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8年退休工人基本養老金上調嗎,調多少
以江蘇省為例,2018年退休工人基本養老金上調的,以交納25年養老金為例,固定額部分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4元,繳費年限(25年以上)每月增加3.9元。
江蘇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普調仍採取的框架結構,是由固定額、與繳費年限掛鉤和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三部分組成,其中固定額和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調整部分適度下調。
固定額部分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4元,這一調整標準是按照調整總水平下降幅度進行了同比下調。這部分體現了基本養老金調整的公平性並對基本養老金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員的調整數額和比例提供一定保證,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保持去年標准。
在總水平下降的情況下,維持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的標准不下降,繳費年限在養老金調整中的權重得到提升,更有利於長繳多得的體現。
具體辦法是:本人繳費年限15年及15年以下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1.7元。 15年以上至25年以下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7元。25年以上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9元。按繳費年限月增加額不足25.5元的,按25.5元增加。
(1)養老保險金上調擴展閱讀:
以江蘇為例,2018年退休工人養老金是上調的,上調固定額部分每人每月增加34元,繳費年限(以交納25年以上為例)每月增加3.9元。而且2017年底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在參加普調基礎上,每人每月分別增發25元、35元和45元。
2017年底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以及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職及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除了參加普調,每人每月分別增發15元、25元和35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江蘇2018年度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方案出台
Ⅱ 2019企業退休養老金上調幅度基本養老保險金怎麼計算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國家經濟形勢繼續走強,國力充實,加上公務員事業今年上調工資幅度蠻大,估椐今年企退人員退休工資能上調的比重大,幅度約為10%和去年差不多,僅是個人估計,作參考
Ⅲ 重慶市養老保險金上調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7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2017年重慶退休養老金調整7月底前兌現到位。據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部分微信群中發現網友在轉發「重慶市201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通知」文檔,經核實,該文檔內容系虛假信息。重慶市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中,預計7月份左右出台調整辦法,7月底前兌現到位。
2017年重慶退休養老金調整將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物價上漲情況和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情況,同時綜合考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和財政收支等相關因素綜合考慮重慶經濟生活水平而進行。
重慶市將進一步健全完善退休養老金制度,提高廣大退休同志生活水平,更好地惠及民生。
為什麼2017年重慶在7月份才能出台企業退休養老金調整辦法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按照國家對2017年退休養老金調待的要求,各省應在2017年5月31日前將退休養老金調待方案上報國家,方案批准後將立即組織實施調待工作。目前,重慶市的退休養老金調待方案已擬,待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准後我們會及時將2017年調整的養老金發放到位,並從1月1日起補發。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國務院批准,2017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
但是規定的5.5%這個調整水平是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水平,而不是說退休人員分別都按5.5%的比例調整,更不是簡單的對每個退休人員都按5.5%增加養老金。對於個人來說,由於繳費年限或者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平也不同等因素,實際調整的水平也會存在一定差距。
2017年重慶市月人均養老金達1817元。小編按國家規定5.5%的調整幅度粗略計算,調整後重慶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增加約100元。不過這還只是估算,僅供參考。
017年重慶企業退休養老金最新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計發月數(50周歲195月,60周歲139月)
例如:「老王」從25歲開始繳納養老金,60歲退休,工資一直不變,都是6000元,並一直與社會平均工資持平,那麼他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6000元。他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如下:
基礎養老金:{(6000+6000)/2}*35*1%=21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6000*8%*12*35/139=1450元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2100+1450=3550元
我國經濟發展已由改革開放後持續30多年的高速發展期步入了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增速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放緩。
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養老負擔越來越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增大,確需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合理確定調整水平。
具體的養老金政策,建議工作日時候具體咨詢河南社保中心。咨詢電話12333。
Ⅳ 我省養老金上調多少
2016年,我國實現抄了企業和機關事襲業單位養老金待遇同步調整,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並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1億多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也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推動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覆蓋面。
養老金的科學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們普通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到2016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已正式啟動。
Ⅳ 今年養老金上調,哪些人養老金漲的最多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內保險,達到國家規定容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Ⅵ 2017年養老金上調有方案嗎
交養老金參保所需資料:身份證復印件兩張(驗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城鎮版居民戶口本權原件;《檔案委託管理卡》。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比例及金額:
(1)繳費基數:個人所在省份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2)繳納比例:按照當年相關規定執行
(3)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納比例×12四、
繳費方式及時限:
持《檔案委託管理卡》到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現金方式繳納。參保人員應一次性繳納全年養老保險金,並於每年6月20日前辦理,逾期加收利息,但最遲不得超過12月20日。繳費時間是當年基數出來後每月1—20日。
Ⅶ 養老金上調多少
繼7月職工工資密集調整之後,居民社保待遇也進入年度集中調整期。《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各地人社部門了解到,日前河南、廣東、內蒙古三地相繼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加上6月和7月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已有北京、吉林、山西、上海、江蘇等28省份確定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
根據今年3月下發的《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我國從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幅度為5%左右。進入6月,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率先確定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7月,吉林、山西、浙江等大部分地區緊隨其後密集發布調整方案,加上8月新增的三地,基本養老金調整地區已經擴圍至28省份。
「2018年職工養老金比2017年上調5%左右,各地普遍執行這一調整比例,在較好抵禦通貨膨脹風險的同時使退休職工充分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關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此外,養老保險並軌後待遇調整的普惠范圍進一步擴大,落實「長繳多得」和「多繳多得」原則,體現了政策的繳費激勵導向,重點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體現了社保互助共濟功能。
注意到,有14省份明確在7月底前將年初以來的養老金補發到位,湖北等地將於8月底前補發到位。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養老金調整後,各地發放到位的具體時間可能不盡相同,但對退休人員而言,無論各地在何時開始組織發放,都要從調整當年1月1日算起並足額補發。這也意味著,7月和8月的社保待遇收入將出現較大變化。
除了養老金上調之外,不少地方還對職工醫療保險政策、失業保險金標准、工傷保險待遇標准、生育保險待遇等其他「四險」進行調整。住房公積金也於7月進入集中調整期,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廣州的最高繳存基數分別達到25401元、25044元和24654元。
專家表示,職工工資增長和核定最低、最高繳費基數調整,帶來職工公積金繳存數量增長,提高了對職工購房、租房等改善居住需求的支持能力。「住房公積金是以個人工資作為基數的,個人工資高或工資水平上漲,單位和個人繳納到住房公積金賬戶的錢就多,賬戶積累規模就大,如果已經買過房或者買房不支取,未來住房公積金還可以成為一筆價值不菲的養老資產。」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我國社保領域改革全面提速,先後施行《企業年金辦法》,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等。
「改革推進力度很大,不少都是重磅政策。」張盈華評價稱,比如,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養老金第三支柱歷經10年探索終於落地。建立實施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全國統籌邁出第一步。國家醫保局掛牌,首次將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與醫療保險基金實施統一管理,「三醫聯動」改革將協同推進。
下半年社保領域改革仍有多項政策紅利值得期待。「養老領域方面,首要的是加快推進基金省級統籌,切實推行中央調劑制度。」張盈華說。
7月下旬,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表示,人社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中央調劑基金上解下撥具體實施辦法,將於近期出台實施,確保三季度啟動資金繳撥工作。還將按照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和要求,研究提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案。在全面實現省級統籌、不斷完善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強調,各地要認真建立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制定推進省級統籌的時間表路線圖,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
8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擴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開展范圍的通知》指出,從今年8月起,要把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推廣至全國范圍。
醫療保險方面,國務院印發醫療衛生領域央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規定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予以繳費補助。著重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的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合理確定政府與個人分擔比例。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