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按老辦法計算養老金基本工資怎樣算
別算了。
算了也白算。
因為2014.10以後退休的人員,必須按新標准算。 國家政策,誰敢不從!
❷ 中人養老金計算細則
重慶市中人退休養老金什麼時候落實:
❸ 事業單位中人退休,補發養老金標準是什麼,不知虧大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自批准退休的次月起,養老金兌現。但其中,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高於老辦法的部分,按每年兌現10%遞增。
❹ 中人養老金按新標准多出部分為什麼打折2020年
國家政策規定
❺ 中國的退休費講的是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這個老,中,新指何年何月啊
1、老人老辦法《實施辦法》規定,本辦法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原來的辦法發給養老金,與本辦法實施後退休的人員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
2、新人新辦法《實施辦法》規定,本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3、中人中辦法基本養老金有四部分構成,即: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實施辦法》規定,本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人員,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魯勞發[1998]141號文件規定,在實施了過渡性養老金後待遇仍然偏低、難以平穩過渡的,可再設置過渡性調節金;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與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同樣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❻ 中人退休工資計算辦法
今年養老金調整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變化在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調整待遇,這也是上世紀90年代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首次同步調整養老待遇。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6.5%左右的調整幅度是指全國總體平均水平而言的,並不意味著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按6.5%來調整,更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發養老金。各統籌地區具體調整幅度,還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實施方案來具體確定。
並軌後「中人」按照各地政府出台的實施方案增加養老金。一般會在6—7月底之前結束。
❼ 退休金計算方法什麼是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
事業單位改革所實行的辦法「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全句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意思是:
一、老人老辦法
妥善處理改革前後退休人員待遇水平的平穩銜接。對改革前已經退休的「老人」,繼續按原來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保持已有待遇不降低。
二、新人新辦法
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實行新制度,建立新機制。
三、中人逐步過渡
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基本養老金中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加發過渡性養老金。同時建立職業年金,以更好地保證退休待遇。
中人指的是:2014.10.1~2024.10.1 這 10 年中退休的人都叫「中人」,國家規定「中人」每年補發10%,到 2024.10.1「中人」補齊到與「新人新標准」一樣。
(7)中人養老金細則擴展閱讀:
現在事業單位正在大刀闊斧的進行著改革。不用過度緊張,目前的信息是事業單位改革所實行的辦法已經考慮到編制和養老金的問題,「老人老辦法」,就是保持既得利益不變。「新人新辦法」,是按照改革要求建立新的管理體制和機制。
事業單位改革的過程中,也會陸續有一些新的規定出現。目前,國家印發了《關於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
《通知》提出,為進一步加大支持創新的力度,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和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❽ "新人"「老人」「中人」退休待遇怎麼算
「老人老辦法」,即統一制度實施前已經退休的「老人」,其基本養老金的支付仍按照當地規定的標准發給養老金,並享受今後養老金正常調整時增發的補貼,也就是說實施「統賬結合」對這個群體基本沒有影響,該領多少領多少。
「新人新辦法」,由於「新人」是「統賬結合」實施之後參加工作,一開始工作就建立了個人賬戶,並記錄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他們將來退休時個人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其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為:
基本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 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1)/2)*1%*繳費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中人中辦法」,中人是情況最復雜的一個群體,其退休待遇具有一定特殊性。
按規定「中人」不僅享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而且還要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出的、主導性的「中人」過渡辦法執行,即指數化方式,是指對過渡年限的養老金用《勞動部關於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3]275號)文件中繳費性養老金的辦法計算,計算公式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辦法與新人相同,過渡性養老金=職工退休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系數(介於1.0%-1.4%之間,各省市經測算後確定)*中人臨界點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
❾ 機關事業退休金新政策,中人已退休怎麼計發退休金
「中人」的問題主要是50-70後的問題,因為他們很多人長期不需要交納社保,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的人,雙軌制的破冰,設置了十年過渡期,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而在銜接和過渡過程中具體發放方法如下: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關於「中人」的過渡。全國實行統一的過渡辦法。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簡稱改革前,下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
即: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次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N
老辦法待遇計發標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
C: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規定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
M: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比例;
Gn-1:參考第n-1年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確定的工資增長率,n∈[2015,N],且G2014=0;
N: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新辦法待遇計發標准=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經+個人賬戶養老金。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經=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各地根據測算形成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務職級(技術等級)和工作年限相對應的視同繳費指數(樣表詳見附件),工作人員退休時,根據本人退休時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和工作年限等確定本事視同繳費指數。
實際平均繳費指數=(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實繳;
Xn、Xn-1、... X2014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至2014年相應年度本人各月繳費工資基數之和,Cn-1、Cn-2、... C2013為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應年度當地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N實繳為參保人員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
2.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度系數。 其中,過渡系數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過渡系數保持一致。視同繳費指數由各省級地區統一確定。
3.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4.職業年金計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9)中人養老金細則擴展閱讀:
養老金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退休(退職)以及《市基本養老保障辦法》規定的各類待遇的城鄉居民,符合以下條件,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1、本政策施行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退休(退職)以及《市基本養老保障辦法》規定的各類待遇的城鄉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2、本政策施行時,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按年繳費養老保險的;
3、本政策施行時,距領取年齡15年以上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
參考資料:城步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