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體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月繳費標准中的一檔,二檔,三檔有什麼區別繳的越多以後的退休養老金就越多嗎
個體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月繳費標准中的一檔,二檔,三檔的區別:
由於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社會保險把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分為三檔,一般是社平的100%,80%和60%。由參保人員自己選擇。
如果繳費年限相同,一個永遠是高檔,一個永遠是低檔(60%),則原始養老金標准之比也是100:60(約)。不過由於以後調整待遇的時候不考慮以前的繳費。因為個人認為繳低檔的就可以了。
繳的越多以後的退休養老金就越多。
假設剛退休時,高檔退休費是2000元,則低檔原則上是1200元,退休20年之後,則高檔如果是7000元(只是用數字說話,沒實際意義)。則低檔的是6200元。也就是說其差還是800元(這里說的是同等繳費年限,並且在現行的調整待遇政策下)。
(1)個體交養老保險為什麼分檔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基數查詢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參考資料:網路-社保繳納基數
㈡ 社會養老保險各檔位的區別
現在社會養老保險的3個檔的區別是繳費當以越高,退休後領取得養老金也就越專多。不過3個檔指的應該是個屬人身份參加的養老保險,職工參加的是按繳納基數計算的。
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為60%、80%、100%。
職工繳費工資高於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分幾檔,每檔要繳多少錢
1、如復果你是單位工作人員,以你制工資收入的總額為基數按個人繳納養老保險8%比例提取繳納。
如果工資收總額低於當地社保局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的,則按當地社保局規定的繳納基數提取繳納。
2、如果你是當地城鎮戶籍居民,是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可選擇以當地最低繳費基數繳納,也可以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內的基數高額繳納。
(詳情咨詢當地社保局)
㈣ 養老保險分多少個檔,交多少年
你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分幾檔,都是按你繳納基數高低來確定的,目前最專低需要繳納屬15年。退休金高低於以下幾點有關:
1.月養老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領取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本人領取待遇時的年齡相對應,其中50周歲為195個月,60周歲為139個月。
2.1997年12月31日前參保的人員,其月養老待遇中還包括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年底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年底前本人全部繳費年限×1.4%
可見,影響月養老保險待遇高低主要有5個因素:一是本人繳費工資水平,二是本人繳費年限;三是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四是本人領取待遇時的年齡,五是領取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㈤ 個體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劃算
個體社會養老保險,那就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來交,當然是交的多,最後退休領領的多年限是一樣的,退休的年齡也是一樣的,交滿15年,目前女的是55,退藍的是60退,推薦你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教
㈥ 個人交養老保險最好交最高檔的還是最低檔的
個人交養老保險最好交最高檔,多繳多得。
養老金計算如下:版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權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