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

發布時間:2021-01-16 08:45:56

㈠ 職工養老保險轉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轉移是可以轉移的。

轉移辦法;但是要在辦理退休的時候轉移,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的, 農村的新農保可以轉移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計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的,要把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移到新農保,合並計算。

新農保和以前一些地方實行的老農保幾點區別:

第一,籌資的結構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

第二,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

(1)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擴展閱讀:

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基金籌集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建立個人賬戶

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農村養老保險可以轉成職工養老保險嗎

可以。

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13號令頒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三條明確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國家已經出台轉移的規定,但是還沒有具體詳細的辦法,根據規定,轉移是可以轉移的,但是要在辦理退休的時候轉移,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的, 農村的新農保可以轉移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計算,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的,要把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移到新農保,合並計算。

(2)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擴展閱讀: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1、新農村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可以分別按照5%、10%、20%、30%的比例按年繳費。具體繳費比例由參保居民自主選擇。

2、根據這一標准,2011年度的繳費基數為11660元,按5%比例年繳費標准為583元;按10%比例年繳費標准為1166元;按20%比例年繳費標准為2332元;按30%比例年繳費標准為3498元。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年繳納,也可以在60周歲前選擇一次性繳費(必須繳足15年),或在60周歲時一次性補足15年繳費。一次性繳費或補足繳費,只能選擇按10%及以上的比例繳費。

60周歲以上新農村居民可申請老年生活補助

1、年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不再納入參保繳費范圍,可以向政府申請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費。

具有本市正式戶籍、年滿60周歲、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未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城鄉居民,可以領取老年人生活補助費。

2、城鄉老年人生活補助費的標准為:年滿六十周歲不滿七十周歲的,每人每月70元;年滿七十周歲不滿八十周歲的,每人每月80元;年滿八十周歲的,每人每月90元。

3、符合條件的60歲以上市民,可以持《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行政村或勞動保障工作站辦理老年人生活補助費申領手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㈢ 在農村辦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能退嗎

在農村辦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不可以退,但可以折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現行政策規定:對先在農村辦理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後因就業又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在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時,可將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折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繼續繳費。到達退休年齡時,如符合按月領取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享受養老金待遇;如不符合按月領取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可將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轉換為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按當年當地平均繳費標准折算繳費年限,按規定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所以去年在農村辦理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雖然不可以退,但折算成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就可以提前繳滿15年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了。

(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參考資料: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網路文庫

㈣ 本人已繳納兩年養老保險,能否轉入現在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要是屬於企業職工社保最好不要轉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根本不能解決養老問題。

㈤ 基本養老保險金如何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葯老保險

你說的應該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換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從專繳費比例上屬來說後兩者遠遠低於前者,如果能繼續繳納建議你不要轉換,如果要轉換必須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部門辦理,一般需要你提供身份證、戶口本、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憑證,各地的規定不太一樣,具體辦理得上社保窗口咨詢,也可撥打12333咨詢。

㈥ 我想把農村養老保險轉換社保,請問怎麼在哪辦理轉換手續

申辦條件:來
社會保險關系轉出農保:源本市從業人員參加城保、鎮保。
社會保險關系轉入農保:符合農保養老金領取條件的「農業戶籍」人員,可申請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入農保手續。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因就業、戶籍遷移等原因轉入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資金可以轉移,終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關系。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本市農村返鄉人員,可將其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到其戶口所在地農保經辦機構,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關系。

㈦ 基本養老保險如何轉換成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答:參加本市基本養老保險的本市農民工,達到退休年齡時不符合按月領取條內件的,由本人向所在企業容提出申請,所在企業到區縣社保經辦機構為其辦理轉移手續,由區縣社保經辦機構將其按照基本養老保險規定享受的一次性養老待遇劃轉到其戶口所在區縣農保經辦機構,其基本養老保險每滿一年的繳費年限視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一年的繳費年限。達到領取年齡的,按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規定計發養老保險待遇;未達到領取年齡的,應按照《北京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繼續按年足額繳納保險費,達到領取年齡時按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規定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㈧ 社會保險可否轉為新農村養老保險

可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8)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㈨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辦理流程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辦理流程有:參保登記,保費繳納, 領取申報,待遇發放,關系轉入,終止保險這些部分。具體流程細分各有不同。

閱讀全文

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夷山適合老人家 瀏覽:171
體檢膽囊炎胃疼怎麼辦 瀏覽:40
重陽節圖書館美妙體驗日 瀏覽:311
黑龍江養老金上漲如何計算 瀏覽:404
老年人淋巴結白血病 瀏覽:950
科目一體檢需要什麼 瀏覽:751
重陽節傳統的重陽糕有幾層 瀏覽:109
重度老年痴呆吞咽困難能活多久 瀏覽:56
手機活體檢測已取消什麼意思 瀏覽:819
50歲的健身達人 瀏覽:694
體檢查尿7天拿結果查的是什麼 瀏覽:454
農村養老保險對老百姓的好處 瀏覽:738
老人住的房子裡面有異味怎麼除掉 瀏覽:967
外國70歲免票 瀏覽:840
佛教老人忌日怎麼做 瀏覽:578
父母向我道歉時怎麼緩解尷尬 瀏覽:77
傷殘之後如何面對父母 瀏覽:91
老年人腰肌勞損怎麼訓練 瀏覽:667
溫江哪個車管所有自助體檢 瀏覽:900
長壽108公交多少分鍾一班 瀏覽:605