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

發布時間:2021-02-02 19:24:50

退休金雙軌制是怎樣的,對退休金有影響嗎

退休金雙軌制是指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企業繳費養老金遠低於不繳費的行政事業單位。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已經於2014年10月起改革,雙軌制正被打破。
國務院
《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國發〔2015〕2號
三、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四、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㈡ 退休金雙軌制的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中表示,此次「壯士斷腕式」的改革讓養老金正式實現「並軌」,最讓養老金研究者揚眉吐氣,對於事業單位甚至整個社會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

㈢ 聽說養老金雙軌制徹底廢除了那麼養老金改革後的工資發放和演算法怎麼算啊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實施時間:2014年10月1日起

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怎麼算?

個人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舉例:這實際上是設置了一條封頂線,假設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3000元,小明每月的工資是16000元,那麼超過3倍的部分也就是有7000元不用計入。

即:小明的個人繳費=9000元×8%

個人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

舉例:假設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000元,但小明每月實際工資才1200元,但小明繳費要按照3000元的60%算,也就是1800元。

即:小明的個人繳費=1800元×8%

改革後,養老金怎麼計發?

1、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小明妹妹今年剛考上公務員,將來等她的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後,她拿到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發辦法: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數為基數,每滿1年發給1%。

假如小明妹妹繳了15年,則基礎養老金的月標准=(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5×1%

假如小明妹妹繳了40年,那麼基礎養老金的月標准=(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40×1%

2、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小明已在廣東某事業單位工作3年,退休前個人繳費年限累計預計可滿15年。

計發辦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視繳費年限長短而定,具體方法仍未出台)

3、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

小明的媽媽2014年10月1日已經達到退休年齡,還有幾個月就要從某機關單位退休,她的個人繳費年限不足15年。

計發辦法:

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這份文件中的第二條,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

4、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

小明爸爸在2 0 14年9月,就已經從某政府下屬單位退休。

計發辦法:

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聲音

省直機關里的年輕人:「相信不會損害收入水平」

胡躍畢業後一直在江西省公檢法系統工作,享受公務員待遇。對於養老保險改革胡躍也糊塗,不過他不擔心,因為他們都相信,改革不會損害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

http://taizhou.offcn.com/html/2015/01/18557.html

更多關於養老金信息詳情台州中公教育網站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㈣ 退休金雙軌制什麼時候會改革

這事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只是你的個人想法,N年以後可能開始研究,在過N年公務員不是終身制了,估計差不多了

㈤ 什麼是退休金雙軌制

退休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所謂「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

具體說來,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形成主要有三個階段。

一是傳統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階段(1951-1978年);

二是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的探索階段(1978-1991年);

三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踐階段(1991年至2014年)。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

這標志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5)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退休金雙軌制的形成:

「雙軌」的形成,則是歷史和現實共同作用的產物。

上世紀90年代,企業和機關單位的養老制,還是執行均為退休前75%的「單軌」。

隨著國企改革步伐的加快,養老制度的改革也相應劃出了「國企—集體企業—民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的路線圖。備受爭議的雙軌制,正是這一路線圖實施過程中的產物。

而另一方面,養老保險長期分屬不同部門負責,導致政出多門,缺乏統一性,難言溝通銜接。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不僅是養老制度制定者,也是受益者,這種雙重身份的利益沖突,在某種程度上也形成了改革的阻力。

㈥ 什麼是「退休工資雙軌制」

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專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從總體屬上說,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這是因為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的改革是從企業開始的,企業先實行了社會化,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單位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差距。具體說來,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形成主要有三個階段。一是傳統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階段(1951-1978年);二是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的探索階段(1978-1991年);三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踐階段(1991年至2014年)。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

㈦ 養老金雙軌制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從總體上說,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職務,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退休時的單位性質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業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低兩三倍。

2012年3月,這一制度在全國「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對當前的養老體制進行改革、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的呼聲高漲。

前一種,按照現行的制度,公務員退休後能拿到退休前工資90%的退休金。後一種是由企業繳納占工資總額的20%,職工繳納個人工資的8%,退休後,職工養老金的多少就與個人和單位的繳費額直接相關,一般來說,按正常工作年齡,據相應的繳費比例,退休後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

機關事業單位退下來的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下來的養老金,具體講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國家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國家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5倍。養老金待遇最高相差50倍,從被訪者來看,最低為200元,最高為10000元。

㈧ 2019年,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做了怎樣的改革,雙軌制是指什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從總體上說,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這是因為我國城鎮養老保險的改革是從企業開始的,企業先實行了社會化,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單位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差距。具體說來,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形成主要有三個階段。一是傳統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階段(1951-1978年);二是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的探索階段(1978-1991年);三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踐階段(1991年至2014年)。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
這標志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㈨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 如何算退休金

養老金雙軌制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首要問題,這個不解決頂互侈就儂腳疇協川茅好,其它的都是空話。從目前的進展來看,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省市以上的領導能達成共識,強力推行(比如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否則很難成功。更重要的是,不能單單從事業單位入手,應該是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改革同步進行,否則事業單位改革也只能演變成加錢的鬧劇。

閱讀全文

與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最新消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弱勢群體怎麼養老 瀏覽:976
老年人早上就打盹是什麼原因 瀏覽:970
中級養生是做什麼 瀏覽:249
幼兒園關於孝順父母的兒童故事100字 瀏覽:179
體檢胸片查什麼 瀏覽:981
老人吃飯忘錢怎麼做 瀏覽:191
老年人有時嘴角小動作 瀏覽:341
道教養生怎麼理解 瀏覽:469
信宜市養老院 瀏覽:415
單眼視力障礙紹興在哪裡可以體檢 瀏覽:37
中醫對老年人血脈不通症狀 瀏覽:349
養老公寓和住宅產權有什麼區別 瀏覽:821
老年人晚上喝牛奶好嗎 瀏覽:329
一般養生食材的比例是多少 瀏覽:857
潮安退休養老金調整怎麼算 瀏覽:857
沈陽市瀋河區養老保險 瀏覽:470
女人自製養生茶有哪些 瀏覽:514
為什麼自己交養老統籌 瀏覽:762
行政法70歲 瀏覽:507
什麼是精神情志養生康復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