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灌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有卡嗎

灌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有卡嗎

發布時間:2021-01-16 11:38:03

❶ 連雲港市灌雲縣勞動局(城鄉居民養老是不是城市和農村養老保險不一樣請高人指

這個肯定是不一樣的,具體的你可以到當地的勞動部門社保局去詳細咨詢。

❷ 灌雲拿養老保險金需要什麼條件享受補貼

養老保險領取條件:
1、企事業單位:參保人員已符合法定退休年齡和最低繳費年專限
2、城鄉居民: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養老保險領取流程:
1.申請:參保單位攜上述辦理材料到當地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
2.初審:工作人員對參保單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符合條件者及時受理
3.受理: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審核、程序操作、提出初審意見,將材料上呈科長復審,符合條件的生成基金支付計劃和養老金發放明細
4.辦結:所長對業務表蓋章,系統生成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傳遞數據,養老金代發機構發放養老金。
註:城鄉居民:參保人員持上述辦理材料到村(居)委會辦理相關申領手續。

❸ 灌雲恆馳大廈誰負責養老保險交15年的養老保險可以交嗎,我今年40歲。

我今54歲了,靈活就業保險補貼手續怎麼辦?

❹ 我是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人參加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保15年,到2020年退休,每月能拿多少錢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內加工作的,還有過容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個人賬戶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每月領多少養老金。

❺ 灌雲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農村戶口在縣城可以嗎,詳細點

本地戶籍沒有抄單位的

通過戶籍所襲在地社保局辦理(一般要求城鎮戶口),個人完全承擔費用。自由職業者繳納城保基數的上、下限,在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的300%和60%之間確定。有些地區在繳費基數和比例上可以有不同檔次供選擇,養老和醫療是必須繳納的,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不繳納。

❻ 灌雲縣15工齡今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您好!養老金的金額是要經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按照我國的養老保險政策和當地的實施細則經過測算之後才能夠知道的。僅僅提供15年工齡一個數據是算不出來的。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也有地方測算結果是精確到角甚至精確到分的,實際發放金額就分別是2345.70元和2345.67元。謝謝閱讀!

❼ 灌雲辦的養老金可以轉新浦交嗎,四十四交的晚不晚

剛好交不遲

閱讀全文

與灌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有卡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端老年活動 瀏覽:560
老人不肯喝水是怎麼回事 瀏覽:871
吃甲硝唑多久能體檢 瀏覽:474
老年拍婚紗照活動 瀏覽:736
日本人長壽九大秘訣 瀏覽:301
朱德孝敬的故事 瀏覽:573
好好孝敬養父養母 瀏覽:168
吉林在哪有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942
銀行體檢結果是什麼 瀏覽:70
雲南省2019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322
鄭州職工養老金能發多少 瀏覽:450
廣州哪裡學做養生 瀏覽:652
山東省老年大學招生簡章2019 瀏覽:532
上海幼師體檢多少錢 瀏覽:900
石家莊開養老院需要多少部門 瀏覽:115
活動老年人風采 瀏覽:603
老年人肝斑是怎麼回事 瀏覽:832
兩會關於農民養老金 瀏覽:782
婦科體檢表怎麼寫 瀏覽:441
日本養老金制度401K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