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交不上怎麼辦跪求
養老保險交不上怎麼辦
繳費有三種方式:一、窗口繳費。前往各區指定辦版理點,在窗口辦理時可以用權銀聯卡直接刷卡,不接受現金繳費。二、支付寶繳費。在窗口辦理完相關手續後,可以在支付寶上繳費。1、打開支付寶,搜索「杭州人力社保」,查詢結果中選擇「杭州人力社保」生活號;2、點擊【辦社保】,選擇【城鄉居民醫保繳費】;3、進入申請社保繳費界面,輸入繳費人員的姓名和身份證,點擊【前往繳費】;4、核對繳費人信息和應繳金額,確認無誤後請點擊【確認繳費】,支付寶會自動跳轉到確認付款界面,付款成功之後界面上會提示「繳費成功」。5、至此,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完成,可以在支付寶【我的】-【賬單】裡面查看賬單詳情。三、銀行委託扣繳。持證人員應及時攜帶相關證件(原件和復印件)至規定地點辦理參(續)保手續,無需至銀行辦理委託扣繳手續。
B. 我為什麼不上養老保險
我接觸養老保險是在年。那年我所在的國家機關整建制轉為企業了,我們這些端鐵飯碗的忽然要簽一個《勞動合同制職工勞動合同書》,同時說我們不再有退休工資了,要改成養老保險。 記得大致意思是這樣的:1985年以前入職的人不用交保費, 1985年-1992年期間入職的, 1991年以前的不用交,視同交過了,從1992年後入職的交15年,個人要按工資總額的8%扣錢,公司交總額的20% 。男60歲女50歲之後開始領錢,領到你賬戶里沒錢了就拉倒。 如果退休金跟工資差不多,也就是75歲以後你自己看著辦。言外之意是花退休金的時候最好也節省一點,別都吃光喝盡了。按趙本山的說法,這叫「人還活著,錢沒了」,屬於最苦逼的一種。小沈陽說的「人死了,錢沒花了」的,單位那部分充公,個人那部分剩餘的可以作為遺產給後代。 這裡面有好幾個窟窿。 六、假如一個人1995年22歲大學畢業入職,交錢到2010年停止, 七、沒單位的人,檔案放在人才市場,保險由本人全額繳納,等於自己存錢養自己的老,那麼這部分錢是用來投資更劃算還是存在社保賬號里更劃算?上班上到半截、單位倒閉了的,也屬此列。 八、單位效益不好,勉強發工資後沒有多餘的錢,該由單位來交的20%沒有按期如數繳納,將來拿不到退休金,該找誰?九、現在(1995年)我的工資已經確定,單位要20% ,單位得拿利潤來交,明年入職的人在確定工資的時候,單位會不會把這20%轉嫁給職員,變成名義上個人交8%、實際上是個人全交?(這一點在隨後的工作中成為現實,80後的人上班實際上就是個人交錢養自己的老)如果這人將來死得早,沒領完錢,按規定,剩餘的養老金71%就充公了,那可是人家自己交的錢,夠不夠合理?我要是跳槽了呢?到了新單位,會不會遭遇新入職者的困境、變成自己100%全交?十、全國的職工都交錢,工資總額的28%是一筆巨款,從任何角度看,國家都沒有理由讓這筆錢在銀行里沉澱著,那樣會影響經濟發展,紙幣退出流通會導致通貨膨脹,國家必然要讓這筆錢進入流通,那麼,由什麼部門以什麼方式和名義來操作?利潤歸誰?虧損歸誰? 那時候貪官也沒有現在這么多,所以我沒有考慮挪用貪污等非正常因素,更沒想過官府值不值得信任,純粹是算經濟賬,覺得這事兒不靠譜,不能幹。 當時我拒辦養老保險手續,單位人事科長問我原因的時候,我把這十個問題拋出來,他說:「你比國家領導人想得還多?吃撐了啊?」 我說:「如果國家領導人不想這些就出台政策,這個政策我信不過,它在執行過程里必然要出問題,我不想拿自己的錢給他們做實驗。咱這單位要是還能撐幾十年,國家沒必要打破這個鐵飯碗,既然它打了,說明國家不想管我們了,我們自己管自己就好,我自己有存摺,幹嘛把錢讓它替我存著?」 他說:「你就不想想我們單位會越來越好?」 我笑了:「越來越好,好啊,那樣的話,單位給我發退休金就行了,搞社保幹嘛?就算不發,我的收入也不至於養不起自己吧?」 他說:「那單位給你的20%你就拿不到了。」 我說:「我拿自己應得的就行,不想占單位的便宜。說實話,這國家從來也沒給過老百姓便宜。咱是國家單位,出20%沒人心疼,如果是民企呢?你當老闆,你願意多給人錢啊?國企民企執行同一個政策,但利益不一樣,這政策沒法執行。往最好的結果上想,這政策的實質是:全國人民都少交錢,將來多拿錢,多的這部分國家不出,就沒人出,國家出的話,何必繞這個彎子,國家繼續把大家都管起來就完了嘛。自相矛盾的東西不會長久的。」 他想了想說:「多的部分,後面交錢的人會補上的啊。」 我反問他:「你是說,這個政策是老鼠會么?老鼠會哪有一個能撐過五年的啊?十幾億人的大老鼠會,可能會久一點,但終究還是要倒的,何況我們正在搞計劃生育呢,金字塔的底端在萎縮,中國顯現出老齡化社會趨勢,以後交錢的人會越來越少,這話你聽說了吧?」 他沉默了半晌,說:「照你說,國家制定政策的人就不想這些?」 我說;「提建議的人肯定想過,拍板的人想沒想、認可不認可這些意見,就難說了。咱們的傻逼政策多了,又不止這一個,好些政策已經顯現出它的弱智和危害來,說明制定政策的人也未必就有多聰明。現在是國家打破大鍋飯,急於甩包袱,為了安撫人,出一些當下顯得有吸引力的政策,讓人不至於因為鐵飯碗沒了就急眼跳腳,恐怕人家更多考慮的這個吧。等你們明白過來了,事情已經到那步了,你說咋辦?總不能再把大鍋飯端起來吧?那時候領導也換了,你也習慣了,就不會引起動盪。」 他又琢磨了半天,說:「操!
C.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不上去是怎麼回事
需要補交中間這幾年的保險費,然後讓原單位出具一個保險轉移單,還得讓現單位簽字,可以再咨詢一下社保中心。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切實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保證參保人員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順暢轉移接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3)不上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繳費基數與比例:
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其中,繳費工資,也稱為繳費工資基數,一般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資收入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月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以及計劃生育費用等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D. 企業不交養老保險怎麼辦
不合法,可以向勞動部門舉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4)不上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E. 什麼情況下可以不交養老保險
什麼情況下不繳納養老保險:
①勞動者失業時,不自己繳納社保的,直到找到工作後,專由新公司續交屬,那麼中間那段時間可以不做頌繳納養老保險。
②已經辦理退休,或者年紀到領取養老金的,那麼不再需要繳納養老金。
③被確認為貧困戶、五保戶、殘疾人的,由當地民政局負責繳槐盯納純明鄭養老保險。
F. 我的養老保險停了.不交會有什麼後果!
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不交的直接後果是如果你想領養老金,進行補交的話會需要交的更多(大部分地區地區要按月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不補交的話個人領到的養老金金額會受影響。
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
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
舉例: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6)不上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據介紹,我市國有企業「雙解」人員或國有企業困難下崗分流人員中的靈活就業人員和未就業人員(以下簡稱困難「單雙解」人員),自願以個人身份接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申請享受繳費補貼。
國有企業困難「單雙解」人員補貼標准以上年度全市社平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按20%的繳費比例計算的應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作為補貼計算的基礎,按以下標准享受繳費補貼:
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或工齡(工齡指我市實施個人繳費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和實施個人繳費後的實際繳費年限)滿30年以上的人員,按上面的公式計算的應繳基本養老保險費金額給予2/3的補貼,餘下部分由個人承擔。其中,對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按其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額給予全額繳費補貼。
對不符合第1款條件的其餘人員按上面的公式計算的應繳基本養老保險費金額給予50%的補貼,餘下部分由個人承擔。
G. 養老保險可以選擇不交嗎
寫給我那些盲目的,賺錢不易的朋友。
我身邊有很多剛剛參加工作的朋友和同事。拿著微薄的工資,每年卻要拿出近一個月的工資來交養老保險。我很驚奇,更讓我驚奇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交這樣的保險是賠是賺。我在此給大家算一算,看看到底值不值。本人水平有限,歡迎指正。
金額 具體政策和公式可以到網上查詢,內容較多,此處不再引用。
簡單的說,你可以打聽一下你已經參保的同事或朋友,他們交了多少錢。因為繳費基數是以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為依據,所以要打聽和你同一參保地的朋友。以xx省一縣城為例:2009年企業職工全年需繳納約1100元,2010年需繳納約1200元。
時間 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歲女55歲。個人估計30年內延長至62歲極有可能,延長至65歲很有可能。此處按30年後延長至63歲算。
成本 依養老保險繳納方式可簡單以年金終值計算到期基數。
年金終值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支出的本利和。例如每年末投入100元,利率1%,期限10年,那麼本套投資的年金終值為1046.22。
公式為S=A[(1+i)^n-1]/i
S為年金終值,A為每期投入金額,式中[(1+i)^n-1]/i的為普通年金終值系數,利率為i,年限為n,系數可查普通年金終值系數表。利率1%,期限10年的系數為10.4622,所以S=100*10.4622
下面以25歲男性為例,每年末交納1200元,利率3%,年限15年。
S=1200*18.5989=22318.68
也就是說你總共需要投資22318.68元,而接下來要算的成本是以此為基數的。請記住這個22318.68元,是現在的22318.68元,不是63歲時的22318.68元。
1、現在的22318.68元在40歲(25+15)時的價值:通貨膨脹率簡單以CPI增幅計算,CPI增幅簡單按3%算。結果為22318.68*1.03^15≈22318.68*1.558=34772.5。而到了63歲時就變成:34772.5*1.03^23≈34772.5*1.974=68640.92。
2、因此損失的其他投資機會成本:a、黃金,2002年12月底au9999收盤價97.7元,2010年12底au9999收盤價303元,8年間的年投資回報率約為15%。b、股票,1990年末上證指數127.61,2010年末上證指數2808.08,20年間的年投資回報率約為16.7%。可見即便是黃金這樣相對安全的投資品種來說,年回報率也有兩位數。那麼刨去3%的利率和3%的通脹率,仍有大約9%的剩餘投資收益。這部分的機會成本簡單計算約為J=前15年的年金終值+後23年的投資收益及本金和-本金≈1200*29.3609+1200*29.3609*1.09^23-1200*15=35 233.08+255721.69-18000=272954.77元。但是這個272954.77元,是現在的272954.77元,63歲時它的價值約為272954.77*1.03^38≈272954.77*3.075=839335.92元。
3、其他風險。a、個人健康風險。也就是說你在40歲至63歲之間掛掉的風險。b、政權更迭的風險。新的不為舊的買單。c、戰爭風險。你的錢支援前線了。d、辦理手續的誤工費,佔用的休息時間等。這類風險就不再計算了。
收益 綜上所述,假使活到78歲,領15年,平均每月要領(68640.92+839335.92)/15/12=5044.32元可以大概賺回成本。但是這個5044.32元,是63至78歲時的5044.32元。為了便於理解,將其按現在的物價水平換算則為1053.09元。
結論 沒有結論,數據在這擺著(當然只是大概算了一下),個人結合自己情況決定。本人畢業兩年,在縣里工作,月工資1800,沒有交納養老保險。以後視收入水平決定是否交納。不過更傾向於不交。因為錢要在年輕的時候花出去,同樣一萬塊,30歲時可以來個三亞的幾日遊了,但到了70歲,大概只能雇個護工推著你去樓下花園看看了。
H. 不上社會養老保險,還有別的辦法代替養老保險嗎
有很多辦法可以代替養老保險的呀,你比方說可以在支付寶里邊有一個全民養老保險的,這一個你想交多少交多少啊,然後還有一個你可以交這種商業保險,也有商業保險,裡面也有這種養老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