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計算養老保險金時出現了一個詞「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什麼意思如何計算
1、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來之前,源先搞明白繳費工資指數的計算方法:它是以參保人實際繳費(歷年指有幾年計算幾年)的繳費工資除以上年當地的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出當年的指數,如你1995年的繳費工資是800元,當地1994年的職工平均工資為700元,那麼你1995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就是800元除以700元=1.143;如你1996年的繳費工資是1000元,當地1995年的職工平均工資為900元,那麼你1996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就是1000元除以900元=1.111;這樣一直計算到停止繳費年限為止;
2、下面,再將已求得的歷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之和除以你的實際繳費年限=你的繳費工資指數(1.143+1.111)/2(95-96的實際繳費年限);
3、再用你的繳費工資指數(1.127)乘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你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請問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指數是什麼意思
1.社保繳費基數是指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舉例: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有所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
2.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
3.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養老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平均繳費工資指數高,養老金待遇就相應提高。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反映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的繳費工資平均水平,是計算過度性養老金(退休金)的重要指標。
(2)養老保險指數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社保繳納基數的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3. 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平均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內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容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歷年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4. 養老保險個人指數化是什麼意思
你就說吃飯重要還是理想重要??9761
5.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指數
14年的繳費是按12年的社平工資繳費的社保年度是每年的7月之下一年的6月待7月份社平工資出來再多退少補。所以如果是按百分之百繳費的話系數就是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