積累制比現收現付制對工作人員有更好的激勵作用;在總供給不足的條件下,儲蓄積累制的養老社會保險制度可能更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缺點:儲蓄積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於現收現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積累制:也稱「部分基金制」,是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兩種模式的結合。在部分積累制情況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一部分來自於現收現付式的籌資方式,另一部分來自於完全積累式的籌資方式。
優點:
1、保險費率低於完全基金制,而保險費率的增長又比現收現付制緩慢、平衡。
2、不需考慮長期費用,下一代人的負擔相對少於現收現付制,有利於擴大儲蓄和促進投資。
3、受人口結構、通貨膨脹和經濟狀況的影響也相對少些。
『柒』 為什麼我國養老保險的籌資模式要由現收現付制度轉換為部分積累制
現收現付制的機制是由年輕一代供養上一代,將年輕一代繳納的保險費用用於支付給老一內代的養老保險容金。這種基金籌資模式可以應對通貨膨脹所帶來的風險。
但是,這種籌資模式與人口結構有密切的關系,當老齡化嚴重,就會增加養老保險費用的支出,年輕一代繳納養老保險的費用就要增加,從而增加了年輕人的負擔。另外,1997年實行養老保險以來,1997年之前退休的人(即「老人」)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須完全由社會提供;1997年之前參加工作,1997年以後才退休的人(即「中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不足以供他們養老,須由社會支出一部分,這也就是我國養老保險面臨的最大難題——所謂的「隱性債務」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養老保險籌資模式由現收現付制改為部分積累制,個人繳納存入個人帳戶,用於個人養老;企業繳納費用計入社會統籌帳戶,解決隱性債務問題,從而,既保證了老一代的養老保障,又減輕了年輕一代的負擔。
『捌』 我國現階段的基本養老保險採用的是現收現付制嗎 如果不是的話,現在採用的是什麼
不完全是,有基金儲備
『玖』 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現收現付制還是完全積累制或是半積累制
應該是現收現付來制,這是我國源的國情決定的。
為什麼?
因為農村的一些群體,已經達到退休年齡,而政策規定:
農村養老保險針對達到退休年齡的,有2種解決辦法:
(一)老人可以不交(但子女必須參保);
(二)或者老人採取一次性交清兩種處理方式,是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的。
多數都是第一種方式居多,老人沒有交錢,但同樣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
當然養老金,國家和當地政府也進行了補貼的,基礎養老金國家補貼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