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金替代率的計算
養老金替代率是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6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則2006年該城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59.09%
Ⅱ 未來養老保險替代率
養老保險替代率是來衡量老年保障程自度的關鍵性指標,它指退休金價值占某一時期內員工收入(退休前一年,前五年,或終生平均工資的比例;各國採用的基準有所不同)的比例.從某職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知道其退休後的生活大概可以維持在什麼水平.
就是看你退休的能有多少保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社保替代率是如何計算的
社保代替率即是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
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 = 59.09% 。決定替代率的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三是養老金的增長機制。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層次計算,它包括: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與其在職時工資收入之比;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企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行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行業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地區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與其地區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全國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與全國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之比五種。根據工作或研究需要,可採用不同的比值(比率)來說明個人、企業、行業、地區、全國養老金替代率狀況、平均值、縱橫向水平比較和變動趨勢。
為了保障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致有大的下降,讓退休職工得以分享社會發展成果,實現尊嚴養老,養老金替代率必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從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職工養老待遇的歷史情況,職工和企業的繳費水平,以及國家對公民應承擔的養老責任出發,養老金替代率一般應該保持在80%以上。低於這個水平就意味著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比在職時有了較大幅度降低,生活保障水平較差。
Ⅳ 養老保險替代率是什麼
養老保險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關鍵性指標,它指退休金價值占某一時期內回員工收入(退休答前一年,前五年,或終生平均工資的比例;各國採用的基準有所不同)的比例.從某職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知道其退休後的生活大概可以維持在什麼水平.
就是看 你退休的能有多少保障
Ⅳ 養老金替代率是什麼 目前養老金替代率是多少
養老金替代來率,是指勞動者退源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
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 = 59.09% 。
由於我國目前實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以向城鎮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目的的制度。因此,這個制度設計的基本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60%左右
Ⅵ 養老金替代率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
養老金替代率的具體數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 = 59.09% 。
由於我國目前實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以向城鎮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目的的制度。因此,這個制度設計的基本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60%左右。但實際上,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 目前已下降至50%以下: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1/06-10/3103897.shtml
Ⅶ 2010年養老保險替代率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替代率是用來反映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確定合適的養老保險替代率目標成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關鍵問題之一,同時也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影響因素:
影響養老保險替代率的主要因素有:繳費標准(包括繳費基數和繳費率)、繳費年限(取決於開始繳費時間與退休年齡)、領取年限(取決於退休年齡與壽命)、養老金投資收益率、退休前一年的工資、工資增長率等。
1、養老保險繳費標准。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影響養老保險替代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繳費基數和繳費率兩個因素。繳費基數由繳費工資決定,而繳費工資則由初始繳費工資和每年的工資增長率決定。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個人賬戶具體的社會保險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一旦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繳費來源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職工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基數8%的比例繳費,企業原則上為本單位上一年度工資總額的20%。但在實際執行中,各地依據當地實際情槳葉均制訂了本地區的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
現行制度尤其是繳費基數上限的規定意味著養老保險繳費的增速會慢於工資增長速度,從而會降低養老保險替代率。繳費基數下限的規定則可能會影響低收入的當期消費,如果低收入行業的工資增長率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再按照現行繳費基數的下限進行繳費,意味著養老保險繳納的速度會快於工資增長速度,進而提高養老保險替代率。
2、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等於平均退休年齡減去開始工作年齡。從繳費年限看,由於職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平均繳費時間有縮短的趨勢。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5.5年,2000年為7.1年,2005年為8.5年,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約為11年。
隨著平均繳費時間的縮短,中國養老保險替代率有下降壓力。因此,要提高養老保險替代率,一方面可以給予職工退休年齡有限選擇權,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降低開始工作年齡。
3、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限。領取年限等於平均壽命減去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退休年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人均壽命也在不斷提高,從1960年的43.46歲,提高到2010年73.5歲,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壽命將達到77歲。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如果退休年齡不變,則養老金的領取年限將增加。與之相應的則是中國養老保險替代率的降低。
4、養老保險的投資收益率。養老金的投資收益率與養老金的投資要求(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投資領域和投資水平有關。投資收益率越高,養老保險替代率也就越高。
Ⅷ 社保養老的替代率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養老金替代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員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和社會指標。
在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中,企業人員繳費滿35年的,退休後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59.2%。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工作35年後,退休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百分之90。
(8)養老保險金替代率擴展閱讀:
養老金替代率的合理范圍
養老金替代率存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因為要保證退休後的基本生活,替代率不能過低,要保證工作期間正常的消費水平(繳費比例不能過高)和國家養老體系的負擔(財政負擔不能過高),替代率也不能過高。
世界銀行認為「對於一個典型的全職工作者,在強制性繳費的系統中,稅後收入的替代率應該在40%至60%,低於40%退休人員在無收入來源下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水平,高於60%國家養老系統無法負擔,很可能會在未來消減福利。Aaron George Grech(2013)研究發現,OECD國家中有部分國家低於40%,也有部分國家高於60%。國際勞工組織第238號公約認為替代率最低應為45%。
國內來看,我國部分文獻使用兩期跨期疊代模型(OLG)計算出了我國最優社會統籌養老金替代率,部分文獻通過計算滿足我國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消費支出,測算出了城鄉各自的最低養老金替代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金替代率
Ⅸ 社會養老保險替代率
養老保險替代率是用來反映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確定合適的養老保險替代率目標成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關鍵問題之一,同時也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影響因素:
影響養老保險替代率的主要因素有:繳費標准(包括繳費基數和繳費率)、繳費年限(取決於開始繳費時間與退休年齡)、領取年限(取決於退休年齡與壽命)、養老金投資收益率、退休前一年的工資、工資增長率等。
1、養老保險繳費標准。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影響養老保險替代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繳費基數和繳費率兩個因素。繳費基數由繳費工資決定,而繳費工資則由初始繳費工資和每年的工資增長率決定。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個人賬戶具體的社會保險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一旦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繳費來源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職工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基數8%的比例繳費,企業原則上為本單位上一年度工資總額的20%。但在實際執行中,各地依據當地實際情槳葉均制訂了本地區的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
現行制度尤其是繳費基數上限的規定意味著養老保險繳費的增速會慢於工資增長速度,從而會降低養老保險替代率。繳費基數下限的規定則可能會影響低收入的當期消費,如果低收入行業的工資增長率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再按照現行繳費基數的下限進行繳費,意味著養老保險繳納的速度會快於工資增長速度,進而提高養老保險替代率。
2、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等於平均退休年齡減去開始工作年齡。從繳費年限看,由於職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平均繳費時間有縮短的趨勢。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5.5年,2000年為7.1年,2005年為8.5年,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約為11年。
隨著平均繳費時間的縮短,中國養老保險替代率有下降壓力。因此,要提高養老保險替代率,一方面可以給予職工退休年齡有限選擇權,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降低開始工作年齡。
3、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限。領取年限等於平均壽命減去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退休年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人均壽命也在不斷提高,從1960年的43.46歲,提高到2010年73.5歲,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壽命將達到77歲。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如果退休年齡不變,則養老金的領取年限將增加。與之相應的則是中國養老保險替代率的降低。
4、養老保險的投資收益率。養老金的投資收益率與養老金的投資要求(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投資領域和投資水平有關。投資收益率越高,養老保險替代率也就越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Ⅹ 養老金替代率是什麼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國際標准替代率要達到70%才能保持生活品質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