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養老保險可以轉到事業單位嗎
這是可以的,具體方法如下:
目前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也是由社保統一發放,因此把原來單位的保險轉移到現在所在地的社保局,與現在的保險合並到一起即可。
進入到事業單位以後,直接交即可。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1)企業養老金什麼時候能趕上事業擴展閱讀:
新人新制度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於「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以60歲退休、繳費35年為例,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為59.2%(其中基礎養老金35%,個人賬戶養老金24.2%)。
Ⅱ 什麼時間養老金企業和事業平等
很難拉平。今年在一起漲事業單位原有基數高,所以又比企業漲得多!這樣差距越拉越大,何時能拉平?希望國家能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使養老金的增長機制能步入正道!
Ⅲ 為什麼2019年企業養老金十五連漲,依舊無法趕上事業單位
相信我們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所保障,現在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我們在這一生中會面臨很多問題,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工作很困難,工作不順心,我們的工資很有可能還沒有辦法滿足我們的生活。中國有句話叫養兒防老,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養老這個問題是重中之重,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把自己的養老問題不再寄託給自己的兒女,而且通過工作的養老金來保證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不管怎麼說靠自己總是對的。今年發布的消息來看,養老金已經15連漲,企業的養老問題可以說是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很多人也不再擔心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但是就是這15連漲的養老金,還是趕不上事業單位這是為什麼呢?
希望我們國家養老服務更加好。
Ⅳ 2020一季度退休趕上事改企養老金是按事業退還是企業退
養老金已經並軌了,按照你個人繳納和企業給你繳納的多少而定。都是社保局核發的,跟企業和事業單位沒關系。
Ⅳ 企業養老金好還是事業養老金好
肯定是事業好,企業交的養老保險比率沒有事業的高。
我們這邊企業單單養老版保險來說,公司出12%(累權計進統籌賬戶),個人出8%(累計進養老賬戶);
但是按事業標準的話,單位出現16%(累計進統籌賬戶),個人出8%(累計進養老賬戶);
就是說按事業標准來交的話,能幫你的社保多交錢
Ⅵ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差距何時解決
與往年養老金調整相比,今年最大變化在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基本養老金專調整辦法調整待遇,這也是屬上世紀90年代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首次同步調整養老待遇。
業內專家認為,國務院去年初出台的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加上目前各省養老保險「並軌」實施方案已出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籌調整養老金時機成熟,統籌調整有利於消除兩者在待遇調整安排上的不平衡。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6.5%左右的調整幅度是指全國總體平均水平而言的,並不意味著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按6.5%來調整,更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發養老金。各統籌地區具體調整幅度,還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實施方案來具體確定。
Ⅶ 企業退休金什麼時候能和事業單位退休金一樣
永遠不可能,中國沒有平等那一說,永遠都分369等
Ⅷ 事業單位什麼時候開始進入養老金
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並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
根據《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並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第九條 用人單位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辦理繳費申報的,可以延期申報;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後,應當立即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查明事實,予以核准。
(8)企業養老金什麼時候能趕上事業擴展閱讀:
根據《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具的繳費通知單在規定的期限內採取下列方式之一繳納社會保險費:
(一)到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繳納;
(二)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約定的其他方式。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用人單位可以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簽訂協議,委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出的托收憑證劃繳用人單位和為其職工代扣的社會保險費。
第十一條 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依法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干預或者拒絕。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代繳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責令其限期繳納,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用人單位不得要求職工承擔滯納金。
第十二條 徵收的社會保險費,應當存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規定開設的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定期將收到的基金存入依法開設的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
第十三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已徵收的社會保險費,根據用人單位實際繳納額(包括代扣代繳額)和代扣代繳明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記賬。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職工本人。
用人單位應當每年向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通報或者在本單位住所的顯著位置公布本單位全年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接受職工監督。
第十五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完整、准確地記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的繳費情況,並將繳費情況定期告知用人單位和職工。用人單位和職工有權按照《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辦法》等規定查詢繳費情況。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社會公布社會保險費徵收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Ⅸ 20年後,企業養老金會不會還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差很多。
養老保險多繳多得,因此建議你盡量按事業單位標准繳納保險。企業單位補繳保險同樣按千分之二/日收取滯納金。但是有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人有減免滯納金的權利,就看你如何做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