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南省養老保險個人和單位的繳費比例分別為多少
2015河南養老保來險繳費比例源:
1、據省人社廳相關部門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0%繳費,計入統籌基金;職工個人按照上年度本人月均工資的8%繳費,全額計入個人賬戶。
2、個人賬戶資金每年按照不低於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計息。
3、參保人員死亡後,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可以依法繼承。
Ⅱ 河南養老保險繳納比例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好,我是新鄉的,就是企業的社保專員
單位繳納比例是28%即單位繳納20%個人8%,
代理個人繳納比例是20%既個人全部負擔。
養老保險需要繳納足夠15年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
Ⅲ 養老金的個人賬戶比例是多少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專資屬+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Ⅳ 河南養老保險繳納比例是多少
你好,我是新鄉的,就是企業的社保專員
單位繳納比例是版28%即單位繳納20%個人8%,
代理個人繳權納比例是20%既個人全部負擔。
養老保險需要繳納足夠15年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繳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比例是多少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簡單說養老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
企業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標准:
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按企業繳納 20%,個人繳納8%繳納。
繳費基數:(實際上年月平均工資)
被保險人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上一年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最低工資標准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被保險人本人月平均工資高於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也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
被保險人無法確定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新招人員、失業後再就業人員以本人到企業工作第一月的工資作為當年繳費工資基數並按規定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第二年繳費工資基數按本人上一年實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確定)
(5)河南個人養老金個人繳納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有的地方對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實行「差額征繳、差額撥付」的結算方法。
其基本做法是:由社會保障機構按規定的比例計算應收取單位在職人員的養老保險費和應撥付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費(以下簡稱養老金)。若應收繳的養老保險費大於應撥付的養老金,則按其差額向單位收取,即「差額征繳」(對單位來說是「差額繳交」即「付差」);
若應撥付的養老金大於應收繳的養老保險費,則按其差額撥付給單位,即「差額撥付」(對單位來說是「差額撥人」即「進差」)。而「個人繳費」則由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仍由原單位按實發放。
對單位實行「差額征繳、差額撥付」的結算方法,其賬務處理方法也因「征繳」或「撥付」而不相同。
差額征繳
在「差額繳交」情況下,單位在支付「付差」時,按單位繳費金額扣除應收撥人養老金的差額,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事業單位借記「事業支出——社會保障費」),按個人繳費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按實際支付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支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時,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貸記「現金」。單位向職工收取或從其工資中代扣個人繳費時,借記「現金」或「應付工資」,貸記「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
差額撥付
在「差額撥入」的情況下,單位收到撥入款的同時結轉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即按實際收到「進差」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按個人繳費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按單位繳費金額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事業單位借記「事業支出——社會保障費」);
按應收撥入養老金總額貸記「其他應付款——養老金」。在支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時,按實際支付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養老金」,貸記「現金」。
實行「差額撥付」(即單位為「差額撥人」)的單位,在收到撥人款並結轉應繳納養老保險費時,對應收撥人的養老金應貸記「其他應付款——養老金」,而不應作貸記「其他收入」。
在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時,應借記「其他應付款——養老金」,而不應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事業單位則不應借記「事業支出——社會保障費」)。因為這部分養老金屬於單位代社會保障機構發放給退休人員的款項,而不是單位的收入和費用,否則就虛增了單位的收入和費用。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要求「盡快將目前由企業發放養老金改為社會化發放,積極創造條件將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逐步由企業轉向社會」。為此,筆者建議:社會保障應實現社會化,即退休人員與原單位相分離,由社區進行管理。
養老保險費由社會保障徵收機構向單位全額征繳,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則由社會保障機構直接發放給退休人員。這樣做既保證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又確保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到養老金。
養老保險費征繳與發放分離的賬務處理為:當單位向社保徵收機構繳養老保險費時,按單位繳費金額借記「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按個人繳費金額借記「其他應付款——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按實際繳納金額貸記「銀行存款」。
當養老保險費實行「征繳與發放分離」後,養老金由社會保障機構直接發放給退休人員,單位不再對養老金發放進行賬務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養老保險
網路-養老保險費
Ⅵ 養老保險個人交多少 繳費標準是多少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1、機關事業單位
單位20%,個人8%。繳費基數:單位以本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個人以本人工資為基數;繳費基數上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繳費基數下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
2、企業
各省市實際情況不同,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依據本地規定執行。例如深圳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1%,單位繳費13%,個人繳費8%。例如上海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9%,單位繳費21%,個人繳費8%。繳費基數:單位以本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個人以本人工資為基數;繳費基數上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繳費基數下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或最低工資標准。根據當地養老保險規定執行。
3、靈活就業人員
養老保險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0-100%為基數計算繳費,繳費比例為20%,其中8%部分入個人賬戶,12%部分入社會統籌基金。累計繳費15年,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在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135.50元/月的40%-100%之間選擇,繳費比例為20%。
目前解決我國養老問題採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推行養老保險制度,要求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職員參加養老保險,鼓勵居民自願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達到法定年齡,且累計繳納養老保險達到一定年限後即可申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養老金。那什麼是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最低年限又是多少?
1、什麼是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指養老保險參保人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累計年限,是計發養老保險待遇即養老金發放標准依據之一。其主要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納年限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間。養老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2、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如何規定?
根據現行我國養老保險政策規定,養老保險參保人必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滿15年方可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按月領取養老金。簡單而言,現行我國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這里必須補充說明一點就是,部分地區城鄉居民未參加其它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後,可以領取基本居民養老金。
Ⅶ 個人養老保險繳納比例
一、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
1、個人8%,單位20%,依據的是本人工資合計和單位工資總額。
2、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是本人工資總額的100%繳納養老保險費
企業職工可以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低於本人工資的60%繳費,和企業管理人員可以依據本人工資高於100%以上至300%繳費。均由單位代扣代繳。
這里的個人繳納的8%直接進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永遠歸個人所有。而單位繳納的顯著特點是:20%直接進入國家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帳戶,歸全體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所有。
二、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的養老保險繳費
繳費標準是20%。進入個人帳戶的也是8%,永遠歸個人所有;進入統籌基金帳戶的12%(國家優惠了8%)歸全體繳費人所有並享受退休時的企業職工統籌基金待遇。
(7)河南個人養老金個人繳納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由於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等社保5大險種的繳費基數與待遇補償基數均與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掛鉤,因此,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會帶來各社保險種的調整。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在我國,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Ⅷ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
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當中,養老保險地位是其它制度所無法撼動的。這主要是因為養老保險基金在整個社保基金中占據較大份額。而養老保險基金又是由企業和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的費用構成的。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社保醫保怎麼用?一文教你申辦報銷流程!
55-75歲專享的中老年人壽險方案,無需體檢,保證承保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對於買保險體檢的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買保險前,到底要不要體檢?
養老保險的基金主要來源於企業與個人分別按企業和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企業以全部職工繳費工資基數之和作為企業繳費工資基數,以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並且全部劃入統籌基金。
而職工個人則以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8%,並且全額計入個人賬戶。另外,個人繳費工資基數設置了上限與下限,若低於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工資基數;超過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部分,則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
養老保險金的構成
參保人按規定的企業和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費年限滿15年後,才能夠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其中,基礎養老金標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滿15年發給基數的15%,多繳費1年多發1%。
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與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繳費年數由很大關系,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因此,養老基本金可以利用下面公式計算得出:
基本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此外,由於我國在建國初期實行的是國家保險制度,完全企業包攬,即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0。但是改革開放以後,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來的養老保險體制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社會形勢。
為此,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開始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於是便出現老人、中人、新人之說,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也由此產生。另外,需注意老人、中人、新人在養老金的計算上並不完全相同。父母年紀大,怎麼買保險?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給父母老人買保險,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致癌因素不可避免,"周全保"防癌險讓您從容應對未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