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

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1-01-18 16:34:14

⑴ 固定工和合同工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一樣嗎

繳納時間都一樣的。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根據基本養老保險規定,參保人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達到規定退休年齡後,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指繳費達到法定期限且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以保證年老者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的社會保險制度,其目標是實現「老有所養」。

(1)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一、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

(最高和最低繳費基數的計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計算比例和基數為准。)

二、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4、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5、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6、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⑵ 從89年8月至94年六月的勞動合同制工人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否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不對,應該視同繳費年限的,建議找當地社保部門查詢,是否單位沒有給你們交到社保局。

⑶ 請問從1986年國企實行勞動合同制職工就已經開始繳養老保險了,退休金多嗎

這要看你繳養老金年數多不多,繳養老金年數越多,退、休金也越多。

⑷ 為什麼全國第一批勞動合同制1984參加工作後就自己交養老保險,交費30年,2014年

你的記憶出現來錯誤。社會勞動源保險(社保)是1993年建立的,1994年10月建立的個人賬戶。1983年我國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時,社保制度還沒建立,你不會那時就繳納養老保險的。
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時,那時繳納一塊勞動合同保險,費用非常低每人也就幾元錢,不會超過三元。這並不是後來的社會勞動保險。 你參加工作1984-1993年,這段時間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給你計算。

⑸ 國家對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合同制工人養老保險有哪些

養老保險查詢:復
社保中心查詢:如制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個人帳戶對帳單:每年社會養老保險中心將參保人員個人帳戶對帳單發到每一個參保人員手中,通過個人賬戶對賬單查看繳費和帳戶記錄情況。

⑹ 事業單位合同制工人養老保險

一、為什麼90年代參照企業用人制度招收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工人,內頭上就永遠容也要戴上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帽子?教師五十五退休的規定,因招工時的身份是合同制工人就不能實現?政府的這種做法是否合理?
二、取得教師資格證,工資待遇同本單位幹部身份的教師一樣,現已取得小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隨著《教師法》的出台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評聘制度的完善,自認為是教師受教師法保護,又是專業技術人員,合同制工人已經和自己沒有什麼關系了(國家提倡打破身份界線,實行聘任制)。一直是同樣干教師的工作,卻是工人的身份還要自己每月從工資里拿出一定比例額資金繳納養老保險,尷尬的是同干一種工作,卻有兩種身份待遇。

職工退休費用社會統籌和勞動合同制職工養老保險什麼意思

過去的退抄休職工養老金襲,稱為「退休工資」,是由臨退休時工作的那個單位每月發給本單位的退休工人。改革開放後,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而且許多企業出現關停並轉情況,涉及到個人社會基本保障,及企業負擔的公平性,所以對原來的辦法勢必也要改革。由此改成了「社會統籌」。意即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資金(稱為「養老金」)由全社會統一籌劃得來,而不是某特定企業。「社會統籌」錢是從哪兒來的呢?就是職工在職期間,由政府出面,搞全社會的養老保險,強制性地要求企業與個人按規定的比例每月交納,將這錢放到職工個人的「養老金」賬戶里,並制定規則,何時何種情況下可以動用它,當個人賬戶里的錢用完了人還活著怎麼辦,都有規則可循。

⑻ 1984年勞動合同制工人交養老保險

1984年勞動合同制工人交養老保險,一般是從95年起算。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1995 年,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首次引入個人繳費和繳費確定型制度,打破了以往現收現付制模式下繳費責任主要由企業承擔的局面,強調個人在養老保險中的責任和義務。然而,現實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尚未解決的問題:
(1)統籌范圍實際上仍以縣市為主,與「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目標相距甚遠;
(2)各地養老金收繳、支付標准不一,阻礙了勞動力跨地區的流動;
(3)企業仍然擔負著養老金發放和管理退休職工的責任;
(4)1995 年的改革導致前後兩個實施方案並存,在制度設計和管理上帶來新的混亂。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造成資金運作上的賬目、管理混合運行現象,給統籌資金挪用個人賬戶提供了方便;
(5)覆蓋面依然很小,統籌層次依然很低。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制度本身也得到了完善和發展。但改革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1)最突出的便是巨大的隱性債務。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過渡的過程中,由於一部分人的過渡養老金全部或部分沒有個人積累,所有都要從社會統籌中支付,但規定要求「企業繳費一般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但又要求「保證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於是很多地區的繳費比例大大超過了有關規定;
(2)過高的費率負擔使很多已參保的企業採取各種手段逃避拖延繳費;
(3)覆蓋面雖擴大但一些非正規就業的社會弱勢群體如農民工仍得不到保障;
(4)由於經濟發展的地區不均衡,僅以省為基礎的養老保險制度難以解決各地區之間的勞動力流動問題。

⑼ 合同制職工考取事業單位後工齡及養老保險問題

只要你單位給你繳納社保金沒有中斷過, 你就有連續工齡, 以此為標准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所以你沒有問題, 一切OK.

閱讀全文

與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可以按月交嗎 瀏覽:810
老年人辦1 瀏覽:684
爸爸60歲女兒送多少 瀏覽:646
富士康有退休金一月多少錢 瀏覽:107
上海老年人沒有退休金 瀏覽:717
2016養老保險補繳政策 瀏覽:903
重慶長壽汽配廠怎麼樣 瀏覽:203
城門養老院 瀏覽:761
中國尬式養老是什麼 瀏覽:160
養老保險中心年終總結 瀏覽:264
現階段退休年齡 瀏覽:698
宿松縣養老保險政策 瀏覽:631
佛山裡水哪裡有賣養生保健杯的 瀏覽:979
老年人骨頭痛吃什麼葯最好 瀏覽:999
70歲肝血管瘤 瀏覽:499
海淀老年大學花鳥課 瀏覽:375
雙鴨山老年大學 瀏覽:830
怎麼做到處暑養生 瀏覽:150
男人50歲再結婚生孩子 瀏覽:679
老年人睡高枕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