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

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1-02-06 14:22:11

A. 參加社會統籌養老保險在退休後養老金領取的計算方法

按照新制度的設計,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為每月發放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1/120。

另外,國家對於「中人」還將給予以過度性養老金為方式的補償,但是,對於過度性養老金的制定和發放標准新政尚未明確。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具體演算法為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期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舉例:北京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10年,假設10年後北京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退休後,他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呢?

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後,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其中,(3000元×15%)為基礎養老金;(3000元×8%×12×10÷120)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11%調整為8%

單位繳費的部分不會減少;總體上退休後待遇不會降低

新政策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並且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將全部用於社會統籌,確保當期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個人繳費則全部用於積累,用於本人將來的養老問題。

很多人想知道,這是不是減輕了單位對個人的養老責任、會不會降低將來養老金的收入?

對第一個問題,專家的解釋是:原本由單位繳納、打入個人賬戶的3%,現在雖然不入個人賬戶,但會轉而注入統籌基金。這相當於這部分錢從左口袋進入了右口袋,並沒有跑掉,最終仍然會用於發放基本養老金。

對第二個問題,專家的回答是,這樣調整,只是待遇結構發生了變化,待遇水平不會降低。

以職工繳費年限35年退休為例,改革前基本養老金的目標替代率是58.5%,其中20%為基礎養老金,38.5%為個人賬戶養老金;改革後目標替代率調整為59.2%,其中基礎養老金替代率調整為35%,個人賬戶養老金替代率調整為24.2%。新老辦法對比,基本養老金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基礎養老金增加,個人賬戶規模有所降低,總體水平與改革前大體相當。
個體戶參保

政策上給予傾斜,城鎮企業職工繳費總比例為28%左右,個體工商戶繳費比例統一調整為20%,計發辦法相同

養老新政策在覆蓋面上進一步擴大——明確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國家在政策上給予這部分人適當傾斜。目前,城鎮企業職工繳費總比例為28%左右。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統一調整為20%。後者比前者的繳費水平總體上低8個百分點,但其計發辦法相同。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測算表明,按改革後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要大大高於其本人繳費所能支撐的待遇水平。(白天亮)。

B. 個人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啊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

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由此可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基礎是社會平均工資,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新人」為例,其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高於社會平均工資,這也加大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1999—2009年,各年機關和事業單位平均工資都高於全國平均工資水平。

就養老金替代率而言,1997年中國企業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替代率達76.3%,以後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說明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的速度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而與機關事業單位比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只有機關事業單位的一半多。

(2)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5、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1/An-1+an/An)÷N。

公式中:a1、a2……an-1、an為參保人員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繳費工資;A1、A2……An-1、An為1992年至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職工年平均工資(2001年起為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N為參保人員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

其中:對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員,An、An-1均取該年上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員,An取該年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2008年7月1日後繳納的1996年1月1日後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應按到賬時間合並計算後,用於到賬年度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

其中,退休當年補繳以前年度基本養老保險費並到賬的,退休上一年年底前的補繳基數與退休上一年的繳費基數合並計算後,用於退休上一年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

對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小於4年的參保人員,其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不得超過1.0,即:計算結果大於或等於1.0的,其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1.0確定;小於1.0的,按實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退休養老金

C. 退休金計算方法什麼是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

事業單位改革所實行的辦法「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全句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意思是:

一、老人老辦法

妥善處理改革前後退休人員待遇水平的平穩銜接。對改革前已經退休的「老人」,繼續按原來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保持已有待遇不降低。

二、新人新辦法

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實行新制度,建立新機制。

三、中人逐步過渡

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基本養老金中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加發過渡性養老金。同時建立職業年金,以更好地保證退休待遇。

中人指的是:2014.10.1~2024.10.1 這 10 年中退休的人都叫「中人」,國家規定「中人」每年補發10%,到 2024.10.1「中人」補齊到與「新人新標准」一樣。


(3)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現在事業單位正在大刀闊斧的進行著改革。不用過度緊張,目前的信息是事業單位改革所實行的辦法已經考慮到編制和養老金的問題,「老人老辦法」,就是保持既得利益不變。「新人新辦法」,是按照改革要求建立新的管理體制和機制。

事業單位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陸續有一些新的規定出現。目前,國家印發了《關於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

《通知》提出,為進一步加大支持創新的力度,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和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D. 自由職業者退休金計算方法

退休金的計算方法是:

每月退休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0.6-3之間,一般自由職業者都是按照0.6繳納;計發月數50歲退休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隱憂正在浮現,養老金入不敷出、兩極分化的問題漸趨嚴重。根據預測,到2035年左右,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積結余或將耗盡。

(4)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E. 企業養老金計算方法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5)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企業職工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年紀亦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後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

2014年1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並向其中有特殊困難的群體適當傾斜。全國74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2016年4月15日,人社部表示,經國務院批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

F. 養老金替代率的計算方法

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 = 59.09% 。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層次計算,它包括: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與其在職時工資收入之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企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行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行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地區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地區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全國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與全國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五種。根據工作或研究需要,可採用不同的比值(比率)來說明個人、企業、行業、地區、全國養老金替代率狀況、平均值、縱橫向水平比較和變動趨勢。

G. 養老保險與退休金怎麼計算

按照新制度的設計,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為每月發放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1/120。
另外,國家對於「中人」還將給予以過度性養老金為方式的補償,但是,對於過度性養老金的制定和發放標准新政尚未明確。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具體演算法為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期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舉例:北京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10年,假設10年後北京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退休後,他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呢?
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後,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其中,(3000元×15%)為基礎養老金;(3000元×8%×12×10÷120)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11%調整為8%

單位繳費的部分不會減少;總體上退休後待遇不會降低

新政策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並且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將全部用於社會統籌,確保當期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個人繳費則全部用於積累,用於本人將來的養老問題。

很多人想知道,這是不是減輕了單位對個人的養老責任、會不會降低將來養老金的收入?

對第一個問題,專家的解釋是:原本由單位繳納、打入個人賬戶的3%,現在雖然不入個人賬戶,但會轉而注入統籌基金。這相當於這部分錢從左口袋進入了右口袋,並沒有跑掉,最終仍然會用於發放基本養老金。

對第二個問題,專家的回答是,這樣調整,只是待遇結構發生了變化,待遇水平不會降低。

以職工繳費年限35年退休為例,改革前基本養老金的目標替代率是58.5%,其中20%為基礎養老金,38.5%為個人賬戶養老金;改革後目標替代率調整為59.2%,其中基礎養老金替代率調整為35%,個人賬戶養老金替代率調整為24.2%。新老辦法對比,基本養老金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基礎養老金增加,個人賬戶規模有所降低,總體水平與改革前大體相當。
個體戶參保

政策上給予傾斜,城鎮企業職工繳費總比例為28%左右,個體工商戶繳費比例統一調整為20%,計發辦法相同

養老新政策在覆蓋面上進一步擴大——明確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國家在政策上給予這部分人適當傾斜。目前,城鎮企業職工繳費總比例為28%左右。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統一調整為20%。後者比前者的繳費水平總體上低8個百分點,但其計發辦法相同。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測算表明,按改革後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要大大高於其本人繳費所能支撐的待遇水平。(白天亮)

H. 2018 退休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方法為: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寧波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底前(或改制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12月31日前繳費年限(或改制前視同繳費年限)×1.4%;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8)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I. 按老辦法如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1.2%(或1%)。

註:過渡養老金以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計算;

繳費年限滿十五年以上(指全部繳費年限)計1.2%;繳費年限滿十年不滿十五年(指全部繳費年限)計1%。

① 平均指數(計算到2001年6月底止): (全部繳費年限各年度繳費年限各年度指數∑×)A、93年指數=83.088.361309388.3693×++元元年社會平均標准工資元年本人標准工資B、各年度指數=各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各年度個人繳費工資

②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平均指數×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對「新人」和「中人」採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

「新人」是指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並繳費年限滿15年的人員。計算方法: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中人」是指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並繳費年限滿15年,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

「新人」繳費年限都是實際繳費的年限。這樣,「新人」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就多,「中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就少。所以用「過渡性養老金」來彌補「中人」個人賬戶歷史積累少的問題。

(9)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2015年6月29日,中國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

標志著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替代率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痴呆症的預防用葯 瀏覽:594
老年人集體上訪處置預案 瀏覽:925
中老年人表情 瀏覽:946
烏海市65歲以上有多少老人 瀏覽:671
中年男性戴什麼健康長壽 瀏覽:485
長春市朝陽區老年大學 瀏覽:560
重陽節活動的主題名稱 瀏覽:670
兒子不孝順在因果輪回 瀏覽:674
長期病假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瀏覽:497
成都華陽老年大學在哪裡 瀏覽:172
長壽胖老人 瀏覽:770
資陽有養老院嗎 瀏覽:9
養老院送養人負什麼責任 瀏覽:943
老人家玩的入迷了 瀏覽:922
四川退休金2015新政策 瀏覽:266
60歲的老年人如何鍛煉身體 瀏覽:628
煙台社保退休科 瀏覽:392
做人要孝敬父母 瀏覽:391
平江長壽喪 瀏覽:586
贊孝順的經典句子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